[ 上一篇 ] [ 回到目錄 ] [下一篇 ]


同志烏托邦!?

     ~從女校個案看起

kiki

                                                                                                                                      2005/1/13                                                       

 

17歲的天空》,內容通俗簡單。描寫一個純情處男與從前曾受過傷的花心壞男人的愛情故事,環境沒有女性角色,是個充滿和諧毫無異性戀干擾的世界。這部片跟以往不同的地方是,人物不再充滿悲情,也不再處於邊緣點綴的地位,它表現出現代同志的活力與新生命,這也是受同志社群與影評所欣賞的主要原因之一。

-上篇文化研究內文 2004/10/28

我們可以說我們創造了一個同志的烏托邦,烏托邦中少了現實中人們的苦痛紛擾,沒有現實中其他社群的嘈雜喧嘩,只有同志快樂的吟唱,就這部分而言,這部影片更貼近了我們要創造的屬於同志的愛情神話的本質。」(影評/「十七歲的天空」─同志的烏托邦 2004/04/08 15:32)

-《17歲的天空》電影編劇傅睿邨

 

從國中起,我一直在女校環境裡打滾,到大學才重新接觸男女合校的世界。經過兩方比較,也許是大學環境的關係,會發現女同志較謹守異性戀規則生活,外放性及外顯性顯然比我國高中時的女校不足[1]。去年10月,看了電影《17歲的天空》後,由其對純粹同志世界的描繪,反過來回想六年的女校經驗,開始思考現實中同志烏托邦的可能性。究竟一個電影中的同志神話與女校的連結度能夠多大?兩者有什麼不同?而又為什麼和我同樣生活六年的拉子同學及學妹在上大學後,會如此懷念母校?綜合這些問題,我決定以我在國高中女校歷史經驗裡,試圖尋找、解釋女校同性情誼的現象與同志能量。

 

一、      國中時期的女校同性愛

國一到高三,是「健康教育」標明為青春期的階段,也是我在女校生活的歲月。小學時母親會教育我要穿裙子、坐姿要端莊、吃飯不可以有聲音、講話要溫柔…,我在社會文化定義為「女性化」的規訓下,扮裝成一個洋娃娃,大人總會誇獎:「哇!你穿裙子好漂亮!好可愛喔!」然而到了12歲,幾乎是多數女孩子不喜歡穿裙子的年紀,我開始排斥穿得像小公主娃娃,只想穿褲子,而且是越輕便越好。這時我進入臺中一所天主教女子學校,一晃就是六年。

民國85年國中初期,我其實不大清楚同性戀是怎麼一回事,沒有人提過也沒想過。當時班上有不少較陽剛的女孩,個性活潑。她們頭髮不長,聲音不高,有點像男生,又不全然像,通常她們喜歡打籃球…等運動,上課較易發表自己言論,常是眾人的焦點,更有甚者,成為校園偶像人物;一段時間後,除了班上同學外,亦發現全校這類型的女生有不少。當時學校有髮禁,不可綁起來超過領下10公分,也不可短過耳朵一半,有些學姊、同學、學妹便因頭髮削太短受罰而更引人注目,這部份狀況,或許有某種對逾越規訓之行為[2]的崇拜或欽羨吧。

除此之外,學校裡那些陽剛味的女生,通常會有其他「不陽剛」的女生喜歡她們,並且,陽剛和不陽剛是被配對的焦點。以我的班級(己班)為例,算是國中同年級中最多外放個性的,因此便有許多不同班級的學姊、同學、學妹跑來認識她們,且流傳著「己班是男生班,辛班(音樂班)是女生班,有姻親關係」的稱號。事實上,本班的陽剛女孩確實喜歡與辛班(音樂班,代表氣質與溫柔)女孩交流,她們會暢言自己正在喜歡哪個女孩,其他同學也大概知道她們與誰正在交往,覺得這是很自然又普遍的現象,沒有奇怪或不奇怪的感覺存在。這部份有些原因可能出於學校輔導老師,她們認為國中這些配對狀態,來自於青春期對異性的吸引,而女校沒有男生,所以便將情感投射、轉移到較「像男生」的同儕身上,她們也舉出畢業後學姊交男朋友的情況,傳達同學同性相吸的因素正因為女校環境的影響,此狀況畢業後即可「改善恢復」,所以是自然現象。另外一個原因可能是國中即進女校,青春期在同性相吸的氛圍下,少受異性戀世界「教化」,因此也較少被傳統社會文化異性戀價值渲染。

