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政治、性少數、性階層(二之一) (本文摘自性/別研究第3.4期)
甯應斌
◆1.
什麼是解放?什麼又是性解放?
◆◇1.1
Giddens對「解放」的兩個定義:「理性啟蒙除魅」與「民主平等正義」
近年來在後現代的思潮下,像「理性」、「解放」、「科學」等和「現代」(modernity)相關的概念被不斷的質疑(problematized),在這樣的知識氛圍中,我們要如何來談「性解放」呢?酷兒還能談「性解放」嗎?或者婦女解放、性別解放、民族解放、動物解放?在這篇文章,我將把焦點放在性解放上。
Anthony
Giddens曾指出「解放」(emancipatory
politics)包含了兩個主要要素﹐一個是擺脫過去的枷鎖因而也對未來產生求變的態度,這個要素孕育了推動現代性的正面動力,也就是讓人類更能夠控制生活環境;另一個則是打破某些人對其他人的不正當支配,也就是消除剝削、不平等、壓迫這些權力的階層(211)。我認為Giddens指出的兩大要素可以粗略地對應著現代的兩大特色──啟蒙除魅與民主平等,這兩個現代特色都是解放的核心含意。前面那個特色是知識或認識性的(epistemological),後面那個則是政治性的(political)。
所以,解放的第一個意義(知識的意義)就是從宗教或傳統的教條解放出來,以理性思惟重新看待或詮釋宗教與傳統;不但在科學與技術領域中,也在社會生活的許多層面,運用理性方法使人免於宗教、政治神話、舊道德與傳統教條的束縛。
解放的第二個意義(政治的意義)則是從剝削、不平等、壓迫的權力關係解放出來,其動力起先是來自反抗君主權威與社會封建階層,然後擴及到反抗一切不正當的宰制。解放因此是要擺脫過去的枷鎖而邁向一個人人機會平等、沒有剝削壓迫的未來,爭取的是正義、平等和民主。
這兩個解放的意義,並不是互不相干的,一般有關「知識∕權力」、「科學與社會」的討論都顯示兩者的密切關係。我會在最後約略提到這一點,現在先讓我們回到「解放」和「性解放」的定義。
◆◇1.2上述「解放」定義延伸至「性解放」:「性的理性啟蒙除魅」(epistemological)與「性的民主平等正義」(political)
對應著上述「解放」的兩個含意,「性解放」的核心意義也可以被歸納為知識的與政治的兩個方面──性解放就是「性的理性啟蒙除魅」與「性的民主平等正義」。[1]
首先,性解放意味著:性從宗教和傳統的矇昧忌諱解放出來,進入公共論壇的理性討論,性科學的啟蒙被視為性的現代化,性道德的討論也擺脫宗教和傳統教條而趨向多元。
其次,性解放爭取性正義與性平等,亦即,人們不應該因為性的因素而被分成不同的價值∕權力階層(hierarchy),因而遭到壓迫或歧視,也不應該因為自身的sexuality(如性偏好、性取向、性生活方式、性實踐、性身份)而造成在經濟、政治、社會地位、文化等資源和物質利益上分配的不平等。故而,最需要性解放的就是濫交或性開放者、同∕雙性戀、性工作者、變性或反串者、愛滋病患、奇特性癖者等等居於性底層的性邊緣人或性弱勢者。性解放就是性底層的解放。
本文將集中討論政治意義(而非認識意義)的性解放,這是因為臺灣的性解放論述主要就是政治意義的性解放。
◆◇1.3性解放思想的一些重要環節:性異議者的鬥爭曾經和歷史上不同的批判思潮結合,而達到今日對性解放的自我理解,此一自我理解有數個關鍵性的環節;本文將逐一闡釋這些環節。
從性解放的觀點來看,在現代歷史中,或甚至在整個人類歷史和各種文化中,都存在著因為性而導致的壓迫和歧視,也就是因為性而造成在經濟、政治、社會地位、文化等資源和物質利益上分配的不平等或階層化(stratification),人們的生活往往因為其情慾(sexuality)而有不公平的機會;這些性壓迫與性歧視則被不同的意識形態或「知識」所正當化。在這些方面,性和種族、性別、階級制度等社會權力關係並無不同。雖然性壓迫權力∕知識的源起和複製的諸種機制在個別社會形態中各有不同,特定社會情境中性權力∕知識組織的方式和建構出的性認同與性歧視也差異甚多,但是我們總是看到不斷的「宰制-反抗」在進行中。在這方面,性和階級、性別、種族等在政治、經濟、文化領域裡的鬥爭並無不同,也都有很複雜的關連。在反抗性壓迫的不屈主體的論述方面,也有很多面貌,有的是婚姻自由愛情至上的提倡者(反對種族隔離、買賣婚姻或父母之言)、有的是避孕的倡導者、有的是色情藝術家、有的是觸犯禁忌的性學家或性教育者、有的是標榜性自由的次文化青年、有的是同性戀解放者、有的是女性主義者、有的是愛滋病權益促進者或妓權份子…,並且因著批判社會的言談的流行或變遷(性科學、心理分析、人道主義、自由主義、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批判理論、後現代主義等等),而建構出形形色色的自我與反抗策略、反對論述。從此刻看來,這些反抗均可視為性解放的鬥爭。換句話說,性解放的鬥爭可能和人道主義的性科學、自由主義、弗洛伊德馬克思主義、後現代女性主義等不同思潮結合。
