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觀點】

網上養男人:男權的顛覆抑或強化?

作者: 空白鍵 深圳週刊)

 5/23/2001

        天府評論


網上流行養男人

  網路世界真是無奇不有。或許,因爲是虛擬的,所以一切都是可能的。臺灣地區的女性網站粉紅電子報(Shesay)率先推出「網上養男人」遊戲,被認爲是2000年臺灣地區最成功的行銷活動之一,不僅電視臺、雜誌、網路媒體紛紛大幅報道,報紙社論也探討養男人意識形態對社會的影響,還被亞洲華爾街日報評爲亞洲女性網站的成功範例。後來祖國大陸伊麗人女性網站( www.eliren.com)也推出了這款遊戲,女主人可以到該「養男人俱樂部」「領養」自己心愛的「男寶寶」。據瞭解,「養男人俱樂部」從開通以來,註冊成員已達5000,其中40%甘心當回「忍氣吞聲」的「男寶寶」,有近200人被「女主人」「鞭打致死」或「自殺而亡」。

  網上男人怎麽養

  養男人遊戲的玩法大致如此:女性玩家可以挑選一個或是多個男子作爲她們的個人寵物,她們任何時候都可以「殺死」自己的寵物中斷與他們之間的關係。同時,男寵物則需要努力奮爭,獲得「主人」的寵愛和信任才能得以存活。在伊麗人網站有比較具體的說明:女性玩家叫女主人,男性玩家就叫男寶寶。女主人可以直接領養相中的男寶寶,而男寶寶只能先提出申請,至於女主人是否收養你只能看你是否能夠打動她了。金錢對於女主人來說是很重要的,女主人要注意隨時去掙錢。魅力在這裏就是男寶寶的生命,男寶寶要隨時注意增加自己的魅力。增加魅力的渠道有很多。比如說,向女主人獻媚、送禮。男寶寶可以點擊頁面上的「增加魅力法」,只需花一定的錢,你就可以使自己的魅力增加。男寶寶每天可以從女主人那裏得到自己的一些基本生活費。沒有女主人,男寶寶的魅力指數每天都會下降。如果魅力指數下降爲0,就會死掉了。女主人可以隨意地批評、責駡、親吻、鞭打自己的男寶寶,男寶寶的魅力指數也會相應地增加或減少。男寶寶也可以對自己的女主人獻媚或者抱怨,獻媚當然能使自己的魅力增加,但是抱怨會使你的魅力指數下降到很低的程度,如果你的魅力指數不夠高的話,你很可能因此送命。女主人可以抛棄自己的男寶寶,如果對他不滿意的話。當然,如果你要抛棄他,你必須首先獲得「抛棄卡」。抛棄卡可以在商店買到。男寶寶如果對自己的女主人實在是忍無可忍,也可以背叛自己的女主人,前提是:必須首先到商店購買背叛卡。男寶寶每天的消費標準是金錢80。所以你沒有多少錢,又沒有女主人願意養你,你很可能會餓死。而且如果女主人對你慘加虐待,你也很可能不堪忍受而死去。所以,如果你上網發現找不到自己,很可能是因爲你已經死去了。女主人每天的消費標準是金錢100,所以一定要注意:如果你自己的錢已經無法應付自己的生計,還是先別養男寶寶了,賺錢要緊,否則你自己也會死掉的。

  這些規定很有意思,它們不過是把現實生活裏男人與女人的關係做了一個全面的顛倒,說得直接點,無非是把性別調換一下就行了。

   網上男人誰在養

   「快來搶養,在這個寒冷的冬季,養個男人解解悶……」在寒冷的冬季聽到這樣的鼓動,女人恐怕還是很容易動心的吧。據說不少女大學生對養男人的遊戲情有獨鍾。下面是一個遊戲中的女主人的自白:

  我要養的男人最低配置如下:年齡在2530歲之間,身高155164,體重6170公斤。唉,他是一個小胖子。學歷大學,星座是固執的金牛,類型當然是童心未泯型(否則現實中的我怎麽天天活得像個老媽子?!)他的興趣嘛,嗯,是上網聊天,和GGMM一小時說的話比對我一個月的還多,要不然我怎麽變態到上網找替身說話?區域?當然是中國!作爲一個堅定的愛國者,我可不希望變成異國領養。