二、      高中女校世界的同性情感

我在同一所天主教女子學校就讀高中,原本國中班同學分散到其他學校,高中部由一些國中部直升、及聯考進來的同學組成。其實國三時,可能由於身心的成長,及高中學姊校刊內對同性戀的探討,漸漸聽聞「同性戀」,學校心理輔導室更有關於同性戀傾向的特別諮商,測驗自己的百分比[3],然而我仍不曉得那實質意涵是什麼。民國88年升上高中,我想起國中班上那些「特別的」同學們,得知她們畢業後其實也沒有「像女人」,而有些原本與她們配對交往的「不陽剛」的女孩,卻交了男朋友。我不禁思考「不像女人」的女孩們,她們並沒有老師所預言畢業後的後者女孩情況,相反的,有些常跑酒吧(當時我不知道那是T-bar),有些氣質更陽剛…,而我跟學校好友們討論後,才恍然大悟,原來是「同性戀」,社會是這樣稱呼的。

高中部的氛圍和國中部很不一樣,可能是大家逐漸瞭解社會文化上「身為一個女人」該做什麼、該有什麼性傾向,而「喜歡女生」是同性戀,「喜歡男生」是異性戀…等,因此如國中部出現的同性愛狀況便大大減少。不過減少不代表沒有,只是同性伴侶的狀況較不外顯,由國中時期光明正大的追求變成私底下的暗戀。而高中同學觀念上,因為有了文化上同性戀與異性戀的分野,「非純粹異性戀[4]」便開始出現自我認同的問題,自己會開始思考「我是什麼?我要不要跟別人說我(曾經)喜歡女生?我要不要跟別人說我(曾經)喜歡男生?」…等。特別的是,高中女校環境裡,陽剛味女孩比率變低,反以「中性」、「中性偏女性化」的形態出現;女孩子之間的親暱行為多被姊妹式的樣貌取代,像「我喜歡你呀、我愛你阿」這類的語言也被視以姊妹情感淡化,不如國中時期的「我喜歡你、我愛你」帶有濃厚的同性愛色彩。雖然如此,校園內仍有知名的女同志伴侶,她們公開,並與異性戀友人相處融洽。此時期的女孩在環境上多少都會保留自己喜歡同性或異性的機率,不會將自己設限,也不會特別的出櫃(come out),因為喜歡上任何性別都是可能會發生的事情。

三、      女校氛圍與異性戀意識的流動

同一所天主教女子學校的國中部轉渡成高中部,之中可以發現某些特徵:

1.      國中時期:沒有同性戀這個詞,校園內充滿自然自在的同性愛氛圍,在此情況下,女生與女生之間的親暱和言語具有某種意義,女生可以大膽追求他人,互相交往。弔詭的是,我們雖然認同校園內的同性愛生態,並視為自然,卻不會刻意將此狀況跟家長提起。如母親提到某同學怎麼如此「像男生」時,我只會以「是阿她比較活潑啦」,絕不會提到她跟某個同學正在交往…等等,似乎覺得「說出去」就會遭到恐怖的後果似的,雖然我那時並不真正瞭解「同性戀」與其在社會上的負面印象。另外,此時期若出現某女交男友的訊息,也會變得很突兀,這並不是說異性戀女孩在此地易遭排斥,而是「交男友」在國中生意識裡,似乎是種「成熟的」表現行為,與「慣常的」「交女朋友」是很不一樣的。

2.      高中時期:學生概念上有異性戀、同性戀的分野,實際行動上卻無;沒人會刻意分辨隔離誰是女同志誰不是,有種「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的氣氛。而原本有一些女孩處在社會male gaze[5]的壓力內,到女校則獲得「解放」,大家真情流露,加上陽剛味女比率減低,改以中性或中性偏女性化出現的情況下,更不會有人特別在意彼此之間的特殊行為,親暱動作與言語表現幾乎都以姊妹情誼認同。此時若有女孩喜歡某女時,則不會如國中部般公開追求,多是私底下暗戀與交往,比照國中部,同所學校規訓內卻有不同的行動,原因可能歸於高中部異性、同性戀的知識認識上。而基本上,「交男朋友」與「交女朋友」皆被視以同等狀態,並不會有哪方訊息特別被注意[6],又或許兩方都會被關注[7]。與家庭方面,由於高中生已大略清楚「同性戀」在社會處於什麼樣的地位和眼光,因此絕口不提相關事情。與他校同學互動方面,常會被問及女校的「同性戀」是不是很多…等等,但無人喜歡回答這類問題,多草率帶過。

