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愛滋 未來武器更多樣

【2002/07/15 民生報】路透倫敦電

愛滋病研究員宣佈,已發現可有效抑制愛滋病發展的天然基因,堪稱一突破性發展。

倫敦國王學院與賓州醫學院的英美研究小組發現,名為CEM15的基因有抑制愛滋病毒發展的煞車作用,但本身會被名叫vif的蛋白質抑制。

這項刊載在「自然」雜誌網路版的研究指出,愛滋病毒上的 vif如果從生物上抑制住此蛋白質,將可讓 CEM15 發揮作用並抑制愛滋病毒的複製。

國王學院傳染病負責人馬林向「路透」表示,發現vif與CEM15扮演的角色是全球對抗愛滋傳染病的一大進展。他說:「發現vif的作用堪稱一大突破。這是很重要的訊息。我們現在要做的是找出抑制vif並讓CEM15發揮作用的方法。問題是此研究領域的人不多,進展可能沒那麼快速。」

馬林說:「這是很重要的發現,有可能開啟未來愛滋病新療法的大門。」

【記者楊惠君/報導】目前愛滋病雞尾酒療法抑制病毒的效果逾八成,患者併發癥大為減少,存活年限也大幅延長;包括預防性、治療性疫苗及病毒抑制新藥,仍在陸續研發、試驗中,未來對抗愛滋病的武器可望更多樣。

從一九八年代研發出的反轉錄?抑制劑的抗愛滋病毒藥物,近五年再合併蛋白分解?抑制劑使用的「雞尾酒療法」,已讓愛滋病擺脫「絕癥」之名。臺大醫院內科醫師洪健清指出,早期愛滋病患發病後約半年到兩年即可能死亡;但在抗愛滋病毒藥物及雞尾酒療法問世後,國外已有患者存活超過二十年,國內病人存活逾十年。

洪健清表示,愛滋病患若能持續用藥,病毒抑制的效果可達八成到八成五,另外一成五到兩成病情控制不良的患者,多半是因用藥不規則所致,一開始用藥即情況不佳的原發性抗藥性患者,約僅有1%左右。

雖然雞尾酒療法效果頗佳,國外還是不斷積極研發新療法。洪健清說,除華裔科學家何大一負責的預防性疫苗,因還未進入臨床,效果不明外;美國已有藥廠開始進行治療性疫苗臨床試驗,藉由增強人體內毒殺感染病毒的免疫細胞,達到抑制病毒的效果,初步效果不錯,但仍需有大規模的試驗進一步證實療效。

此外,抗病毒的新藥也露曙光。洪健清說,新的抗病毒藥物有的是在病毒嶔入細胞核時,阻止其複製;另一種則是在細胞表面即防止病毒和細胞結核。不過,許多研究單位宣稱發現新的愛滋病毒抑制基因,多數仍在實驗室階段,要發展到臨床運用、進而證實療效,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解放愛滋病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