  點送出鍵,Come on, baby!螢幕前的我有點心動過速,攥著滑鼠的手心直冒熱汗。雖然你只是一個陌生人,但是我已經被流行文化教育得「只愛陌生人」了!即使你只是一個CyberLover(虛擬情人)!我也要用物理狀態的我來匹配虛擬狀態的你。

   「抱歉,現在缺貨喔!!還是你的標準定太高了呢?再選一次吧!」有沒有搞錯,這麽低的配置還說我的標準高?我還沒要求配雙CPU呢。不過也不錯,看來家裏那口子還沒在這裏登記呢。

  當我白癡啊?缺貨?這種大路貨也缺?缺貨就去國外進口點嘛。咬咬牙根,俺忍了,現實中沒有好男人可調戲,我就不信互聯網上找不到一個可以讓俺生活甜蜜、面色紅潤、精神煥發的!

  一不做二不休,我降到了最低配置,什麽都是「都可以接受」,我信奉這和婚姻介紹所一樣,你挑的人永遠不會和書面記錄一個樣,就像網站的新聞和標題永遠不一致一樣。終於出來了,咦?怎麽個個長得像MM,沒一點男兒氣概!看那個戴眼鏡的GG還對我說:「永遠聽從你的吩咐!」,靠!真是一個可心的honey(蜜糖),雖然他和我的match(惹火)度是100%,但,我還是不想找一個奴隸,就算我在現實生活中受了一點小氣,也還沒發展到施虐狂的程度。看看中間那個,那麽純情,居然還會和我做「無話不說的朋友」!我可不會,上這幹嘛來了?要的不就是有那麽一點點不純情麽,嘿嘿。

   DD們的候選人數不夠多,比XXX站點的MM少多了,這世道真是不公平啊,男尊女卑,好不容易有個養男人的網站連張照片都沒有,養電子寵物還能看到點圖形呢,看來還是做武則天好。

  算了,就是他吧,忍痛選一個吧,「toyiko」,什麽破英文名?換換換,叫咪哩吧,我幼年時最喜歡的一條小狗,當然我是不會告訴你的啦。怎麽?還要網站替我先聯絡,這幫男人不是像蘿蔔青菜一樣站在櫥窗裏等人挑的嗎?夠了夠了夠了,給自己感覺像是在請皮條客。

  不好,都6點了,那個小胖子還沒有來接我下班,這個臭小子,555555,我再再再也不對他好了,我我我要殺回網上,我要養男人!!!

   她們爲什麽養男人

  女人上網養男人的原因不外以下幾點:

  好奇。沒有見過也沒有玩過的事嘛,何妨去試一下?反正又不是真的養,不需要什麽成本,不過就是一些上網費。到了不想養的時候把他抛棄就是了。而且,網上養男人比養寵物來得有意思,養寵物完全是單方面的,缺少互動,而養男人呢,對方可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啊。

  空虛。如果你是一個獨身女人,你怎能拒絕這種成功了皆大歡喜不成功就把他鞭打甚至抛棄的親密接觸呢,哪怕只有一線機會;「搏一搏,有摩托」,起碼可以滿足一下一個男人跪倒在你石榴裙下的虛榮心;如果你是一個正在拍拖的女人,對男友有什麽怨言,就對網上養的男人發洩嘛,既可維持現實中的安定團結,給男友一個大方得體的光輝形象,又可保證自我的身心健康(不用憋氣嘛),而且上網養個做後備,萬一有一天失戀了也有個候補肩膀靠靠;如果你是一個已婚女人,你甘心被枯燥的婚姻籠子困一生嗎?難道不想來點刺激搞點什麽紅杏出牆而又無需擔負道德的譴責;或者你爲一個男人付出太多,難道不想在另一個男人身上找到一點平衡?所以,結論是,無論你是哪一種女人,你都有上網養個男人的必要。

  顛覆。在現實生活裏,更常見的狀態是養女人。男人處在支配的位置,而女人是男人的附屬存在。有些女權主義者對此非常不滿,也許還有些人不一定是什麽女權主義者,但是,她們也想體驗一下支配男人的滋味。養男人的遊戲爲她們提供了一種虛擬的機會,但是,體驗卻可能是真實的。這種顛覆也可以僅僅是一種角色互換,女人可以從這裏去認識什麽是男人的真正本質。

