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的中國仍然拒絕拼音化嗎?

 

作者不詳

        不用問,肯定有大量的中國人將漢語文字的拼音化視為洪水猛獸、滅頂之災、文化變天。對漢語來說,拼音化果然是如此可怕和不可為嗎?這裏我們不去討論那些妄生出來的虛幻的恐怖,先來考慮實實在在的一個擔心:拼音化是不是會給已熟悉漢字的人們帶來極大的不便?這要看如何把握拼音化這一概念和過程。如果將漢語文字的拼音化操作成象當年推行簡化字那樣,政府一聲令下,全大陸雷厲風行,在一個歷史的瞬間便完成文字上的切換,則施行拼音化無疑是在製造巨大的麻煩。

        我們認為時至今日,中國人對漢語文字的拼音化應該建立一種新的思維。首先它不應是兩種文字系統在某一指定時刻的強行切換,而可以是一種每日每時悄悄發生著的平滑的演化過程;其次,與之相關,只要這一過程已經有效地啟動,那麼即使漢字仍在使用中,我們也可以認為漢語文字已經初步走上了拼音化的道路,而在這一拼音化的過程中,漢字根據人們的習慣和需要可以一直得到使用。

        啟動這一過程的前提和關鍵是存在一套有條件實現這種平滑演變的拼音文字系統。我們所熟悉的基於拉丁字母的拼音化設計只適於突變型的文字改革,因為它與漢字不相容,或者說有異質感。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人們普遍將漢語文字拼音化視為畏途的原因。打開局面的關鍵在於要有一種象日本語假名或朝鮮語諺文那樣可方便地與漢字並用的文字系統(就此本人提出了"漢語音字"的構想,但當這裏我們提到這樣一種文字系統時,我們決不是僅指"漢語音字",因為可能還會出現其他的解決方案)。這種文字系統不是要在一夜之間全盤取代漢字,而是經過某種必要的政府行為的推介之後在一個可能是相當漫長的過程中讓它自行確定自己的地位(日本的假名已產生一千多年,在最初相當長的時間裏僅僅為婦女和僧人有限地使用,主流社會完全使用漢字;朝鮮的諺文歷史也已有五百餘年,只是到近現代才被"扶正")。

        漢語文字拼音化作為一個過程既然被設想得相當漫長,那麼是不是說這一過程的行動也應該被推到遙遠的將來呢?我們認為如果說漢語文字拼音化過程的可能的最後完成肯定要在一個不可預期的將來的話,那麼這一過程的開端卻可以發生在我們現今的時代。歷史已進入21世紀,現今世界上唯一排他性使用非語音文字的說漢語的五分之一人類應該以這一過程的舉動來證明自己已經決心並準備好逐步卸掉沈重的歷史包袱,在文字問題上以進步和理性的態度去面對自己的未來。《詩經》中有這樣一段令人感念不已的話:"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現代中國人也應以這種精神來開創自己的文化未來。

     實際上,漢語文字的拼音化早已不是將來的而是一種現實的需求。比如,作為識(漢)字的人,我們可能經常會遇到的一個情況是不少常用的漢字想不起來怎麼寫(隨著電腦使用的普及,這一現象可能會日益突出)。這就構成文字拼音化的現實切入點之一。不過,在上述情形下如果插入拉丁字母拼音,就會破壞整個文字的統一,顯得不倫不類,違反人們的心理習慣,自然無從得到廣泛使用。但如果象日韓文字那樣,有一種簡便的與漢字相容的拼音書寫系統,人們遇到漢字不會寫的場合以之代替漢字,如此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個拼音化的突破口。另外,儘管業已經過了批量性的簡化,大量漢字的筆畫繁難問題並未解決,這同樣也為某種簡便適用的拼音文字在日常書寫中的介入提供了合理的機會(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如果當初不對漢字實行大規模的簡化,則這種介入的機會當然更多)。

        與前述情況相呼應,漢語文字拼音化的更大的潛在動力及真正的希望在於今天和未來的新生代。與說其他語言的兒童一樣,說漢語的兒童在掌握了拼音之後會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已經學會了認字和寫字,他們往往也確實可以順利地用拼音來從事積極的交流。然而隨後繁瑣龐雜的漢字教育如泰山壓頂般不可拒絕地施加下來,將漢語的未來主人使用拼音文字的本能需求扼殺在萌芽狀態,如是者一代又一代。當然,現在完全放棄漢字教育,留下一個文化斷層也是不可想像的。因此能否折衷一下,設想將學生教育中的漢字數量限制在一個經過科學論證的相當小的可行範圍之內,而在此範圍之外的文字需要可以用拼音文字填補。我們不認為這樣做會形成相鄰的下一代人根本不認識他們未被教過的漢字,從而嚴重妨礙其與上一代人交流的局面。只要有需求,在這一需求的過程中未被教過的漢字是能夠被自行掌握的。簡化字在中國大陸推行之後繁體字就從未被正式教過,但只要有需要,人們都可以在一種彷彿不知不覺的狀態下學會認識繁體字。值得教育界注意的是,這一切是在機會成本極小極小的情況下達成的,既不涉及學習的痛苦,也不佔用什麼時間。反觀現行的漢語文字教育,與所有其他語言的文字教育相比其代價最高而效率最低。

        以上從兩方面看,當今識(漢)字的人與尚待識(漢)字的人實際上都有對將拼音用作真正意義上的文字的潛在需求。如果在技術條件成熟時國家將適用的拼音系統正式確定為與漢字並行的法定文字之一,形成學生可以正式用規範的拼音文字代替任何未學過的漢字,成年人可以用拼音文字代替任何難寫或不會寫的漢字的局面,則由此將造成中國歷史上一個重大的文化進步,為期可能會非常漫長的漢語文字拼音化的過程就算正式啟動了。它可以發生在我們這個時代,而且不會象許多人擔心的那樣,使傳統漢字的使用者墮入一個陌生的世界。

編者說明:

1、所有文章系網友的上帖或轉貼,假如文章內註明了作者,便以該作者為誰;2、假如文章內未註明作者,很可能目錄上的作者僅僅是轉貼者。希望知情的網友或作者本人來函予以更正;3、所有文章觀點僅代表上帖者、轉貼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

轉載請註明出自貓網  http://www.cat898.com

            【頭條開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