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聚焦中國核潛艇──臺灣實行「新聞自由」:嚴密封鎖訊息

發表日期:09/01/2001

文章來源:統獨論壇

國際邊緣按:在臺灣的湯將軍極機密/張大春笑話中,有文章宣稱臺灣封鎖大陸演習訊息,這是真是假呢?還是「共匪」自己放出來的訊息?不論如何,我們刊登在下面供大家參考。

正文:

持續三個多月的解放軍三軍聯合大演習,有太多令國際社會頗感意外的驚奇——原以爲驗收演習中衛星偵察、打航母等科目結束後不會再有比這更精彩的演練了,沒想到又有一個三艘核潛艇實彈發射合練的絕對鮮見的科目;原以爲東山島驗收演習之後整個演習就告結束,沒想到解放軍三軍移師廣東,接著進行同等規模的大演習!

  ■東山島演習接近尾聲

  以福建沿海爲核心演習區域的解放軍三軍聯合大演習,日前已經接近尾聲,人們基本可以看清此次演習的整體狀況了。8月27日,香港《文匯報》在一篇重頭報導中,將此次演習稱爲「中國人民解放軍演習史上規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橫跨區域最廣、針對性十分明確的大型實彈操練」,參演部隊包括海、陸、空、二炮四大軍種共10萬多人,演練的科目包括戰術與戰略導彈攻擊、封鎖與反封鎖、搶灘登陸與反登陸、空襲與反空襲、空降、電子干擾與反干擾、衛星偵察與跟蹤、徵集民船、跨區調兵以及打航母、打隱形戰機、打巡航導彈、打直升機、防精確打擊、防偵察監視、「圍戰打援」、分向目標奪取及戰場掃蕩與鞏固等。

  收尾的東山島軍演,則更是體現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科技練兵、打高科技戰爭特色的內容,除了參演的蘇-27與蘇-30戰機、殲8二型與「飛豹」戰機、空中預警機與加油機、「現代」級導彈驅逐艦、「基洛」級潛艇與新型核攻擊潛艇、戰略與戰術導彈、巡航導彈、先進空對空與空對地導彈、「日炙」與C-802超音速反艦導彈、S-300地對空導彈等先進武器之外,還包括電子干擾與反電子干擾、制資訊權與反制資訊權、機動與反機動、偵察與反偵察、遠端打擊與提高打擊精確度等。具體表現爲,剛組建不久的特種電子對抗部隊首次在臺海配合軍事偵察衛星操作;指揮所網路演習等。

  ■核潛艇再出驚人之筆

  然而,就在演習收尾之際,大演習再曝驚奇:解放軍海軍的三艘核潛艇,分別在南海、東海和黃海發射「巨浪」21A潛射彈道導彈,擊中5000公里外的目標,命中精確度半徑僅15米!

  國際社會立即聚焦中國核潛艇。原因很簡單,因爲目前世界上僅有美、俄、英、法、中5國擁有導彈核潛艇,而中國僅有的數艘戰略核潛艇,更是如同深海蛟龍一般見首不見尾,國際社會極少有機會一睹中國戰略核潛艇的風采,所以,3艘中國核潛艇在這次演習中同時露面並發射實彈,更是難得一見。

  儘管國際社會很少有人瞭解中國戰略核潛艇部隊的內幕,而解放軍也沒有透露此次參演的3艘核潛艇的具體情況,但英國簡氏防務集團的中國軍事分析家和臺灣《國際防務評論》雜誌的專家,卻爭相出面說明這支堪稱中國最神秘部隊的來龍去脈和中國核潛艇的現狀。他們說,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中期,美國開始研製導彈核潛艇,當時中國主管國防科研的聶榮臻元帥馬上意識到,核潛艇將會成爲美國最有效的戰略武器,也只有核潛艇才能扼制美國。聶帥隨即召集海軍政委蘇振華,海軍副司令員羅舜初,科學院副院長張經夫,二機部副部長劉傑,導彈研究院院長錢學森等負責人商討研製核潛艇問題。這是中國研製核潛艇的首次會議,會後聶帥親筆起草《關於研製導彈原子潛艇的報告》,並於1958年6月27日上報中共中央。聶帥在報告中確定了「自力更生」的方針。1960年,中國開始核潛艇的預研工作,1972年展開試驗,經歷16年的努力,到1988年終於完全掌握了彈道導彈的水下發射技術。前後耗費20多個春秋研製出的導彈核潛艇,使中國海軍終於有了水下戰略核力量。

  簡氏防務集團的中國軍事問題專家佛萊爾認爲,儘管解放軍沒有透露此次參演的三艘核潛艇的具體情況,但根據媒體報道的導彈型號和射程來看,應該是中國海軍的「夏級」改進型戰略核潛艇和最新型的094型戰略核潛艇,所發射的「巨浪」導彈最大射程可達8000至12000公里,在大陸沿海即可覆蓋歐亞大陸和澳大利亞全境。在打擊目標數量方面,「夏級」配備12枚彈道導彈,每枚彈道導彈配備1個彈頭,1艘潛艇可打擊12個目標。094型將配備16枚彈道導彈,每枚飛彈可攜帶3到6個彈頭,1艘潛艇打擊目標總數可達到48個到96個之間。所以,儘管中國實行最低限度核威懾戰略,並不需要發展核超殺能力,但僅僅1艘核潛艇的48個彈頭就能給敵國毀滅性的打擊,具有相當的核威懾能力。

