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孩子教育成面對異端思想沒有思辨能力的溫室花朵

◎老貓
本文轉載自http://bookhome.info/blog/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30&blogId=1

老貓按:新聞局製造的「出版品及錄影節目帶分級辦法」,網路上已經有許多相關評論,別人寫過的我就不再重複了,所以本文只講一個重點。其他評論請看RESET雜誌的彙整。

 ※ ※ ※

雖然我很少看漫畫,雖然我的出版工作大概沒有任何例外,出的都是普遍級的書,理論上新聞局製造的「出版品及錄影節目帶分級辦法」,是「帝力與我何有哉」,可是我還是要鄭重反對。

那個辦法是用「保護」兒童青少年的名義,卻讓政府取得了管制出版品的尚方寶劍。無論立法的原旨多麼良善,只要工具趁手,說不準就有什麼時候,執政者就會努力思考如何充分運用。現在打造的威力武器,也許這一任的政府不會「亂用」,可是下一任呢?下下一任呢?倚天劍一旦出鞘,不見血不會收手的。

讀書不應該有禁區。任何書,即使是偏頗的書,都應該開放閱讀,即使是兒童也一樣。詹宏志在「一生的讀書計畫」中,有一段文字是這麼說的:

如果小心翼翼的將他與所有可能誤導他的書隔離,他就得不到和社會相處的能力,任何一個偏見對他而言,他都沒有足夠的自我思考、判斷的能力。[我們]不要擔心他暴露在某一個偏見當中,而是要擔心他暴露在不夠的偏見中。

如果那個書不只是偏頗,而是邪惡呢?問題的根源不是邪惡與否,而是誰來斷定邪惡與否。「男不讀水滸,女不讀西廂」,這是過去道學家的標準,《追憶逝水年華》當年推出的時候,被美國人視為背德敗俗,列為禁書。

中國從秦始皇焚六國詩書以來,西方從中世紀的宗教裁判所以來,禁書就始終是掌權者展現權威的最佳工具。然而翻開一部世界禁書史,你會發現讀禁書卻又是在野小民反抗權威最便宜的方法。

沒想到出版法廢止之後,今天台灣人民竟然又有機會重拾金聖嘆雪夜讀禁書的樂趣了。我們到底是該喜還是該悲呢?

禁書其實是不可能有效果的,禁書反而是在鼓勵人民多讀禁書,設計那個分級辦法的人,表面上是道德高尚的人,但如果用最後的結果推想,你很難不懷疑,他們原始的目的其實是在推廣他們想限制閱讀的書。

文學、藝術和各種異端思想不斷在挑戰我們的偏見,我們應該勇於接受挑戰,直接在思想的戰場上面對各種偏見的衝擊,而不要規畫一個無菌的溫室,以為你珍愛的人一輩子都可以被完美保護。

過去出版法曾經是政府鉗制出版自由的工具,我們好不容易在解嚴之後終於廢除了那個惡法,現在一個號稱民主進步的執政黨,竟然用一紙命令就要再次取得一個鉗制出版的尚方寶劍,連立法院的審查都不必,這不是太便宜了嗎?

保護兒童最好的辦法是給他最好看、最精采、最有啟發力的書,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讓他們在各種異端思想中擁有自己的免疫力。不然我們將只是造就一批溫室的花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