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我要改用unix » 2003-04-04, 08:00
2002.11.02 中國時報 <br>別笨了 降價不是重點<br>◎陳奭璁<br> <br><br> 公平會決議接受微軟行政和解,報載消基會呼籲微軟展現誠意,降價為先。姑且不論屆時行政和解內容為何,降不降價都不該是此次微軟和解案的重點。 <br> <br> 微軟此次在台灣遭到公平會的調查主要源自五月初反盜版大執法時引發的消費者反彈,許多消費者認為微軟價格太高,迫使大眾不得不轉向盜版,而待盜版相當普及後,微軟又開始運用其寡佔優勢強迫消費者購買正版。這其間有三大似是而非的觀念需要釐清。 <br> <br> <br> 首先是,你真的需要微軟嗎? <br> <br> 這是什麼意思呢?許多人使用微軟最熱門的辦公室軟體時,不外是寫寫報告,或作一些簡單的排版列印工作,但微軟辦公室軟體功能之強大,如此用法相當於殺雞用牛刀一般。我們可以把微軟辦公室軟體比擬為一部高級多功能房車,但若你只需要去隔壁雜貨店買個麵包,你需要大費周章開車去嗎?事實是,由於盜版過於猖獗,價格又太便宜,導至大家不願仔細評估自身需要,便直接使用了微軟辦公室軟體。網路上其實還有很多好用的共享軟體或自由軟體足供一般消費者當作替代品,即使需要付錢也遠低於微軟價格。消費者一時不查,誤用了遠高於自己需求甚多的軟體,但卻又要求對方降價,這是錯誤觀念使然。 <br> <br> 其次是,只求降價,有害無利。 <br> <br> 之前大家使用盜版慣了,如今終於有機會改邪歸正,消費者需要的絕非便宜的微軟產品,因為這樣只會「真正」助長微軟產品席捲台灣市場,無益台灣軟體市場的發展。而人手一套微軟產品,更混亂了開放標準的價值觀,錯將微軟產品當作市場標準。事實上,微軟的封閉軟體政策與強硬的定價方式並非只在台灣發生。許多國家為了避免過於倚賴,政府紛紛宣布帶頭鼓勵採用開放原始碼(如德國);另外,微軟今年開始採行的軟體訂閱制度(先付年費才能享受升級服務),在美國產業引起相當大的反彈,不少媒體群起攻之,紛紛大幅報導其他替代方案,壓制微軟氣焰。兩相比較之下,台灣要求微軟降價,表面上對消費者有利,但實際上卻是戕害了整個市場,讓台灣走上微軟附庸之路。 <br> <br> 最後是,使用開放標準,擺脫微軟宰制。 <br> <br> 微軟的產品多採用封閉式的專屬規格,換言之,若對方沒有微軟相對應產品就無法看到內容。而在全球網路化的今日,資訊與資訊的交換越來越頻繁,這類專屬規格只把社會的數位落差,導至弱勢者因無法購買微軟產品而變得更加弱勢。另外,網路上有許多病毒都是透過微軟產品傳播,這或許是因為微軟產品漏洞太多;也可能是因為微軟用戶多,比較容易成為攻擊目標。但不管哪種情形,微軟規格經常成了病毒的傳染途徑,造成感染擴大。開放標準就好比目前網頁的格式HTML一樣,只要有瀏覽器,人人都可看到內容,且使用一般文書編輯軟體就可製作或修改HTML格式,無須被特定軟體所箝制,也無須使用專屬規格。唯有使用者了解開放標準的重要性,大家才會發現,少用點微軟,世界會更安全些,這同時也可反向迫使微軟修正市場策略。 <br> <br> 我們誠然希望微軟的行政和解有助於公共利益,但這絕不包括產品能否降價的問題,也希望媒體與立委諸公,消保機構別再傳播錯誤的觀念。 <br> <br> (作者為CNET科技資訊網副總編輯)<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