四、      T/婆/不分的能動性

我在高二才真正知道T/婆/不分是怎麼回事,此乃拜讀張娟芬的《愛的自由式-女同志故事書》一書所獲。文中有關於T/婆/不分的養成過程及陽剛、陰柔特質…等的描寫,當時看了覺得很震撼,因為這是從沒想過的事- 我從沒想過要將女同志分成這三種類型。直到大學,在與拉子好友的回憶討論中,才始將這些名詞定位在人身上。而在這檢視過去女校環境的過程裡,會發現國高中部因同性異性戀社群、意識分野不明顯,自我認同不受T/婆/不分所框架,幾乎可以說,只有「不分」,即指不分異性同性的雙性戀。而如果真要再仔細分辨的話,當時已自我認同為「愛戀同性的」或較受關注崇拜的風雲人物,其外貌裝扮極似為T。國中部裡,T 的能動性非常高,有可見的社群,能公開追求他人,一起談論喜歡的女生;其身旁的「婆」外觀上處於被動,不明顯的,可以說沒有T就看不到婆,例如前文所談到的「己班與辛班的姻親關係」,嚴格來說,沒有代表T社群的己班,就幾乎發掘不到代表婆社群的辛班之特殊性;不分就更不用說了。而高中部裡,因由公開轉入私下,同性愛被以姊妹情感認同取代。不分或婆被歸入混沌不清的無性別姊妹群體裡[8],而T雖在校園仍處於受矚目的地位,但因高中整體氛圍使她們分散獨立,能動性變低;T社群不明顯,反較以特殊的T/婆/不分/雙性戀/異性戀好友混雜社群[9]為主。而這些群體個人在升上大學後,才出現顯著的變化,朝雙性戀、T、婆、不分…等自我認同邁進,進入社會不同的性傾向社群裡。[10]

五、      結論

根據同所六年女校生活的朋友、學妹與自己討論經驗發現,上大學後因處於異性戀霸權社會環境,原本不在乎的性別與性傾向必須強迫面對處理,自我認同成為很大的問題,懷疑自己到底喜歡男生還是女生,非得要選邊站;有些受到家長疑惑為何不交男朋友[11],有些被好友質疑為何交了男朋友[12]。而我在一年一度同學會裡也注意到,大家在大學環境洗禮後,國高中期的中性化會因社會文化,漸朝「陽剛」與「陰柔」兩極裝扮舉止作分野,思維也漸出差異,與女校時期非常不同。六年女校經驗的女同志方面,大家閒談之中多會懷念女校環境,當時戲稱它為「烏托邦」。在此女校的學生大多不會將他人打上異性戀或同性戀的符號,好友之間會鼓勵對方勇於追求她或他,當遇到外界異性戀思維的質問時,彼此也會互相維護、打抱不平。然而可惜的是,僅止於女校同學圈子裡,家人、老師…等並不屬於此「烏托邦」的成員,這個真空包裝中,只有學生的世界,沒有「「大人」[13]的世界」。而這些學生出了校門,也慢慢受社會文化習慣將人分類的觀念影響,分化成「異性戀社群」與「同性戀社群」或其他。

女校同志烏托邦其實有某種程度與電影《17歲的天空》相符,並且因女校實為「同異性戀交融不分」而比電影有過之而無不及。其相同缺點則在於與家人、社會的互動上並不清楚,烏托邦的「秘密」只有成員間知道,「不足為「大人」道也」[14]。我在去年(2004)曾參加《喚起公民意識-同志大遊行》,當時也有同樣的感受,遊行人群彼此放得開,暢所欲言、暢所欲為,似乎沒有禁忌。然而結束後彷彿從異世界回到現實般,人人收起笑臉、戴起面具繼續在行人道上走著。那一瞬間,我忽然想到了《17歲的天空》的某種意義,或許純粹同志的世界遠比家人、異性戀、同性戀能和樂相處的社會,更能帶給同志甜美的寄託,那是一種跳脫現實規訓的夢想、一種神話、心靈的安定劑。

