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寫在人體上的百年

一、世紀初的模特兒風波
  
  中國第一個人體模特兒出現在劉海粟創辦的上海美專,為此引來了大軍閥孫傳芳的親自干預。
  
  西洋藝術意義的裸體藝術離不開人體模特兒,而談這個話題自然要從劉海粟談起,他是最早引進這種藝術實踐方式的教育家。1912年,他在上海創辦了圖畫美術院,即後來的上海美專。1914年3月,開始在課堂上使用人體模特兒寫生。那時的模特兒很難找,別說女的,就是男的也找不到。讓封建禮教極重的中國人在眾目睽睽之下裸體橫陳,除了覺得羞恥之外還視之為侮辱。甚至更有迷信者,認為給人畫畫,會減少精神,損傷元氣。最初覓到一個15歲小男孩,名叫和尚,這是中國美術教育史上第一個人體模特兒。但學生不能只畫小孩。為解燃眉之急,同年8月,校方不得不提高報酬、多方招致。應招20餘人,起初無不信心百倍,但一入畫室都咋舌而奔。最後一個,劉海粟與他講好條件,若臨陣脫逃便要受罰。那人滿口答應,但一入畫室便喃喃自語:"我情願受罰。"後經再三曉以道理,終於登上教臺。這也算是第一位成人模特兒了。而中國第一位女人體模特兒是一位白俄婦女,且至1920年才遲遲"誕生"。自此以後,僱用女模特兒也不足為奇了。如北京美專、美術研究所以及一些畫家個人的練習、創作都有使用。
  
  世紀初的那場人體模特兒風波,是由1917年上海美專舉辦成績展覽中陳列了人體習作素描而驟然觸發的。劉海粟被斥為"藝術叛徒"、"教育界之蟊賊 "……使用與禁止的鬥爭從此開始。此後,多次由類似畫展引發,鬥鬥停停持續十餘年。最為兇險的一次是1926年,大軍閥、"五省聯帥"孫傳芳也出面干預。他先給劉海粟寫信:"凡事當以適國性為本,不必徇人捨己、依樣葫蘆。東西各國達者,亦不必以儲存衣冠禮教為非是……美亦多術矣,去此模特兒,人必不議貴校美術之不完善……"從常理而言,劉當立即順水推舟下臺階。但他沒有這樣做,而是據理力辯:"學制變更之事,非一局一隅;學術興廢之事,非由一人而定……"孫見敬酒不吃,惱羞成怒,就暗下通緝令了。這些唇槍舌劍都是公諸報端的,現在讀來輕鬆,當時可是殺身之禍!歷經艱難曲折,鬥爭終以勝利告終。這除了劉海粟的頑強和雄辯之外,還得力于社會進步輿論的大力支援。這場風波的實質仍屬反封建,時值"五四"運動前後,新思潮勃興,與之順應。人體模特兒與裸體藝術總算在中國站住了腳跟。
  
  二、毛澤東說:裸體模特兒不要不行
  
  "男女老少裸體模特兒,是繪畫和雕塑必須的基本功,不要不行。封建思想,加以禁止,是不妥的。"
  
  然而,畢竟是在封建意識根深蒂固的環境,站住了腳跟也難逃其多舛之命運。新中國成立後,人體模特兒的運用被嚴格地控制在高校美術專業的基本功練習中。由於極左路線的影響,即使是再嚴肅的創作,裸體樣式也是被禁止的。這實際上是從20年代倒退了。更有甚者,還經歷了幾乎被取締之厄運。1964年5月,在"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的"四清"運動初期,康生等人曾在一份《關於使用模特兒問題》的報告中批示:"這個問題現在必須解決它。用女模特兒是不是洋教條?可不可以廢除?……""我意應堅決禁止,我決不相信要成為畫家一定要畫模特兒。"他們甚至還認為,"這種辦法實際上是資產階級美術界玩弄女性的藉口"。1964年8月,文化部被迫據此精神發出了《關於廢除美術部門使用模特兒的通知》。這對美術尤其油畫、雕塑教學無疑是一個致命的打擊。於是,中央美術學院聞立鵬等三位教師不得不為此上書黨的最高領導。
  