要為這樣的性解放鬥爭書寫任何歷史,幾乎是和人類的階級鬥爭史或婦女解放史一樣困難,而現有的材料很多並不是從被壓迫的性主體的視角來書寫的。即使我們忽略千千萬萬在性迫害中抗爭奮鬥的男男女女,忽略他∕她們肉體的日常實踐與抵抗,而只集中在所謂「思想史」的層次,也是一個艱鉅的任務,更不是本文能夠達成的目標。不過本文對性解放的理解,畢竟是從過去有關性的論述和運動實踐中逐漸浮現的自我理解,故而本文可以在下面挑選出一些相關的文字做簡略的解釋,一方面為未來性解放思想史所需的材料做些初步的札記整理,另方面也藉此進一步澄清性解放的含意。但是必須聲明在先的是,這些挑選出來的文字只表現了作者本人的知識侷限與現實關懷,可能在性解放思想史上有更重要、更相關的文字,而被作者遺漏了;其次,這裡的挑選的思想環節只是樣本式的,甚至可說是任意的,主要是為澄清性解放含意和其可能承繼的思想遺產而已[2]。最後,上述性解放思想的構成元素可以有多種分類的方式(例如分別探討性科學、自由主義、馬克思主義等等思潮對性解放思想的貢獻,或者以時間分期來解釋性解放思想的演化);然而本文將選擇由三個主題切入,即性政治、性少數、性階層。限於篇幅與時間,本文省略了性啟蒙、性批判、性革命、性自由、性自主、性解放、性改革、性教育、性變態、性壓抑、性的現代化、酷兒、性正義等多個性解放思想史環節,希望能在未來補全。
◆2.
性的政治性質:性解放是個政治事業,然而去政治化的說法卻常掩蓋了性的壓迫,就如同性別壓迫常被掩蓋一樣。
就像所有的解放事業(emancipatory
project),性解放是政治性質的,也就是說,性解放是關乎社會制度與組織方式、文化價值與資源在性方面對於權力、利益、機會的平等分配,以及性主體的人權、文化認同權利的公平對待;不過性解放的「政治」也會涉及個人自我的掌握、認同、培力、自在(freedom),就像婦女(性別)解放也是涉及個人自我的認同、培力一樣,「個人即政治」(personal
is political)也同樣地存在於性解放運動中。
性解放的政治性質同時也表明了「性」的政治性質。然而在討論性事時,我們聽到的都是「去政治化」的講法,例如,同性戀或戀物癖被說成「只要不妨害他人也是一種個人自由」或「應該由科學來研究這是否不自然或變態」、不倫性愛者是「理性讓慾望淹沒」、「不負家庭責任」或「個人道德問題」、青少年在性方面是「身心不成熟」、女性情慾則是「天生弱勢、自然比較吃虧(因為會懷孕、也不像男人那麼好色)」等等訴諸「自然(科學)」、「生理結構或生物發展」、「個人道德或個人私事」或「社會傳統文化」的說法。在這樣的說法裡面,完全看不到所謂的「性事」,其實就是一群人對另一群人的壓迫關係,以及這個壓迫關係的常識化(習以為常)、制度化、法律化和多樣變動的操作方式。
雖然一方面我們仍然常常聽到從「生理∕自然∕道德∕個人∕文化傳統」的說法而非「政治∕權力∕壓迫∕歧視∕平等」來談論性事,但是另方面矛盾的是,今天在世界各地,性幾乎都是被政治化的(politicized),不論是墮胎問題、色情問題、同性戀問題、性工作問題、女性情慾和生殖的問題,經常涉及了人權的爭議,同時,性議題也夾帶了高度情緒,一如過去階級衝突的緊張情緒;有時像愛滋病這樣的議題(特別是在西方),更讓人難以否認性有重大的政治意義(Altman
100-101)。
所以一方面我們聽到性被歸諸於「個人價值∕道德∕私事∕生物生理∕文化傳統」的「非政治或去政治」說法,另方面我們卻又看到性的高度政治化──不但是面紅耳赤的爭論、肢體衝突的抗議,而且還是對於性不法者(sexual
outlaws)和性激進派的迫害。這樣一種矛盾是很容易理解的。在性別解放運動中我們已經看到先例:儘管自古以來就存在著性別壓迫,然而性別的政治層面經常被「個人∕生理∕文化傳統∕婦女美德」等說法所置換,女性集體被社會制度與文化所壓迫或歧視的事實,被說成只是女性先天生理的差異,或者個人努力或能力的差異。同樣的,長久以來即存在的性壓迫或性不正義現象也經常被去政治化而視為理所當然(自然化)。故而,避談性的政治性質、只談性道德或性生理,就有掩飾性壓迫的效果,屬於性壓迫社會的一種意識形態。就這一點而論,那些在談論性議題時,避談性解放、避談性政治的論述其實都站在性壓迫的論述位置上。
然而性解放是如何達到性政治這樣的自我理解呢?以下我將挑選出一個自我理解的重要時刻,以顯示性解放思想的可能歷史傳承。
◆◇2.1弗洛伊德──性差異與社會正義(本節略)
◆◇◇2.1.1
弗洛伊德認為「文明的」性道德不符合社會正義,此一表述表明了性的政治性質。
◆◇◇2.1.2
「性∕生活方式的多元主義」為什麼是必要的?為什麼不應該以宗教理想強制少數人的生活方式?為什麼每個人都應該以自己的方式追求快樂?
