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葛傳宇 » 2002-12-17, 08:00
中國時報 論壇 911120 <br><br>反恐法的五大疑慮 <br><br> ⊙葛傳宇(作者曾任台視駐美記者,現為育達商業技術學院財經法律系講師) 日前報載<br>行政院要求法務部儘速擬定反恐怖行動法,受命者果然以高效率完成草案。反恐是全民的共<br>識,但是否有必要制定一部特別法對付恐怖分子?本人以法律人與新聞人的雙重身分提出五<br>點疑慮,請當政者解惑、也請民意公評。<br><br> 其一、恐怖分子是高度不確定法律概念,其定義易生爭議。傳統的國際關係認為恐怖分子<br>與組織犯罪的差異在於,前者是為政治目的,後者是為營利或個人因素。而恐怖組織與政黨<br>的界限更模糊,二者都是因為政治而結合的團體,只不過恐怖分子選擇使用暴力而政黨以非<br>暴力手段實現其政治目標。試想如果孫中山先生的興中會與同盟會還存於今日,這兩個以暴<br>力「驅逐韃擄、恢復中華」的革命黨是恐怖組織還是政黨?孫中山是恐怖分子還是民族救星<br>?現今全球恐怖主義的根源在於複雜的意識形態彼此衝擊對立,尤以歐美與回教世界為嚴重<br>。台灣是一個被邊緣化的小國,獨善其身都已經很辛苦了,何苦如此猴急表態選邊站?<br><br> 本人過去擔任台視駐美記者五年任內,年年到華府外籍記者俱樂部聽取美國國務院發表的<br>年度反恐報告。結果發現美國政府認定的恐怖組織十之七八與阿拉伯世界有關。地緣上最接<br>近台灣的恐怖組織則是日本的赤軍連。但是以上所列的恐怖組織在地緣上或政治上都很難與<br>台灣扯上關係,作為記者,本人想要從中作文章都想不出從何下筆。可見台灣對付恐怖分子<br>的切身性與急迫性遠低於歐美。美國國會通過反恐立法由其特殊國情需要,台灣必須反恐但<br>未必需要依樣畫葫蘆。<br><br> 其次,反恐法應該處罰「行為」而不是處罰「人」。海盜與劫機犯都是萬國公罪,各國均<br>可繩之以法。但是恐怖主義與恐怖分子的認定則具有高度爭議性,在美國政府的眼中是萬惡<br>不赦的恐怖分子,在回教世界可能是民族英雄,這也就是為什麼聯合國始終無法通過國際性<br>的反恐條約。更何況恐怖分子是不明確的政治名詞,硬套在法律上就會變成不明確的法律概<br>念,與罪刑法定主義不符。<br><br> 其三、制定專法必要性何在?我們要問現行刑法、組織犯罪防制條例、洗錢防制法與通訊<br>保障及監察法統統加起來不足以解決問題嗎?前面提到的日本赤軍連其實以台灣的觀點,以<br>組織犯罪防制法與洗錢防治法就應該足以除暴安良。如果刑法對於恐怖殺人罪有不足之處,<br>請法務部考慮修法增加犯罪態樣與加重刑度即可。執政當局如果是希望結合行政資源對抗恐<br>怖活動,並和國際反恐力量接軌,那就應該把立法工作聚焦在政府跨部會之整合與資源共享<br>,而不是包山包海式的修訂一部嚴苛的刑法特別法。<br><br> 其四、情治首長可核發監聽票妥當嗎?劉冠軍案說明了國安局的內部監督機制很有問題,<br>如今反恐法草案規定監聽外國人由國安局長發監察書,如通訊一方在我國境內且設有戶籍者<br>,須由最高檢察署同意,「但有緊急情況者不在此限」。本人在大學法律系教授憲法,憲法<br>第七條平等權是不分國籍的,對付恐怖分子的監聽如果要分國籍,應該要先探討是否符合憲<br>法第二十三條比例原則。試想網路時代如何明確畫分通訊人的國籍與內容,情治機關首長如<br>果有私心或別有居心,大可以指揮所屬,逕自以「緊急情況」為由,假借監聽外國人達到監<br>聽本國人之實,恣意擴張監聽範圍與對象,以合法掩護非法。<br><br> 本來當初討論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的監聽票核發機關,就有許多法律學者質疑檢察官發監聽<br>票的妥當性,因為檢察官是代表國家發動偵查犯罪與追訴刑罰的行政官,而監聽事關人民的<br>憲法上的秘密通訊自由,宜由立場獨立超然的法院審酌以示慎重公平,這在美國早已行之有<br>年,未聞CIA有反彈。如今反恐法更進一步放寬核發監聽票的權責機關,為情報首長大開<br>方便之門,實在不符合憲法第二十三條的比例原則。等而下之,濫權的情報頭子如美國前F<br>BI局長胡佛,就會藉機蒐集政敵的性癖好與 隱私,打壓異己。<br><br> 其五、行政機關的裁量權可能已逾越憲法容忍範圍。反恐法草案規定行政機關可留置恐怖<br>分子嫌疑人二十四小時、扣留其舟車與航空器作必要檢查、凍結嫌犯之財產與帳戶最長兩個<br>月……。以上的規定都涉及人民的人身自由與財產權。如果是犯罪嫌疑人,警察與司法機關<br>大可以依法逮捕偵訊二十四小時,可是如果只是單純懷疑對方「可能」是恐佈分子就逕自留<br>置二十四小時,這就有違反憲法第八條人身自由之虞。將來我國情治機關如果以美國的認定<br>標準為標準,留置美國政府認定之恐怖分子或扣留其財產,固然幫了山姆大叔的忙,卻壞了<br>台灣辛苦建立的法治國原則。<br><br> 大家要想清楚,新法立意雖佳,卻也可能變成情報首長甚至國家元首濫權對付政治異己的<br>尚方寶劍。本人的看法是殺雞有正道、何必用牛刀?恐怖分子是政治與意識形態問題,宜以<br>政治手段解決之。只有當恐怖分子涉及刑事犯罪才應以刑法處罰之。整部反恐怖行動法草案<br>的不確定法律概念太多,行政部門把這部特別法送立院審議之前有必要再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