最後,回過頭來,我仍希望同志電影裡頭能有更多讓異性戀省思的空間,就如女校環境,烏托邦曾經真實的存在過,其中畢業的異性戀女孩,也確實較少出現所謂「恐同性戀」份子(homophobia),並且將「喜歡同性、喜歡異性」視為人之自然選擇的傾向。也難怪六年女校經驗的女同志們會如此懷念國高中氛圍了,那是種不同於異性戀霸權的學校成長教育過程。

 

六、      參考書目

劉人鵬、丁乃非

1998 罔兩問景:含蓄美學與酷兒政略,《性/別研究》,nos. 3 & 4「酷兒理論與政治」專號。中壢: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張娟芬

2001 愛的自由式-女同志故事書。臺北:時報文化。

趙彥寧

2001 戴著草帽到處旅行。臺北:巨流。

 


[ 上一篇 ] [ 回到目錄 ] [下一篇 ]



[1] 我以一個民國72年出生的學生經驗觀察,不能代表所有觀點,也亦不能代表現今七年級尾高中生的女校或男女合校環境。另外,此「不足」包括在異性戀恐同、含蓄與寬容文化下的生活反應,這在劉人鵬與丁乃非(1998)的《罔兩問景:含蓄美學與酷兒政略》論文中有討論,在此不贅述。

[2] 傳統中華社會文化規訓女性應該有長髮的、順服的、個性不外顯的、溫柔的、安靜的…等氣質,當女性群體出現逾越這些氣質的個體時,容易招人注意。而在國中環境,因其可能帶有反抗大人權力、違反規則的意味,便可能成為崇拜與欽羨的原因之一。

[3] 這部份現在想起來特別奇怪。此百分比分野就我印象大概是:喜歡同性,對同性沒有生理慾望;喜歡同性,對同性有生理慾望;喜歡異性,對異性沒有生理慾望;喜歡異性,對異性有生理慾望…。

[4] 此僅指不全慾望男性的類型,可能是雙性戀或同性戀。

[5] 之所以這樣講,乃因為當時一些女孩在女校與「有男性」的環境裡,舉止與說話會呈現不同樣貌,表現「女性化」形態,不如女校環境裡中性、放得開。如學校舉辦開放外校人士進場的園遊會、聖誕晚會、社團之間的聯誼…等;有些人則在任何情況都是同個中性樣子。

[6] 此一般指異性戀霸權下的觀點:即同性戀被認為奇怪、害怕、噁心…等phobia感受,異性戀則被視為正常現象。

[7] 兩方被注意:我在這將此視為「規訓下的凝視」。此因素是高中為升學階段,一般來說,談戀愛可能是被禁止的、或充滿新鮮感的,因此當有交男女朋友的訊息出現時,或許都會特別覺得有趣或好奇。

[8] 這裡的意思是:高中時期,同性戀的定義只在T身上,婆跟不分都被歸入雙性戀或異性戀群體中;也就是說,當時我們不會認為T的婆是同性戀,只有那個T才是。

[9] 此為升大學後的現象解釋,當時國高中沒聽到T/婆/不分/異性戀/雙性戀…等自我認同名詞或自稱出現。

[10] 此現象與現今高中男女合校環境中的女同志社群不大一樣,據我高二妹妹(76年次)的說法,她指出校園裡女同志大多早有清楚的T/婆/不分自我認同,且並無出櫃將遭受排擠的疑慮。而T因與男同學性格相投,且易被女同學喜歡,所以受到男生女生極大歡迎。相反的,婆與一些不分並不習慣與男同學如男生般相處,加上外在裝扮不明顯,便較被大眾忽略,因此她們有時甚至有些嫉妒那些T

[11] 此指女同志不交男朋友的情形。

[12] 此指原本為「愛戀同性」認同群體裡的成員,在大學後交男友而受到質疑的狀況。

[13]大人:指受異性戀社會、文化價值,教育規訓成長的人。

[14] 出自陶淵明之《桃花源記》:…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皆歎惋。餘人各復延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我在此有點戲稱女校同志「烏托邦」與異性戀社會,有如武陵人般進去出來,便再也回不去之桃花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