◆◇◇2.1.3
性差異的平等主義:弗洛伊德將性壓抑比擬為階級壓迫,並且認為性壓抑剝奪性權(享受性的權利)是社會不正義,性壓抑就是泯滅性差異。
◆◇◇2.1.4
為何性壓抑是不正義的?弗洛伊德某些用語聽起來好像一個樂利或效益主義者,然而他對自我的看法卻和效益主義不同。(同時,弗洛伊德並不是假設自我就是本能或慾望,也不是假設文明或社會就純粹是理性的產物。因此,文明對自我的壓抑,不是理性和本能慾望的對決。這和效益主義對社會改革的樂觀很不相同。)弗洛伊德基本上接受個人平等與多元主義價值的政治哲學,並且依此認為性壓抑是不正義的。
◆◇2.2
英美激進女性主義把性完全化約為政治,因此是凸顯性的政治性質之最強音。
眾所周知,在弗洛伊德之後,是Reich和Marcuse兩人(特別是前者)將弗洛伊德的性政治或政治「性」思想發展了出來。兩人將弗洛伊德和最具政治意味的馬克思主義結合,使「性」的政治性大大地受到矚目。他們的思想使新左派注意到性的議題(如Reimut
Reiche),也使那些自發從事性反抗的人認識到性與社會革命的密切關連。Reich和Marcuse想要對話的對象顯然是左派與不滿性現狀的群眾。
隨後,同性戀解放運動與婦女解放運動也都彰顯出性的政治性質。在婦運方面,不但是提倡女性情慾的女性主義者,即使是被認為「反性」的英美激進女性主義(radical
feminism)也凸顯了性的政治性質。這是因為後者力圖去除性的色慾成份(de-eroticized
sexuality),讓性只等於權力(壓迫):性就是強姦、性騷擾、性侵害、性暴力、強迫異性戀。
可是為什麼有些女人還會覺得性不只是壓迫?為什麼這些女人也會感到性有色慾成份(例如:愛情、性感、性衝動、性慾、快感、發洩、享受、舒服等等)?
激進女性主義認為這是因為我們一般人認知與感受的「性」已經被男性權力色慾化了(eroticizing
(male) power)──「異性∕戀」就是個最典範的例子,「異性」之間的實質是壓迫宰制的權力,但是這個權力被色慾化而成為「異性戀」,「被壓迫者」被制度強迫對「壓迫者」產生色慾,這就是父權社會的強迫異性戀機制的真正意義。性就是「色慾的糖衣」(上層建築)和「男性權力壓迫的核心」(下層建築)兩者所構成;但是這個色慾基本上是為了男性權力需要而服務的,男女雙方所享受的性必然是男性情慾,在父權社會中沒有真正的女性情慾(或真正的同性戀情慾),也沒有女性權力,女性是無力的、無情慾的。易言之,「性(情慾)=異性戀情慾=男性情慾=男性權力(壓迫)=(男)性暴力」。(由於性就只是性暴力,所以此派女性主義談性時,只談強姦、性騷擾、性侵害、強迫異性戀)。
總之,英美激進女性主義等於在說:性僅僅是政治(男性權力),這是一種性的「(性別)政治」化約論(gender/political
reductionism of sexuality),可以在馬克思的經濟化約論中找到相似的論述邏輯,然而這個(性別)政治化約論卻有放大和彰顯性的政治性質之作用。就這一點而論,英美激進女性主義對性的政治化(politicized)有矯枉必須過正的效果。[3]至於英美激進女性主義想要對話的對象(同∕異性戀男女)因為各個不同激進女性主義者的情慾位置而有所不同,然而這樣的一種化約論思惟在其他地方被主流女性主義挪用時,就像我們在臺灣所見的一樣,除了為訴求大眾而將其激進性充水、略去其女同志分離主義(separatism)的面向外,其想要對話的對象則變成異性戀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