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推廣】

中央大學新銳文化工作坊

  • 活動資訊 Information

    實施時間

    時間:1996年9月1日至12月31日

    地點:中央大學

    策劃: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主辦: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參與人員

    藍博洲、陳映真、林書揚、卡維波、曾建民、何春蕤

    計劃目標

    中央大學新銳文化工作坊是一個複合式人才培育計劃,也是中央大學嘗試進行與社區文化互動生產的首度努力。
    目前以1996年9月至12月為試辦期,已邀得目前居住苗栗的口述歷史創作者藍博洲前來中壢主持,以「書寫民眾史」為主題,帶領地方民眾研習民眾歷史文化資料的收集、挖掘、整理、撰寫等工作,並與中壢地區原有之地方文化工作室等團體進行合作,推動民眾對本地民眾文化歷史進行主動的書寫及創造(工作坊進行的方式及課程內容詳見後頁)。
    在長期目標方面,我們計劃持續吸引不同專業、不同氣質、不同興趣、活動力充沛的新銳文化創作者,短期但定期以工作坊的形式與中壢地區之社區居民進行互動,藉著文建會與中央大學的資源與中介,共同協力在中壢地區生產新的、前瞻的、但是有本地社區特色的生活文化及人才培育。同時我們也希望透過長期的積累而形成一個新銳人文薈萃的中心,在台北都會區之外營造一個引導主流文化多元發展的節點,並嘗試建立由本地社區人士親身參與的社區文化多元傳承。
    本計劃以四個月為單位,除了新銳文化創作者與工作坊成員每週的密集互動之外,並特約相關及不同領域之其他新銳創作者定期座談或到課講解,以期彙整各方參與者之意見,隨即在媒體上以專題方式發表。另外我們已獲得目前閉關寫作的畸零族群小說家朱天心、電腦網路文學家陳豐偉等等創作者首肯,在未來加入我們的工作坊,我們將持續邀約更多不同的創作者一齊為中壢地方文化的發展與深化努力。

    預期效益

    「中央大學新銳文化工作坊」避開單向的教化與灌輸,採取雙向互動刺激的方式,讓創作者的生產慾望與出自本地社區的中小學教師、居民、或家庭的學習慾望密集互動,在其中激盪出新的文化生活。同時,我們也捨棄對高眉精緻文化的專注,轉向多元多樣而有前瞻性及突破性的新文化形式,以期開拓視野,促進思考和生活的彈性。我們希望長期持續吸引活動力充沛的新銳創作者,鼓勵社區居民把在中大進行的休閒時光轉化成為學習成長、改造文化氣質的機會。我們認為這樣的持續耕耘可以有效的合併文建會和中央大學的資源,為社區整體創造更理想的文化氛圍。

    計劃說明

    就長期而言,「中央大學新銳文化工作坊」是一個複合式人才培育計劃,非常看重互動式的創作生產,我們鎖定邀請的短期駐校文化創作者將是中生新生代,或者比較資淺但是有強大活動力和生產潛能的新銳文化生產者,他們的可塑性高,吸收力強,比較沒有身段和顧忌,創作力多樣發展,也比較願意嘗試文字以外的書寫形式(如電腦、漫畫/動畫、戲劇、舞蹈、錄像等等),面對後現代瞬息萬變的資訊形態和溝通模式,我們需要這樣有前瞻力的創作生產。
    出於在地的考量,我們的文化坊將積極鼓勵本地社區居民參加,為擴大效應,我們也會邀請社區中小學教師加入,工作坊的上課時間是每週五、六下午二時到五時各有一班,各班招收學員二十名,男女不拘。由於每次上課有3小時的時間,所以我們設計了豐盛的內容,下方是試辦期「書寫民眾史」的課程心得與課程表。
    我們相信以中央大學既有的硬體設備和文建會的軟體支援,必能吸引眾多創作人才齊聚中壢,也唯有這樣持續、多元、密集的積累,才可能創造一個豐盛有力的新文化氛圍,激發中壢本地的人文能量。
    課程表

  • 活動紀實 Movie
  • 媒體報導 Media
  • 相關活動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