  ■移師汕頭繼續軍演

  更令國際軍事觀察家們感到驚奇的還在後頭。正當他們認爲整個解放軍大軍演已經結束的時候,香港《文匯報》在8月27日和28日連續報道說,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正向廣東汕頭一帶集結。軍事專家研判,汕頭沿海將有重大軍事演習,其規模不亞於東山島三軍聯合作戰演習。

  汕頭屬於廣州戰區範圍。按香港《文匯報》的報道,廣州戰區演習仍以陸軍爲主,海軍、空軍以及二炮、通訊、電子等部隊參與。演習重點是搶灘登陸,科目與東山島大演習相差不多。從演練科目分析,廣州戰區演習屬於三軍聯合作戰演習,時間將持續至國慶節後。至於解放軍三軍移師廣東繼續舉行軍事演習的目標,有軍事專家指出,因應反「臺獨」、維護國家領土和主權完整的需要,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重點已轉到東南沿海,而廣州戰區和南京軍區一樣擔負著十分重要任務。

  比較特別的是,七大軍區的野戰部隊在演習區域將展開「輪戰」。依媒體報道,解放軍參加演習「輪戰」演練,主要有兩個方面的意圖。一是提高快速反應作戰能力。自20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以來,解放軍摒棄昔日的陣地防禦戰,注重快速移動作戰,在縮編減員的同時,組建快速反應部隊,目前已有10萬以上現代化裝備的快速反應兵力,分屬七大軍區的各集團軍,可陸、海、空三棲快速移動,堪稱解放軍新世紀的精銳與拳頭部隊。二是提升合成作戰能力。反臺獨的攻臺作戰,將是一場立體、綜合、全面的戰爭,陸軍與其他軍種的密切配合必不可少,而且在搶灘登陸作戰中至關重要。從效果來看,這支精銳兵力不僅可在最短的時間內投入戰鬥,而且能配合其他軍種進行登陸作戰,從而確保攻臺戰略的順利實施。

  ■爲免影響「軍心士氣」,臺對軍事新聞實施「戒嚴」

  翻看臺灣的報紙,有心人會發現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臺灣軍方和大小媒體,對解放軍有史以來最大規模演習的報道,只是隻言片語,或者是「把大化小」。這與他們往年對解放軍演習大肆渲染炒作的現象形成了鮮明對比。

  臺軍「參謀總長」湯曜明上將在3個月前解放軍大演習開始之初就放風說,「共軍」確實正準備演習,但這次演習是例行性的,而非針對性的,對臺灣不會造成威脅。他表示,爲避免影響訊息來源,演習細節不便透露,演習代號也不宜對外公佈,以免影響情報管道,甚至股市、彙市。臺「國防部長」伍世文更是在東山島演習開始後對外表示,「共軍」東山島大演習並非外界報道的那般規模大。

  臺灣媒體於是紛紛接著湯曜明和伍世文的話茬兒說。《中國時報》聲稱:「根據軍方的訊息,『共軍』在東山島的演習兵力規模只有一個師加一個加強團,也就20000人左右,演習的程式一如我『漢光』演習。」《勁報》在東山島演習開始前一天還引述「極爲可靠的訊息」報道說,解放軍此次演習的規模遠比1995年至1996年東山島實兵演習時小,集結的部隊以南京軍區爲主,連對臺後備部隊濟南軍區的部隊都沒有發現。至於整個「解放一號」演習,動員兵力僅1萬人左右,不可能如外界所說的那樣動員10萬人。《自由時報》更是非常可笑地報道說,其實東山島演習跟去年在同一地點舉行的演習沒有什麽兩樣,只不過去年沒有對外宣傳,今年卻故意通過香港媒體進行報道,是想嚇唬嚇唬臺灣罷了。

  然而,隨著解放軍東山島演習透明度的增加,臺灣民衆才發現,臺軍方與媒體的說法與解放軍演習的真相大有出入。實際上,如此之大的出入並非臺灣軍方誤判,而是臺當局爲安定人心,避免股市波動而對臺媒體實施的「戒嚴」。絕大多數的臺灣民衆有所不知,臺軍「總政戰部」在解放軍東山島大演習全面展開之前,也就是81日,突然邀請臺各大媒體到會,要求臺媒體今後在處理軍事新聞時均要通過臺「軍事發言人室」,而所有有關美臺軍事合作、武器研發與採購、人事競爭和軍事機密,都不宜報道。臺軍「參謀總長」湯曜明更是嚴令各軍:「未經覈準人員,不得擅自對外提供任何訊息或發表個人意見,凡泄密人員依法嚴懲;對檢舉泄密者,頒發檢舉獎金最高20萬新臺幣。」這一政策甚至被列入臺軍參謀本部」12項施政重點。除此之外,臺軍甚至讓諜報機構對包括二級上將在內的臺軍高級將領的電話進行長期監聽,以防他們向臺媒體透露情況,搞得臺軍上下人心怕怕。

國際邊緣頭條開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