  1965年7月18日,毛澤東主席批示:"此事應當改變。男女老少裸體模特兒,是繪畫和雕塑必須的基本功,不要不行。封建思想,加以禁止,是不妥的。即使有些壞事出現,也不要緊。為了藝術學科,不惜小有犧牲。"到底是偉大領袖,洞察一切,高瞻遠矚!一槌定音,將一藝術學科解救於危亡之中。1965年11月11日,由中宣部轉發有關檔案,正式解禁。
  
  豈料好景不長。
  
  1966年,"文革"爆發。模特兒寫生當然地被打入"封、資、修"行列。不但真人模特兒不畫,連石膏像全都砸爛了。一些美術專業的師生被扣上"資產階級學院派"、"回潮"、"復辟"等大帽子受到批判。在此期間,中宣部一位副部長又以"使用模特兒問題"致函黨中央、毛主席。
  
  1967年8月4日毛澤東再次批示:"畫畫是科學,就畫人體這問題說,應走徐悲鴻的素描道路,而不應走齊白石的道路。"然而,毛澤東的批示畢竟未正式發表,只是在私下傳抄或小報引用,所以申辯者也"腰桿"不硬。不過在那個年代,即使是曾正式發表過也無濟於事。直到粉碎"四人幫"後,1978年12月15日再次轉發1965年11月11日的檔才算撥亂反正。
  
  從20年代至此,已歷經50餘年了。模特兒問題再度被提起,雖不似當年沸沸揚揚,只是以公文的方式在極狹窄的專業人員範圍內產生影響,算不上風波,但其險惡程度卻比50年前大得多。倘使不是毛澤東英明,後果不堪設想!
  
  三、一本研究論著的意義
  
  《裸體藝術論》在中國現代美術史乃至文化史上都具有特殊意義。
  
  人體模特兒與裸體藝術真正得以合法存在,那是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的事。改革開放,社會環境寬鬆了,中國人的觀念產生了變化,也帶來了裸體藝術的大發展。首先,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有美術專業的高校開始了建國以來首次公開招聘模特兒。出人意料之外,報名者踴躍。這是數十年前劉海粟他們創業伊始時無法想像的。仍以上海為例,1985年初,上海戲劇學院公開招聘人體模特兒時,不到半日,500份報名錶已全部發完。報考者中全民所有制職工佔一半,年齡最小者為17歲,不少人還由丈夫陪著來。模特兒問題的解決,除了有利於基本功訓練之外,自然也為創作嘗試提供了基礎。這時候,在一些美術展覽,尤其是探索性展覽中,也開始出現了裸體人物作品。雖然其中有的也因種種原因有過爭論,但作為一種樣式,裸體藝術已逐步進入社會。而且,有的還致力於表達時代的呼聲。
  
  1988年,是中國裸體藝術發展史上最輝煌的一年。就在這年年初,我國第一部系統研究裸體藝術的專著《裸體藝術論》問世了。在長期被視為"禁區"
  
  的領域突然出了一部這樣的著作,自然立即引起了強烈反響。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藝報、中國日報等傳媒和文藝研究、美術史論等專業學術刊物率先發表了有關專家的長篇評論。有關學者對專著予以高度讚揚,認為是具有"填補空白、開拓領域"的"里程碑意義的研究成果"。並先後獲全國圖書金鑰匙獎、1988年10本優秀暢銷書獎和優秀科研成果獎。專著連印三版累計20餘萬冊,發行國內外。1991年又在臺灣再版,創出版史上學術專著成為暢銷書之奇跡。
  
