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IC卡利用SARS取得正當性

 

掌握病史 健保IC卡翻紅

〔記者黃維助╱臺北報導〕為有效控制SARS疫情,行政部門正力促健保局今年度編列的八億餘元健保IC卡預算能順利過關,以達有效追蹤病史的效果;原先堅持刪除這筆預算的國、親泛藍陣營內部亦已出現歧見,使得昨天國、親二黨團的國營事業預算協商決定先保留這筆預算。 

  有關健保IC卡的預算,自九十年度起,分三年編列,但因朝野意見分歧,前二年預算均動用表決才審議過關,後來立院通過一項決議案,要求在具有法源依據及配套措施完善後才能動支健保IC卡預算。因相關修法工作尚未完成,對於健保局仍在今年度編列八億餘元的IC卡預算,親民黨立委高明見已提案要求全數刪除。 

  民進黨立委賴清德指出,以這次SARS疫情為例,現行的健保紙卡只能登錄六格就醫時地的資料,如果健保IC卡的計畫能早日落實,就能在最短時間透過IC卡確實掌握病人的病史,也能盡量避免疑似SARS病患在就診時隱匿病情的情況發生,以保護第一線的醫護人員。 

  行政部門也積極遊說在野立委,希望這筆健保IC卡最後年度的預算能經立院審議通過,早日完成這項計畫。 

  在昨天國、親黨團的國營事業協商會議中,IC卡預算也引發正反二方意見的爭辯;主刪的親民黨立委高明見指出,健保IC卡的發行目前尚無法源依據,而且有關IC卡衍生的侵犯隱私權、配套措施不足等問題在尚未解決之前,這筆預算根本不該編列。 

  但部份國民黨立委表態支援預算過關;立委張蔡美表示,有關配套措施的問題,透過行政控管機制就能發揮作用,尤其在目前SARS疫情嚴重的情況下,若能透過IC卡瞭解就診病患的病史,有助於協助醫護人員篩選可能的疑似SARS病患。 

  國民黨立委徐中雄表示,他也認為應讓這筆預算過關,但不是為了便於掌握病患病史,而是透過IC卡的機制,稽覈病患重複就診的情況,節省不必要的醫療資源支出。 

自由時報2003.5.8


防煞 衛署要求啟用健保IC卡 

 陳洛薇/臺北報導、林淑玲/臺北報導 臺灣這一波疫情節節攀升,九四%是院內感染,為避免病患隱匿病情導致院內感染,衛生署要求全國醫院即日起正式啟用健保IC卡,並鼓勵民眾使用,即時掌握病人就醫史,防止疫情擴散。

 健保局指出,澎湖是全國率先實施IC健保卡的地方,這也使得澎湖對抗SARS疫情時能即時掌握病人的就醫史。

 衛生署表示,健保IC卡及紙卡原訂於七月一日起雙卡並行,因應SARS疫情,衛生署要求全國醫院即日起正式啟用健保IC卡,也希望民眾配合使用。目前全國一萬六千多家醫療院所的讀卡機都已配送完成,到上週已有二千多家醫療院所準備好,隨時可接受民眾持卡就診。

 健保局提醒尚未使用健保IC卡的醫院,看診時務必先查閱病患的健保紙卡,檢查其是否來自感染醫療院區。健保局即日起暫時不回收舊紙卡,並隨時公佈可能感染的醫療院所名稱。

 行政院昨日宣佈,為強化政院SARS防治及紓困委員會功能,政務委員黃輝珍、前臺北市衛生局長葉金川、前衛生署長張博雅、前高雄市衛生局長陳永興等人,均於即日起加入委員會運作。

 張博雅受聘擔任該委員會顧問,其餘人士為委員。

(中國時報 社會綜合 920520 )


持IC卡就醫 利己利人 

 王廣福/高雄報導 SARS對南部威脅升高,有些民眾不願誠實告訴醫院自己的就醫記錄,以致造成院內感染。健保局高屏分局鼓勵民眾持健保IC卡就醫,目前高高屏地區有一百九十家可使用。

