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間殯葬事業的麥當勞化

李采霏

前言

我在這二年半間經歷了四場喪禮,我全程參與了其中兩場喪禮的舉辦,包括靈骨塔位的選擇以及和殯葬業者的往來,同時讓我接觸了佛教禪寺及民間葬儀社對於死亡處理的方式。我所謂的殯葬事業的麥當勞化,主要是探討葬儀社以及靈骨塔事業,以下就以此兩項分類來提出我的想法。由於我所接觸的皆是佛教及道教儀式,雖未提及其他宗教,但我認為在台灣民間其他的宗教儀式(特別針對喪葬事宜)也會因社會的高度理性化,而同樣地步上麥當勞化的路程。

殯葬事業麥當勞化的源起

我認為喪葬事業的麥當勞化絕大部分原因在於社會的高度現代化,人口增加,現代人大都居住於高樓大廈裡,若是有親人過世,根本沒有空間安置靈位及棺木,更別說是在大廈內焚燒紙錢了。於是在殯儀館設置靈堂成為人們的選擇,再加上現代人生活忙碌,喪禮的舉行也並非生活常事,喪家往往手忙腳亂,靈堂的佈置、訃文的內容及印製等等,都需要花上相當長的時間,於是葬儀社興起,提供全都包的效率化服務。

另外,從前老一輩的都希望死後能埋在一塊山明水秀或好風水的墓地或是他生前相當喜愛的地方,火葬是他們絕不要的選擇;但隨著土地的減少,地價飛漲,土葬的方式漸漸減少。現在,火葬的觀念幾乎人人都有,將已故親人的骨灰罈放於靈骨塔塔位中,再將其牌位迎回家中神桌供奉祭拜,頗符合中國人慎終追遠的概念。不過,並非所有的家庭都會在家中設置神桌,尤其是現在的小家庭住在高樓大廈中,如果還要設置神桌,更會縮小住宅的空間,所以靈骨塔也設置了神桌及牌位,供在世者供奉其祖先,並提供超渡亡者的服務。目前,在台灣民間的靈骨塔事業大多是由宗教團體來興辦,最近幾年才興起了私人機構專業辦理。

葬儀社的麥當勞化

當初接到親人過世消息的我其實完全不知該如何處理,但在我們和葬儀社人員聯絡後,業者配合我們要求的宗教(即佛教),告訴我們該做的事情,一個步驟一個步驟的處理,從提供車子載運親人遺體,到殯儀館親人的臨時靈堂佈置,都在不到一下午就處理完成。(尤其當時我們必須從台北送親人遺體回中壢,可是在中壢的葬儀社業者一得到消息便立刻前往台北幫忙處理。)

令我驚奇的是葬儀社全都包的服務。任何有關喪禮事宜的東西他們皆可提供,不論是家屬要在殯儀館設置靈堂或是自家內設置,葬儀社人員皆可隨時提供所需的物品,一切依照民間喪禮儀式,一點都不馬虎,依照和亡者的輩份關係分發孝服給家屬穿戴,而任一遲到或臨時出現的親戚皆可立刻補穿上孝服。所有的棺木、骨灰罈、花籃或是壽衣等等均有實品及明確價格可供選擇,而靈堂的佈置也是可從一張張照片(並附有價格)選擇,靈骨塔位的方位以及出殯日期、時間等等都能立刻由一旁「專業的風水師」算出,除塔位方位或吉時等不能選擇外,葬儀社會提供三、四個適合的日子作選擇,一家人可決定大部分人較有空的那一天來舉行出殯儀式,一切都在公開的價格之下供人選擇,如同去速食店點餐一般快速解決。

葬儀社全都包的服務當然必須配合民間宗教習俗,即作七,一般稱亡者過世後七天稱頭七,必須作法事,此後類推直到七七為止。而對於一些於意外中身亡的人須有招魂儀式,葬儀社同樣可負責(目前,靈骨塔事業也提供此服務,將敘述於下一部分),提供的所謂唸經道士,和在家祭或公祭儀式中的司儀,或是在電子花車唱歌的小姐,甚至所謂的五子哭墓的哭調仔。我想有參加過喪禮或是經過喪家的人,都可以注意到不論是哪一家的道士唸經都是一樣聽不懂,哪一家的哭調仔都是一樣的呼天搶地,司儀似乎是同樣的抑揚頓挫,並且保持在某一種很穩重嚴肅的音高,無形之間,葬儀社的業者發展出了某種程度上的一致性。相信每個人都有此經驗,即使閉著眼睛也可聽出來棚架下是在辦喪事還是喜事。雖然人們未必因此而正視死亡,喪禮這樣的儀式終究變為一件司空見慣的事情。

葬儀社業者在麥當勞化及全都包的情況下,享有規模經濟,有時擔任司儀的人同時也是抬棺、封棺的人,而和花店合作訂花籃及佈置靈堂應會有較低的成本。有些道士囉囉囉唸一些經書,常有少一遍或是跳一段的事情(因為我參與過幾次法會,大概唸過一些經文),卻仍收取高額的費用,難怪有句話說:「死人的錢最好賺。」在享受快速、方便的效益之下,真正受益的不是在世者,更不是死者,而是業者們,而所謂儀式真正的意義也蕩然無存了。