  這股熱潮除了《裸體藝術論》本身的藝術意義外,還有更深的社會意義。在國內,至少是一項學術大傳播,難得國人如此廣泛、如此熱情地去關注藝術文化。而對國外傳媒,他們則更看重這裏所體現的中國改革開放、打破藝術禁區、走向藝術多元化的精神實質。繼《裸體藝術論》之後,人體藝術研究不斷深入。總之,就整個中國而言,1988年以後,裸體藝術----尤指美術的研究、創作、展覽、出版等已步入正常,不會再與社會產生牴牾了。
  
  四、油畫人體藝術大展的衝擊波
  
  豈只是亞當和夏娃,人們都想嘗禁果。
  
  1988年底至1989年初,一件大事發生了,那就是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了"油畫人體藝術大展"。如前所述,改革開放之初,即有以裸體樣式創作出現。1978年唐大禧的雕塑《猛士》,主題直逼現實,用裸體表現以張志新烈士為原型的女英雄,這是國內首例。作品引起一番爭論後,最終獲肯定並由市政府出資豎于廣州人民公園中。1980年,袁運生為首都機場創作的壁畫《潑水節---生命的讚歌》側重意境的追求,畫中有傣族婦女裸體沐浴的部分,引起爭論並曾因此一度被覆蓋,後終認可而正常展出。而到1988年,第一期《人民畫報》的新聞照片《藏族沐浴節》就出現裸露上身的婦女愉快沐浴的鏡頭了。至於展覽,如北京油畫研究會、星星畫會等民間畫會的展出中,均首次出現了人體作品,前者著眼於藝術探索,平安無事。後者偏於政治批判,中途而止。它們在當年都頗有影響。
  
  而"油畫人體藝術大展"則全部都是人體作品,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展覽由中央美術學院葛鵬仁等20多位青年教師策劃、舉辦,還邀請了靳尚誼、詹建俊等幾位老教授參展。12月22日展覽開幕,各界嘉賓如潮,中外記者雲集。門外購票觀眾冒著凜冽的寒風排起長龍……大展猶如一股衝擊波震動京城,輻射四方。
  
  據保守統計:18天中,約有22萬人參觀了展覽。
  
  吳冠中說:豈只是亞當和夏娃,人們都想嘗禁果。
  
  22萬觀眾,也應算是美術展覽史上的奇跡!這是一次對中國百姓的藝術普及。藝術從"象牙塔"上走了下來。而平民百姓,尤其是那三分之一的人自覺自願地掏錢進入這個陌生的"象牙塔",這本身就是一種功績。勿論其動機如何,客觀上都是在一個更廣闊的層面上產生一次心靈的碰撞。何況大展遠遠超出了藝術本身,還在經濟、法律、倫理等領域給人留下思考。
  
  五、模特兒風波再起
  
  一位年僅19歲的女模特兒,因不堪親友鄰居的惡語中傷,被逼成瘋子。一位女模特兒在大展期間與畫家打起了官司,從而再次爆發了模特兒風波。
  
  1986年8月,發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曾在南京藝術學院當模特兒的陳素華因病回江蘇鄉下休養,正巧當時播放寫劉海粟的電視片《滄海一粟》,內中有畫模特兒的情節。村民見後,彷彿"明白"了當模特兒是怎麼回事,於是天天有人跑到她家來看"西洋景",甚至抱怨她不該"賣身"……最後,竟把這位年僅19歲的姑娘逼迫至精神失常。海粟老人聞訊後十分心痛,立即匯去一筆醫藥費,並委託學院予以關懷慰問。具有諷剌意味的是,富於現代文明的電視竟撩起了一部分受眾不甚文明的言行,而且契機又是"劉海粟"!不過,這應該是最後一次事件了。看來,意識領域的科學與封建的鬥爭也以此事件為象徵而最終畫上了句號。
  
