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植入前基因診斷 引發生育權倫理爭議

【2002/02/28 民生報】【編譯錢基蓮/綜合芝加哥外電報導】 

 
 
 


芝加哥生殖遺傳學研究中心的維林斯基醫師以胚胎植入前基因診斷法,協助一名帶有早發性阿滋海默癥基因的婦女,生下一名沒有這種突變基因的女嬰。
美聯社

 

一名美國婦女帶有一個幾乎已確定會使她在四十歲以前發生阿滋海默癥的基因,但是醫師在實驗室以胚胎植入前基因診斷(PGD)的方法為她篩選卵子後,她已生下一個完全沒有早發性阿滋海默癥基因的嬰兒。據信這是醫界首次成功使用這種方法篩檢早發性的阿滋海默癥。

PGD也曾用於篩檢其他破壞性極大且發生於幼兒的疾病,例如地中海貧血,但比較不常用於篩檢發生於成人的疾病。醫學倫理學家說,這項重大成就或許是醫界的一個里程碑,但也引起一些與科學在協助生殖方面應扮演的角色有關的問題。

明尼蘇達大學生物倫理學中心所長康恩說:「今天是篩檢早發性阿滋海默癥,明天很可能就針對智力的基因,或是鋼琴好手的基因,或其他可發現的任何基因。問題在於,我們該不該這麼做。」

這名患者是一名三十三歲的遺傳學者,她在兩年前因為迫切想生孩子,所以儘管阿滋海默癥可能使她再過數年便無法照顧、甚至不認得自己的孩子,她仍然堅持生育。阿滋海默癥通常發生於六十五歲以後,但是這名婦女的家族帶有一種稱為V717L的罕見突變基因,會使他們在四十歲以前便發生阿滋海默癥,她的兄姊都是如此。

為她做這種基因診斷的芝加哥生殖遺傳學研究中心維林斯基醫師,他是PGD先驅。他在記者會中說明為這名婦女做PGD的過程。他先篩檢卵子,找出沒有帶有這種突變基因的卵,再進行試管受精,然後把胚胎植入子宮。這名婦女已於約一年前生下一個女兒,之後又做了另一回篩檢,現在再度懷孕。這項報告刊載於這一期美國醫學會期刊。

PGD的使用並不普遍,部分原因在於一般篩檢的都是罕見的基因,另一方面也因為程式棘手。維林斯基說,這個方法於一九八◆年代末期研發,迄今已製造出約七百個孩子。他的診所做過約兩千次PGD,生下約兩百個孩子。

加州大學婦產科醫師唐納和生物倫理學家羅威在同一份期刊中說,這名母親確保她的孩子以後不必受到早發性阿滋海默癥的威脅,是盡了一個做母親的責任;但是她卻未考慮自己以後可能無法盡一個母親照顧孩子的責任。這兩種道德責任的詮釋截然不同,但是兩者都建立於對生育的觀念──生育是一種特權,還是一種無可爭議且不能剝奪的權利?」 

 top

s u r r o g a t e        motherh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