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就業

【這是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寫的人間烽火專欄文章,刊登於1993年1月15日,收入《不同國女人》,台北:自立晚報,1994年,160-161頁。本文之pdf檔在此】

兩則和中年人就業相關的故事。

第一則,有人問一位年輕主管為什麼一定要找工讀生來做辦公室內的瑣事,而不肯考慮雇用中年婦女來做這些任何歐巴桑都可以做的事。主管的回答是:「我可不習慣請一位年齡像我阿姨的人幫我跑腿、倒茶。」

第二則,學校裏的助教愁容滿面,因為上級主管責怪她們沒有處理好一些管理教室的相關事務,但是,助教們也有苦說不出:「主管分配給工友先生的例行工作常常由我們一肩扛起,只因為我們實在叫不動工友先生,他根本不甩我們這些年輕女孩的話。」

以上兩個故事凸顯出同一個問題:中國傳統長幼尊卑倫理的運作使得現代工商業所要求的工作紀律施展不開,因而阻礙了勞動力的充分使用,也干擾了企業想達成的生產效率。在這雙重的考量之下,難怪市場外有大批懸置的中年勞動人口,而市場內卻轉而引誘年輕學子提早進入就業市場了;因為,在我們這個傳統倫理尚未褪色的社會體系中,唯有當資本主義不講人情只講職責的工作倫理,與中國固有的傳統長幼倫理不相衝突,而且「恰巧」互相搭配時,企業才得以充分運用勞動力。

當然,對一個努力追求工業升級、希望勞動力充分使用的社會來說,閒置的人力是極大的浪費。就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可以預期的是,如果臺灣想要進一步資本主義化,想要有更高的生產力(效率),那麼,要不是把這些不合企業需求的中年勞動力推入更基層的工作崗位,以便用工作性質上極端的貴賤之分來強而有力地取代傳統倫理的運作,不然就要在工作範圍之內徹底拆解傳統倫理架設起來的人際關係,以便讓資本主義的工作倫理得以充分實現。

不管走哪條路,進退不得的中年勞動人口都需要做出很大的一番調適,「長幼不分、倫常淡薄」恐怕是追求資本主義式效率、建立專業主義的工作場所中的常態了。

轉載本文請保留網頁註記

下載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