   網上養男人大家評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教授對此現象不無擔心,他稱,目前各類網站層出不窮,泥沙俱下,兩性關係的網站也是五花八門,像「包養男人」此類的遊戲,是否具有「心理治療」的功效還有待驗證。成年人抱著「玩玩」的心理在網上來來往往,若遇「挫折」,立刻抽身。但剛進校的大學女生甚至青少年呢,他們自制力較差,容易在無邊的網路世界迷失自己。鑒於此,一方面女學生和青少年朋友應在自己的心理上設一條安全防線,另一方面,有關方面應加強網站的管理力度,讓一些「帶色」的網站遠離自制力較差的學生群體。再者說,在網上顛覆男權,實際上不過是換了一種方式來強化男權。

  一位男大學生說,我最初聽到「網上養男人」的提法時,真以爲是女權主義者的又一次豔幟高張,驚世駭俗。點進「伊麗人」網站去看,看見「我們幾乎準備了一個男人狩獵區,你可以經由設立的條件尋找與你最match的男寶寶……」云云。瀏覽至此,幾欲暈去。「男寶寶」!除了嬰孩,我不知道原來男人還可以有這樣一種稱呼!令人寒毛倒豎。我深呼吸,讓自己放鬆。老實說,這之後的每一次點擊,都需要勇氣。

  一位原女記者說,誰沒有見過現實生活中的所謂「金絲雀」?那些被大款們包養的女子,百媚千紅,無非是要討好一個人,這是她們的生計。這個遊戲就是顛倒過來,讓你當大款,男人當「金絲雀」,這些「男寶寶」具有「玩物」的一切特徵——除了一點,它的虛擬性。照絕對的男女平等觀念來說,既然男人可以視異性爲玩物來供養,女人當然也可以。我們姑且認爲這種冤冤相報、以惡制惡的念頭是合理的。在這個假設下,養男人遊戲對女性來說仍然是悲劇性的。我就直說了吧——有本事就在現實生活中養,沒本事就別養。在現實生活中安於弱勢,四處受氣,跑到網上養男人,假扮一個說一不二、頤指氣使的「大女人」,不過是「夢裏不知身是客」,早上一覺醒來,面對的還是男人的世界。這樣的不尷不尬,虛擬強勢,有什麽意思?枉花了許多的電話費,讓電信公司和網站大賺特賺。上網養男人肯定是不劃算的,屬於只投入,沒産出。而作爲一種心理補償,它也是冒險的。 養男人網站上有這樣的聲明:「這只是一個遊戲,千萬不要當真。當你離開『養男人俱樂部』請你切記,你已回到現實生活,否則給你帶來的不便我們概不負責。」 多麽冰冷的「你已回到現實生活」!令你終於無法逃避。

  公司白領張小姐說,躲到網上養男人,只能一時。有統計說,沈迷網上生活的人,87%是現實生活有欠缺。我希望自己是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如果我在現實生活中不如意,我會努力在現實中改進。那些想依賴於網路換一種生活的人,常常是因爲對自己絕望,不認爲自己在現實中有辦法,或是有勇氣,才會躲進網裏,虛擬著改變。這種「千萬不能當真」的改變,最好的結果也不過是偷得浮生半日快感,網上網下差異太大,一旦回到現實,只有更失望。弄不好,人格分裂也說不定。再來看看「男寶寶」的名字。有曖昧的「小鴨子」,有乖巧的「小小羊」,有很直白的「猛男」,有據說要以才情取勝的「天才寶」。敲完這些名字,而沒有嘔出隔夜飯,我自己都佩服自己。這些名字讓人想起關於養男人的一些古舊的提法,在女的一方叫「養小白臉兒」,男的叫「吃軟飯的」,好像都不是什麽好話。至於說到遊戲的樂趣,我不相信在現實生活中已經打拼得相當辛苦的職業女性,會樂此不疲地繼續在網上拚死拚活掙錢。養家餬口已經不易,養男人,免談。

  上面的觀點基本上都是反對養男人遊戲的。但是,如果所有人都是這樣的觀點,網上養男人的遊戲就沒有人去玩了。事實上,情況卻不是這樣,樂此不疲的人還真是不少。存在的未必都是合理的,但是,存在的多少是有些道理的。如果不危害到他人,這樣的遊戲何妨不讓喜歡玩的玩下去。.

國際邊緣頭條開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