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春節晚會看北京人的語言霸權主義

送交者: 趙裏昱 /20011229

文章來源:萬維讀者網

參考:漢語北方方言分佈區圖

江南  

眼下臨近12月中旬,那些個靠春節聯歡晚會吃飯的爺們又該早早提前忙活兒起來了! 春節晚會確實該死掉了!就憑它搞了十幾年的地域歧視,就該死!

搞了十幾年的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一年不如一年,且不說節目品質越來越糟,連早已成爲春節晚會的「戲眼」的小品,實際也上成了靠揶揄,調侃、取笑外地(指任何北京之外的地方)方言的滑稽戲,我們稍加回憶一下歷年來的春節晚會,就會發現,除了北京話(其實也是方言),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各地方言,從東北話到廣東話,從江浙、上海腔到陝北腔,甚至包括離北京非常之近的唐山、天津的方言土話,都曾被春節晚會的小品作爲取笑的「料」抖出來,偏偏就是沒有北京話(也叫京片子)被「開發利用」過。

的確,如果所有的小品都用標準普通話來演,催笑力肯定會大打折扣的。很多方言中的確有不少非常傳神的幽默語言點,開發出來弄成搞笑小品或節目是很棒的,可春節晚會的製作人員好像並沒有注意到各地方言中的這些幽默成分(可能也沒這個能耐),好好開發一下,而是從非常膚淺的的層面,以北京人老大自居的架勢,把以方言爲標簽
的所有「外地人」的角色都作爲取笑甚至嘲笑的物件。可是多年來即使外地人對此沈默容忍成這樣兒,也不見這兩年的春節小品有什麽本質上的進步:對方言的運用技巧還是那麽蹩腳,即使爲了揶揄,也是如此的驢唇不對馬嘴!客觀上除了醜化歪曲貶低一下外地人的形象之外,沒有絲毫積極意義。

其實,北京方言並不比其他地方方言優越到哪裡去,不過是當年的「老佛爺」曾使用過的腔調而已,從裏到外透著一股權力和暴力,可能正因爲這個原因,容不得被揶揄,更不許被取笑!雖然北京土話中的滑稽成分一點不比外地方言少。

趙裏昱

大家都知道他們正在說方言,但是在正式場合December 27 2001,3:04 AM 你要他們直接承認就很難了,他們可以很婉轉的承認自己說的是方言,但要他們承認自己說的是和粵語閩語吳語客語贛語湘語一樣程度方言的方言他們可不會願意,因爲一他們說的是和官方方言接近的方言,占盡政治上的優勢,沒必要和你在這方面劣勢的人多在這課題上週旋;另外當然知道自己能吃上這娛樂圈的飯是因爲自己的母語是北方方言,當然不會給你機會說他自己普通話不標準,危害到他飯碗的堅固性。


另外,當然也因爲很多中國人對中國語言常識認識得少,連官話是甚麽東西都有許多人弄不清,另他們有機可乘。中國的教育政策或許走真的是主張徹底把方言勢微的路線,要不爲何對中國各方言-民族文化重要的組成部份多在小學中學教科書上出現呢?

你看,這日本介紹漢語的網頁,中國好像都找不到這麽齊全的:
http://homepage2.nifty.com/Gat_Tin
http://www.wforum.com/wmf/posts/3427892.shtml

爲何我之前從來都不知道官話主要是分成東北官話,中部官話,冀魯官話,蘭銀官話,膠遼官話,江淮官話,北京官話以及西南官話?要看了這日本網頁的地圖才知道?我自認漢語種類的嘗試比絕大多數人還好,都沒聽說過分類後的官話名稱。中國的官方方言可是官話的一種,這些名稱應該從小學就教育,你認爲是嗎?

其實,我個人認爲方言出現在全國性的節目上也是好事一樁,畢竟這讓那些節目生色不少,如果政府規定張藝謀的電影不許說方言的話,他電影肯定會大打折扣,演員肯定不會演的那麽出色。我不滿意的只是他們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電影/電視節目說的是不折不扣的方言,導致完全沒有出現電視節目打字幕的爭論。
Bobbob

一點補充和建議December 27 2001, 5:59 AM

部分內蒙古地區的方言區屬也應該包括進去, 不知是和原因?

內蒙古的漢語方言區事實上也分分兩部分. 一是從河北張家口至邊境城市二連浩特的以西至甘肅的部分, 漢語方言應屬秦晉部分, 而在往東至黑龍江省,應屬北方方言區.


南鄉子 December 28 2001, 3:10 PM

是啊。以前我坐火車時,碰到有人和我講桂林話,就以爲他是桂林人。 沒想到他說他是衡陽人。他說的話叫官話。 後來,從一些史料上才知道,桂林柳州話就是屬於「西南官話」,是衙門役人用的。

我非常贊成電視電影打字幕的做法。劇中適當地用一些符合劇情的方言,的確更風趣,讓內容增色不少。例如據說描寫北京下層老百姓辛酸苦辣的很轟動的電視劇《貧嘴張大民》,如果沒有那些風趣的北京土話,恐怕會遜色不少。

目前中國的電視節目中有個很不好現象:常常讓那些滑稽的反面人物講帶有江浙口音的普通話。

 

國際邊緣頭條開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