  在油畫人體藝術大展的過程中,又一次爆發了模特兒風波。一位模特兒在展廳畫前被觀眾認出並遭惡語中傷,丈夫也因此而鬧離婚。另一位模特兒,開幕當天晚上有意拉丈夫去看電影,以躲過電視新聞可能會出現自己裸體形象的尷尬局面。沒想到還是被公婆認出來了,家庭糾紛由此發生。於是,她們與主辦單位交涉。理由是學院違反了為她們保密的承諾,並用她們的畫像去展覽賺錢,要求增加工資、給予經濟賠償等等,但遭拒絕。後來,她狀告美術學院侵犯肖像權,開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官司,直至1998年才調解了結。與70年前的那場風波相比,兩者有很大區別。前者中的模特兒只是一個導火線,引發的是知識階層的科學與封建思想的衝突,與模特兒本身毫無關係。這次卻是模特兒走到了前臺,與畫家產生了矛盾。在這裏,反封建的色彩已經很淡薄了,而更多的是爭取經濟待遇的目的。社會環境寬鬆了,由思想衝突轉入到了經濟矛盾的層次,這是時代進步的體現。
  
   改革開放十年,國人對模特兒工作的態度要比以往理智和現實了。儘管大多從業者對自己的工作還諱莫如深,但也有人能走出這個陰影並以更寬廣的胸懷去對其作文化的審視。如當年的模特兒金娥女士就曾於1985年發表過文章《美的追尋》來?述她的從業經過和感受;王羽女士還于1989年出版過描述她模特兒生活的自傳體小說《裸體美神》……
  
  風風雨雨一個世紀過去,模特兒在中國也留下了一段不尋常的歷史,人們對模特兒的認識也在不斷提高。作為一種特殊的勞動,他們突破了現存倫理觀唸的桎梏,為藝術事業作出了特殊的貢獻,精神可嘉。與此同時,我們也還應該看到,對於社會,職業模特兒是一種需要。對個人,這也是一種謀生手段。時代變了,我們沒有必要再將它提到"為藝術獻身"那麼悲壯,更不應該對他們採取歧視的態度。隨著社會的進步,大家都待之以平常心態之時,他們才算真正地受到社會的理解與尊重。
  
  六、90年代的新特色
  
  經過1989年以後短時間的"冷卻",隨著改革步伐的再度加快,社會環境的進一步寬鬆,裸體藝術熱度回升。
  
  90年代的模特兒再也不像從前的那樣扭扭捏捏了。她們大大方方地裸裎,明明白白地討價。模特兒供不應求。1992年暑假,一些業餘短訓班也在畫人體。一位模特兒說:"在美院上課規矩很多,譬如必須三個人以上才允許畫全裸,畫室一概全封閉,不許參觀,不許採訪,更不許拍照。可現在不同了,畫室其實只是在小學裏租間教室而已。聽說畫全裸的女人體,誰都來看看。這很討厭,可也沒辦法,我只是不允許他們拍照,其他的也無所謂了。"還有模特兒,跟學生們一起外出旅遊,畫了一路野外作業。大家都很尊重她,把她當成朋友,她感到十分愉快。類似的例子不少。人的價值觀念改變了,人的自我意識增強了。
  
  從宏觀上看,1993年就更活躍了。與1988年相比,至少有兩個不同。第一是出版物中大量出現攝影人體畫冊。1988年大多是繪畫、雕塑人體畫冊,人體攝影基本上是不允許的。偶有出現,也是試探性的,而且作品幾乎全部是從外國畫冊中翻拍。1993年恰恰相反,除了少量繪畫、雕塑作品畫冊外,絕大部分是人體攝影。並且與以往清一色的洋人不同,還出現了純"國產"化-
  
  --中國影人拍中國模特兒的集子。攝影藝術具有無可爭議的逼真性,中國模特兒終於跨越了這條鴻溝,而中國社會也最終接受了這種樣式。此外,還出現了"
  
