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議健保IC奢侈卡,多剝人民一層皮

「全民個人資料保護聯盟」理念與行動說明

罔顧民意強行上路

面對各界日益高漲的反對聲浪,衛生署中央健保局仍於7月26日舉辦健保IC卡首次發卡儀式。多個民間團體堅持健保IC卡推行與否不應由政府單位獨斷決定,並應透過公開討論綜觀此卡隱藏之人權問題,於此之前此卡應停止發行;已串連關切健保IC卡發行之民間團體對於健保局一意孤行、枉顧民意的霸道態度深感憂慮不滿,因此成立「全民個人資料保護聯盟」,並已展開擴大連署行動。

健保IC卡推動計畫問題重重,此卡除將侵犯每一民眾個人隱私資料,亦暴露政府資源浪費問題,更潛藏「國民卡」藉屍還魂之嫌。政府單位閉門造車推行此卡,對潛在問題抱持且戰且走心態,未來為收拾各種問題必須付出的成本實在值得所有NGO與納稅人關切!


個人資料、操之在我

健保IC卡載有多項個人資料,一如國民身份證,具辨識持有人身份功能。IC卡若不甚遺失遭到冒用,持卡人必須承受等同身份證遺失之風險。最令人擔憂的是,IC卡登錄個人就診記錄(健保局網站指出登錄資料可視需要擴充),在電腦系統安全性堪慮、個人資料(如信用卡、電話號碼)遭竊事例層出不窮的情況下,IC卡使用者之隱私資料成為健保局實驗IC卡便利性的白老鼠,每一個使用人均被迫承受隱私遭公開、個人資料外洩的風險,小則難避免垃圾資訊強迫推銷之騷擾,大則個人保險與工作權可能因僱主、保險業者獲悉個人就醫紀錄與病史,遭到極大衝擊。

歐美許多國家中私人企業的保安威脅模式評估,平均每個私人企業中有百分之一的員工可能為個人利益出賣公司中的機密資料;許多歐洲國家中,每年就有百分之一以上的銀行職員因盜取此類資料遭解聘。此種透過電腦系統侵害客戶隱私的行為,也成為英國反國民身份證者的基本反對論調。

臺灣社會極端缺乏對個人隱私的尊重,八卦報導對個人造成的傷害隨處可見,因此個人資料的保障在臺灣更顯重要。健保局在未徵得個人同意情況下,擅自將個人就診資料登錄於IC卡上,本身即是一個侵權行為。

再者,IC卡登載之醫療資料,容易迫使長期承受汙名的「不名譽」疾病患者(即接受特定醫療服務者,例如愛滋、精神疾病、性病、變性、整型),再次承受社會汙名的烙印。事實上,在資料保密無法確保的情況下,每一個人即使並非上述病患,亦可能遭間接剝奪多項社會權益;例如為數眾多的癌癥、肝病、腎病患、心臟病患者需謹慎照護、持續就醫,難以擔保其工作權、交友、組織家庭權利不受資料外洩影響。

政府愚民,隱匿IC卡多卡合一的陰謀

根據健保局網站上「一卡到底」的實驗計畫內容規劃,健保IC卡將逐步擴充為具健保就醫憑證、金融提款轉帳、IC卡轉帳信用消費及電話卡功能的萬能卡。換言之,健保IC卡設計之初即企圖多卡合一,絕非目前健保局所稱只放置基本資料。我們認為健保局面對民間團體質疑,始終避談健保IC卡真實內容,根本就是一 種愚民手段,健保局在將健保IC卡整體設計完整攤在陽光下討論前強行發卡,我們可預見此卡未來將面臨層出不窮的問題。

日前中央健保局對民間團體抗議的片面回應,易誤導各界以為民間團體對健保IC卡之憂慮,僅肇因於此卡將登載個人就診、長期用藥紀錄;該局宣稱健保IC卡第一階段之使用,將暫時不放入上述資料,民間團體對此卡侵權危險顯然多慮。事實上,民間團體除反對登載重大傷病資料,更擔憂健保IC卡將成為變相「國民卡」。

行政院研考會於1998年成立專案小組,企圖把現有國民身份證IC卡化,將健康健保、戶政、地政、違規停車、犯罪紀錄、信用、金融等資料一併登載於國民IC卡上。但此計畫除牽涉一卡多用,等於將用卡人的一切個人資料赤裸裸呈現於有權、有管道讀取卡片資料者眼前,其具強制性且大規模地侵犯國民隱私,更將導致人民與政府間的權力嚴重失衡,民間團體因此發起反國民卡大規模行動,最後成功地迫使力霸集團與政府議約破裂。

根據健保局目前的資料,我們有清楚證據可合理懷疑健保IC卡將成為變相國民IC卡。數月前民間團體即對此提出質疑,但健保局迴避回應,企圖以不透明、不誠實的發卡政策,為已遭民意否決的國民IC卡製造捲土重來的機會,實難脫蔑視民意、違背民主理念之嫌!

健保局企圖於卡中放入重大傷病資料一事已遭病友團體抗議多時,衛生署高層遲遲未予回應,直至民間團體7月26日至健保局前抗議,才私下對病友表示不於卡中放入重大傷病資料,並企圖勸退抗議群眾。健保局既定決策竟可以私下通知方式一夕改變,其決定重大公共政策的謹慎度實令我們擔憂不滿。我們重申,重大傷病資料的登載僅為民間團體關注焦點之一,「是否該推行健保IC卡」的基本問題更該在政策拍板定案前獲得充分討論!


誇大宣傳IC卡好處,未來轉嫁成本民眾再遭剝皮

健保局愚民不僅於此,還在於過度誇大健保IC卡的好處。健保局宣稱IC卡具備簡單、方便好處,其實只是利用民眾對此政策的有限瞭解而提出的浮誇宣傳口號。IC卡須配備大量讀卡設備、網路設備與資訊管理設備,牽涉高科技與維護技術,相關單位更需備有因應天然災害、停電、機械故障、人為侵入等緊急狀況的危機處理能力,是一項極為龐大的複雜工程,絲毫不簡單。

此外,IC卡持卡人每用卡六次,就得至讀寫機刷卡,確認其保費已繳納並更新記錄,才能恢復IC卡使用。這些程式與現行紙卡使用六次須換卡並無差別,並未提高使用便利性。

令人憂心的是,健保IC計畫耗資龐大,僅在民國89-91年,政府為規劃及發放兩千萬張IC卡,已支出高達41億元的經費(相對紙卡一年8千萬元);而更改現行健保行政管理作業程式、讀卡機、網路線路設備、資訊系統軟硬體、改進防火牆等,仍有賴後續追加預算,且系統維護、醫療資訊與行政管理之間介面之整合、就醫者權益保障均有待進一步審慎考慮。現階段已有基層開業醫師出面,對系統使用便利性與維護問題感到憂慮。

目前健保財務危機日趨嚴重,政府頻頻調高保費,值此之際推動問題多於好處的健保IC卡,在可預見的未來,民眾將須面對再度被剝皮的命運。

我們非常擔心政府不顧決策過程粗糙,強迫推銷IC卡可能產生的惡果,將造成全體健保保險人權益嚴重受損。為防患未然,我們誠摯邀請各界關心個人隱私保障者加入我們的行列,並大聲要求:「個人資料沒有保障、健保IC卡不應上路。」

國際邊緣專題討論隱私權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