 健保局強調,IC卡內記載六次就醫記錄,讓醫護人員在最短的時間掌握病人過去所有病史,將使疑似SARS的患者無法隱瞞,進而保障民眾就醫安全及院所醫護人員之安全。

 健保局高屏分局統計,高高屏地區至今已上線可受理保險對象持健保卡就醫者計有一百九十家,其中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高雄榮民醫院、高雄長庚紀念醫院三家醫學中心皆可以IC卡就醫。另轄區十一家區域醫院除署立屏東醫院、高雄市立聯合醫院、國軍左營醫院外,皆可以IC卡就醫。另尚有十九家地區醫院、六十二家西醫診所、六十五家牙醫診所及三十三家中醫診所均可受理健保IC卡就醫,民眾亦可上網查詢,網址為www.nhi.go v.tw健保IC卡專區。

 為防堵SARS疫情,高醫、高雄榮總進入高度警戒,紛紛採取自保策略。高醫十九日起停止夜間門診,高雄榮總停止週六半天門診,並限制訪客探病時間。

 高雄榮總院長鄭國琪昨日在記者會中指出,為抗SARS,該院成立院內的統一指揮系統SARS協調中心,該中心主任由內科部主任黎國洪擔任,執行長由醫務企管室主任鄭錦翔擔任。

 為防堵SARS可能的院內感染,高雄榮總在人力、門禁上做調整。本週六起半日門診停診。訪客探病時間每天為上午十點至十一點,晚間為七點至八點,探病時間一小時。

 高雄榮總目前住在負壓隔離病房的疑似SARS病患有十四人,一般住院病患僅六成約五百多人;門診量僅五成,約二千人次,是建院以來門診、住院最少的情形。

(中國時報 地方新聞 920520 )


隱藏病史 損己害人 測試門診醫師警覺性? 

 陳彥伯/臺北報導 為防範醫院內部SARS感染,臺大醫院已建立多道把關程式,包括進出醫院人員都要先測量體溫、就診與陪診人員都要填寫檢疫等。臺大門診醫師表示,許多來看診的病患當被發現疑似SARS感染時,還在支吾其詞,被要求看健保卡時,才洩露出曾至和平醫院看診,光是前天就發現三例。

 這位醫師強調,只要看診者覺得自己有發燒、咳嗽的現象,請自行到急診部就診,醫院會作詳細的檢察與隔離,不要再到門診部來「測試」醫師的警覺性。

 該名醫師指出,在臺大發現第一起SARS案例後,院方即作出防疫如同作戰的指示,並強調防疫是不能談「人權」。他表示,臺大醫院「神經比較小條」,院方除了要求兼任醫師不要再到院外,進出醫院的人員只要發現體溫不正常,隨即就會被送至相關部門作進一步檢測,就算陪診人員也要填寫檢疫單,不然門診醫師可拒絕看診。

 但就算作了相關防疫措施,還是有部份民眾心存僥倖。臺大家醫科門診醫師就說,前天有十一位民眾體溫被發現不正常,其中就有三位感染到SARS,此外,日前有一位在大陸腦中風的病患回臺就診,家屬未作任何告知,在檢查出感染到SARS時,才承認去過大陸。

 問診醫師表示,還有其它病例是民眾到了門診就醫,被門診醫師發現疑似受到SARS感染時,民眾起先還不承認、支吾其言,直到檢視健保卡時,才被發現曾到過和平醫院。問這些民眾就診原因,民眾解釋說,是想來看看自己是否要被隔離。

 臺大門診醫師認為,光是臺大就發現多起疑似SARS案例,他不相信其它醫院就沒有,而臺大醫院近來問診病人已經少了許多,他懷疑其它醫院是為了怕影響業績而不作通報,衛生署若不作任何處置,類似和平醫院的案例還會陸續爆發。

(中時晚報 焦點新聞 920501 )

國際邊緣專題討論隱私權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