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文章】

露或不露? 談「檳榔西施現象」 

 

 

中華民國91年9月20日星期五  自由時報

⊙王順民(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 

 桃園縣政府決定要好好整頓縣內檳榔西施的穿著,並且敲定了「不露胸、不露肚、不露臀」的三不政策,事實上,對照於前些日子政府公部門也針對臺灣社會所特有的「檳榔西施」規劃出包括就學、就業等等全面性的輔導對策,說明瞭:政府主管單位願意誠實以對地正視到「檳榔西施」此一存在已久的迷亂現象,不過,擴大來看,青少女檳榔西施個別行徑加總之後所形成集體性的「檳榔西施現象」,這才是探究該種整體社會事實的基本態度。 

 首先,儘管官方政府宣稱不會從負面的角度來 看待「檳榔西施」,而是以較為「中性立場」來輔導青少女從事販賣檳榔的就業問題,藉此協助從事檳榔西施的少女進行職業探索與潛能開發,進而引導其建立正向的就業觀念,然而,如果是加諸在青少女本身包括心智成熟度不高、專業技能不強以及學業成就低落等等推拉因素所獲致從事檳榔販賣活動所獲致較為優渥的薪資報酬,那麼,政府公部門所提出的各項輔導方案或者是「三不」的取締措施,自然是有其某種程度的侷限性,也就是說,解讀青少女從事檳榔西施的工作抑或限制工作服飾的穿著不應該只是將問題窄化為少女個 體層次的「人的因素」,而是應該要擴及到父母親職教育的「家庭的因素」、升學管道與職業訓練的「制度的因素」以及扭曲化的認知與價值的「社會的因素」。準此,在這裡的論述真義乃是在於如何解構「檳榔西施」作為一個「問題的人」其背後所潛藏各種「人的問題」! 

 擴大來看,當時下的青少年族群分別與「檳榔西 施」和「八家將」相互掛聯在一起的時候,雖然並不會與可能的偏差或犯罪行為,產生因果式的直接關係,但是,兩者之間卻是存在著某種的關聯性,也就是說,「檳榔西施」或者「八家將」勢必是要背負著中輟、逃學、價值扭曲等等原罪的譴責,但是,跳脫「檳榔西施」以及「八家將」而來的像是藥物濫用、援助交際、幫派滋事以及搶劫殺人等等的偏差、犯罪行為,這才是一般社會大眾看待青少年從事檳榔西施工作或者是參與八家將廟會活動的癥結所在,亦即,檢視當前青少年的職業活動發現到有偏向於忽視道德價值的認知 心態。總之,在這裡的論述意涵乃在於如何就「檳榔西施」以及「八家將」等等迎合青少年心智喜好和人力資本條件的職業活動,思謀當中各種的情境因素所可能加諸給這一群青少年族群的身心戕害,就此而言,諸如對於業者有效管理的他律法令、破除消費者情色迷戀集體性的心理叢結以及增權青少年知能的自律規範,理當都具有同等考量的必要性。 

 總之,相應於青少女心智未臻成熟以及專業技能不高的結構性限制,多少點明出來:將「檳榔西施」從青少年的職種選擇當中拔除掉抑或是強加像是「三不」的工作障礙,充其量只是讓時下輟學、蹺家或是色情等等的表象問題,暫時獲得了紓解,其基本的解套還是必須要還原回到界面更為廣裘的思考議題上,也就是說,文憑升學所傳達追求薪資報酬的教育宗旨,應當隱涵著諸如生命教育、社會教育以及全人教育的配套措施! 

回檳榔西施首頁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