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公民權,玩真的?還是搞假的?:讓同志公民來檢驗一下吧!

【這是何春蕤在 2004年10月17日的同志公民論壇裡的發言。同志運動當時還在掙扎發聲,在這個奮鬥過程裡,她對同志遊行和公民政治也都還抱持著極大的興趣和信心】

公民權雖然是一個包含「平等」的概念,但是這個概念出現的場合從來不是指涉所有的人,而總是相關一些「公民地位存疑」的人群。比方說,大家就不會談全民公民權,而總是談外籍新娘的公民權、原住民的公民權、或者今天我們在談的同志公民權。換句話說,談公民權,總是蘊涵了誰在內、誰在外的問題,蘊涵了規範和標準的問題,蘊涵了誰才合格與否的問題。

從這樣的角度來想公民權,就可以看到這個看似平等的概念裡所隱含的權力問題、排擠問題和深層的壓迫問題。今天我想從最近政府大力推動的「文化公民權」來談。

這個週末政府正在辦理多元族群的文化嘉年華,主題就是「文化公民權」,不但有族群平等的討論活動,也有各族表演者唱出族群歌曲、展現族群文化,企圖從認識彼此的文化美學來促進族群和諧,間接也穩定國家政權。不過,仔細看看這一系列活動的定位和架構,顯然還是把「族群」狹隘的理解為種族血緣的群體,把公民地位建立在四大族群的軸線上。

然而值得我們注意的是,文建會主委陳其南在一連串闡述文化公民權的文章中,首度提到了同性戀者和同性戀公民權。他說:

這是一個講求認同的時代,同性戀者、青少年、各宗教與生態主義者都強調認同,族群也是有認同議題。今天在台灣,談多元族群發展,我認為就是認同的問題;談族群,我主張要承認差異、尊重她者,並把目標訂在:如何生活在一起的認同觀。這就是文化公民權的真意。」──在這段話中,同性戀被擺在認同範例的第一個。

台灣在第二波民主化階段,建立公民社會的同時,要擺脫過去只追求政治與經濟發展的模式,強調打造文化公民意識,每個公民的文化主張與生活方式必須被尊重。」──我覺得這段話真是意義深遠,特別是針對今天的討論,等下再詳細說。

文化公民權的核心課題就是一個追求包容差異的共同體。同性戀公民權、原住民公民權,都要尊重其差異,這是文化公民權的普世價值。因此每個公民的文化主張和生活方式必須被尊重,每個公民都應該分享與維護社會上的文化藝術資源,每個公民都有責任提升自己的文化藝術素養。

聽到這種開明的文化公民權觀念,令人十分興奮,而且終於有政府官員說出了「同志公民權」這幾個字,雖然還沒實現,但是至少出現了。陳其南還明確的說出:「每個公民的文化主張和生活方式必須被尊重」這麼強而有力的指示,這真是令人難以置信,因為,就以最近一連串和同志相關的事件以及媒體報導來說,同志的文化和生活方式顯然是徹底被踐踏的,被粗暴對待的,被惡意歧視的。

畢竟,轟趴就是同志文化,淡水沙崙海水浴場就是同志文化,T吧gay吧都是同志文化,晶晶書庫更是同志文化。可是這些同志文化是怎樣被對待的呢?同志的聚集交往是怎樣被側目、被窺視、被醜化的呢?就連偶爾出現的同性戀情殺事件,相較於經常出現的異性戀情殺事件,也是被特殊聳動對待的。

要談文化公民權,就要談文化。文化不是死的遺產,也不是自自然然就會存活下去的東西。文化需要傳承,需要調教,需要培養,需要豐富的文化沃土,需要用活生生的日常生活來維持它的生命力。這些年來大家大聲疾呼保存各種弱勢文化(例如原住民文化),以滋養飽受壓抑的認同,可是環顧四周看看,同志有哪些文化能存活,能發展,能擴散,以便形成自傲、自信、自足的同志認同呢?

我們真正看到的是:同志的身體情慾圖像被海關沒收,同志的交往空間被警方和媒體惡意入侵而羞辱,同志的網路互動被誘捕移送起訴定罪,同志的情慾聲音被新聞局罰款懲罰,同志的休閒生活被窺視的鏡頭恐嚇──在這種充滿敵意的公共空間中,我們從何期待同志能健康的長大,有力的成長?同志的文化公民權何在?

就文化資源來說,如果客家公民能夠爭取到自己的電視台、廣播電台、客家事務委員會,還有兩所國立大學開設客家學院,客家公民的自我認同因此獲得高度的鼓勵和肯定,那我們就要問:問什麼同志公民沒有同樣的聲勢和正當性?

如果你覺得這個問題是空話,覺得同志公民當然沒有客家公民香,覺得政客們當然不會訴求同志公民,那你就錯了。美國正在總統大選,布希和凱瑞兩個人都不敢輕看同志公民,都要在辯論中表態肯定同志身分,支援同志文化。同志公民人權在美國或許還沒有完全爭取到平等,但是至少領頭的政客都不敢完全略過同志議題,都還必須表示善意,也因為這樣而帶頭打造一個可以實踐同志公民權的社會環境。

反過來看台灣,政客們為什麼敢於漠視同志公民?媒體們為什麼敢於粗暴的踐踏同志公民?她們當然心胸狹隘,無知無識,但是我們容許她們繼續駕馭這些狹隘無知橫行天下,就是容許她們繼續打造一個對同志、對其他所有邊緣公民不利的環境,也就是拱手放棄自己的文化公民權。

現在陳其南已經說了:每個公民的文化主張與生活方式必須被尊重,我們當然應該打蛇隨棍上,把這個政策執行到底。因此,11月6日的同志遊行,我們一定要大舉出動,而且一定要請陳其南來參與這次同志文化公民權的集中展現。

權利從來就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權利總是人們主動聚集積極爭取來的。如果我們看到政客和媒體的惡行劣跡還沈默不語,如果我們不為自己的文化公民權而戰,如果我們不自我肯定同志文化的特殊性和正當性,如果我們不在同志大遊行的隊伍中展現實力,發展主體性──那麼陳其南的「文化公民權」就可能繼續只把同志文化公民權當幌子,而不實際改善同志的社會處境,諸多政客和媒體就可以繼續進行她們踐踏同志以美化自我的伎倆。

最終一句,為了聲張我們的基本人權,建立一個公義的社會,所有的同志和同志的戰友們都一定要來參與11月6日的同志遊行活動,用我們的肉身到場來催生同志的文化公民權。謝謝。

轉載本網頁時請保留本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