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政經病理學
蘇偉碩(2003.04.30 中國時報 )
治療SARS病患的臨床醫學家告訴我們,SARS病患致死的原因可能並不是在與病毒交戰後「戰敗」的結果,而是免疫系統總動員採取了「焦土政策」要全面殲滅SARS病毒,反倒讓原本要保衛的人體成了病毒的陪葬。 

人體在感染SARS病毒之後,病毒會躲過人體的防疫通報系統侵入細胞,利用細胞的器官增殖,等到大量病毒突然從細胞內傾巢而出時,被嚇壞的免疫通報系統就發出總動員的緊急通告,此時會出現醫學上稱為「細胞激素風暴」的現象。位在全身的免疫部隊一收到風暴行動指令,就立即趕赴病毒聚集的肺部進行密集的轟炸,於是高燒不退、全身痠痛、咳嗽、肺炎等病癥一一出現。 

結果可想而知,病毒固然被大舉殺滅,但是肺部的損害更嚴重。而且戰場上的所施用的化學武器隨著血液流佈到全身,造成肝臟、腎臟及心臟等新陳代謝器官面臨衰竭的危機。即使有幸度過前面兩個險關,接下來因為免疫系統早已將庫存彈藥全數消耗殆盡,一個原本對人體不成威脅的小角色如黴菌等,就可以輕易殺死手無寸鐵的人體。 

臺灣在對抗SARS的戰役中會不會也犯下與人體免疫系統相同的錯誤呢? 

在和平醫院因為爆發SARS院內感染而倉促封院後,臺灣社會就陷入了一股「心理激情風暴」。一天當中,高雄市聚眾反對設立SARS特別門診,新竹市長帶頭阻擋載運SARS病患的救護車進入衛生署新竹醫院,雲林縣也出現反對和平醫院醫療廢棄物的行動。 

臺灣對SARS的反應已經接近過敏性休克,以受隔離處分的人數和SARS病例數相比,臺灣又拿下了世界第一。將所有來自SARS流行區的入境旅客不分青紅皁白,全部強制隔離十天坐公共衛生監,簡直是重演美國在第二世界大戰期間將所有日裔美國人全部當作日本間諜關進集中營的悲劇。政府是否考慮過這種以斷食療法來治病的霹靂手段,一個以國際貿易為命脈的經濟體會不會在還沒有把病毒殺死前先餓死自己?而一旦經濟崩潰,政府又上哪去籌錢來打抗SARS大戰呢?說不定連基本的公共衛生條件都無法維持而倒退到五十年前,流行性的腸炎和「典型肺炎」又會重回十大死因,只因為我們連便宜的抗生素都買不起了! 

但願這樣的類比只是危言聳聽,也但願政府能夠停止「寧可錯殺一百,不可錯放一人」之類會激發民眾恐慌的言論,讓更多符合證據醫學與流行病學的正確訊息代替各式各樣包含政治目的煽動。畢竟只有普及的科學知識才能讓民眾擺脫對瘟疫的超自然恐懼。臺灣社會也才不會在無謂的死亡恐懼中,放棄了對民主文明的堅持,而選擇以獨裁作為驅逐心魔的護身符。 

(作者為醫師,臺灣醫事聯盟執行長)
 

國際邊緣頭條開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