靈骨塔事業的麥當勞化

現代的靈骨塔已不再是個充滿著恐怖陰森氣氛的禁忌地方。我曾去過年代較為久遠的靈骨塔,找先人的骨灰罈簡直是浩大工程,必須穿過剛好一個人能通過的走道,而兩旁皆放滿骨灰罈的巨大鐵架,必須小心翼翼,以免碰撞到了兩旁的「長輩們」,找到了祖先便拜一拜,狹小的空間完全不宜久留,所以在大部分情況下,參拜祖先只要向在大殿中的牌位拜一拜即可。

現今的塔位和以往大不同,木質的地板以及乾淨明亮的空間,每個人須脫鞋才可進入,而且買一個塔位即有永久使用權。所謂一個塔位即是將大型的櫃子分成一個個方格,每個方格為一個骨灰罈所享有,而且有門,如同置物櫃般,而家屬擁有鑰匙,想看看自己的祖先時即可打開,想要放置任何私密的東西給祖先也可以,同時享有隱私,也可表對亡故的親人的思念及親密。所有的塔位都是一致的價格及一致的樣式,沒有任何差別,也許之後會調高價格,但一旦買下了即有永久使用權,只要選定付了一定的金額即可。不同於墓地的是,傳統的墓地需找時間去清理、拔雜草等,但靈骨塔隨時都是乾淨的,而且潮濕時還備有除濕機於一旁。

在之前我已提到大部分的靈骨塔事業經由宗教團體來負責,例如佛教或道教以禪寺結合靈骨塔,也就是既是廟宇也是靈骨塔事業。宗教團體有其資源和力量來舉行一切活動,如佛教的超渡法會、中元節的普渡法會等等,通常亡者的作七可交由廟宇中的師父來主持,當然仍有一定的價格,而鑑於現代人忙碌的生活,很難像傳統習慣那樣由家人親自準備飯菜給往生的親人食用,因此在作七或法會祭拜時,廟裡會主動準備好供飯供菜給祖先,只要人來唸經即可,這給忙碌的現代人提供了莫大的方便。 

另外,不同於葬儀社的是,靈骨塔事業電腦化了。電腦化提高了管理靈骨塔塔位的效率,在新的顧客上門尋找時,能在短時間內利用電腦找出空塔位,否則在幾萬個塔位中找出空的塔位像是大海撈針一樣。另外,塔位方向是東西向的或是南北向的,也在每一層樓有清楚的標示,家屬可一下子便選出最適的塔位。同時,為了持續和家屬保持關係,創造生者和靈骨塔之間的緊密關係,電腦化的另一好處便是可以記錄保存聯絡人(即在世者)的地址、電話等,再定期寄出每月的行事曆,讓這些人參與其所舉辦的法會及活動,依大、中、小牌各有不同的價位供選擇。當然,大部分將已故親人放置於此的家庭都會報名參加,視為對已故親人的一種祈福。不過,只賺死人的錢也是不夠的,所以也有為在世者做的消災祈福等,價位在幾百元到幾千不等,但較參加法會便宜一點。

宗教活動固然是好的,但在這個把宗教活動及儀式商品化及價格化的時代,反而模糊了宗教的真義。我常覺得自己像是在速食店點餐般,選擇以多少價位參加法會,而花了這筆錢,即使本人不去,主辦的單位也會灌輸人們一個觀念──已故的親人仍會得到福報的,所以只要有報名參加就可以了。在法會上,我看到很多人打起瞌睡,雖然不熟悉也不了解一切的程序,但打瞌睡真的是不尊重亡者,也不尊重整個儀式及參與其中的人,讓我不禁懷疑起「心意」這兩字在這社會究竟存在嗎?因為我們所處的社會只懂得用金錢來衡量所謂的價值。

結論

殯葬事業的麥當勞化似乎帶來了很多的壞處,人對至親的人的心意價格化,以及對儀式上的不尊重,相對上是對死亡及已故親人的不尊敬。

然而,這也同時帶給了一些人的方便及心安理得。我參加過一個家庭的喪禮,亡者是家中的父親,他已離家多年,且不曾支持家中的經濟,並留下一堆債務,家裡靠母親辛苦賺錢及孩子打工來生活及受教育。即使是可憎的父親死亡,他們仍願意幫他過完最後一程,他們於情於理、該做的都做了,而葬儀社及靈骨塔事業的麥當勞化,提供了他們一個空間,快速地做完所謂的民間送葬儀式,而且求一個心安理得,也不會讓別人有說閒話的機會。殯葬事業的麥當勞化也讓他們能快速地把儀式做完,重回平常的生活。另一方面,殯葬事業的麥當勞化也讓受打擊的家屬在喪禮期間沒太多時間去思念及難過,一切均在效率化的控制中。然而喪禮過後,對思念至親的親人的人而言,卻仍是綿綿無期的後悔、無力以及失落。

相關資料:SARS改變台灣殯葬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