  活人雕塑"的行為藝術。
  
  第二,是有關裸體藝術的討論更加廣泛,其結果就是帶來了社會倫理臨界線的新突破。1988年,這些活動大多侷限在學術界,尤其是藝術界,而且不少是從事有關方面研究與創作的專家。1993年不同了,市場經濟起動,帶出了報刊界的一派特殊景象。當年我曾把它歸結為兩句話:"炒名人、名人吵。"1993年興起了"炒作"。再者,名人吵吵嚷嚷發議論甚至吵架,很有新聞效應。如果再談論一些敏感的並與自己有關的話題,就更不待言了。於是,就出現了 "名星談裸"之類的"獨家新聞"。無疑,這比純粹的專家討論更使之走向大眾化。廣泛的第二個方面就是物件,1988年討論基本上侷限在美術作品。雖然在電影界也曾相應地出現過一些對影片中諸如接吻、裸體等敏感問題的探討文章,但畢竟未成氣候,因為電影作品本身還未出現真正意義上的裸體鏡頭。1993年不同了,擴展到了影視等整個藝術領域。這時候要談這個專題,就得完整地討論一個系統的問題---即裸體、裸體藝術及藝術中的裸體了。裸體指一種狀態,裸體藝術指一種美術樣式,而藝術中的裸體則指表演藝術的處理手法。這也就是90年代的新特色。
  
  七、裸體藝術過四關
  
  裸體藝術須經過四道"關",我們已經過了三道,那麼第四道呢?
  
  西方裸體藝術發展歷程經過了四道"關",即美術、攝影、電影和舞臺劇表演。第一關美術,狹義而言18世紀羅可哥藝術之後過了。第二關攝影,20世紀20年代大量人體攝影明信片發行時過了。第三關電影,20世紀50年代以美國一些有裸體情節的電影公映為標誌過了。第四關舞臺劇表演,20世紀70年代歐美一些戲劇出現裸體情節而通過了。以此為參照,我國1988年第一關過了;1993年第二關過了。誠然,為了某種目的而裸裎軀體,西方人要比中國人坦然得多。譬如,一些女權主義者就曾裸裎上身遊行,以爭取與男人有此自由的同等權利。這純粹是一種觀唸的追求。至於為了藝術,商業等等的需要,就更自然了。90年代的中國人,也在慢慢地適應這種需要。
  
  大約自1989年起就禁止在銀幕、螢屏上出現裸體鏡頭。1992年這個戒律開始鬆動了。年底中央臺播出的《世界電影藝術欣賞》專題節目中至少出現了兩例,之一是女主人公在一個清澈的池塘中裸泳的長鏡頭。第二個影片是,女主人公赤身裸體在雪地上打滾,以表現這位失足女性浪子回頭、脫胎換骨的決心。裸體鏡頭解禁了,雖然都是洋人---這是第一步。
  
  第二步是致力我們自己的創作了。自然是輿論作先導。如前所述"明星談裸 "、"談明星裸"成了熱門話題。繼洋人之後就是洋華人。1993年,打進了好萊塢的陳沖常見諸報端。諸如舉辦人體攝影展、拍影片《大班》裸露胸部、拍《誘僧》需全裸等等。與此同時,就是對籌拍《畫魂》的宣傳。鞏俐主演的《畫魂》算是國內使用裸體情節的誕生。還有,電視劇《唐明皇》中,也順理成章地使用了裸體,社會對這方面的試探基本認可了。 
  
  之所以用"試探"和"基本"這樣的詞,是因為上述作品中的有關鏡頭都明顯地使用了特殊的技術處理使之變得非常含蓄。而真正的裸體鏡頭的運用,還得到1995年的電影《紅櫻桃》。該片從藝術品質、社會影響、歷史地位到票房效益都是非常突出,是朝野上下都推崇的優秀作品。它作為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50週年隆重推出,並獲金雞獎、百花獎等多項獎的影片,極具典型性。至此,第三關通過了。
  
  二十世紀即將過去,裸體藝術也經歷了近百年的興衰榮辱。三關的通過,也說明國家對藝術事業正確領導,尤其對社會臨界線的合理調整。我們不盲目追隨西方人的腳步,但我們會認真適應和遵循社會發展的進程和藝術創作的規律。至於我們是否有必要搞電影分級,甚至是否有必要過第四關,那將由歷史去作結論。

人體模特兒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