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慧文姊姊:全家支持信賴
若以有色眼光看待 正是論文所要挑戰的「社會對特種行業汙名化」
新聞報導
【聯合報 04版 焦點 1998.03.14 記者梁玉芳/專訪】
針對媒體對東海大學碩士紀慧文研究方法的報導,紀慧文在民生報工作的姊姊紀慧玲昨晚發表聲明指出,妹妹因為研究需要,投入田野現場的研究方法,獲得全家人的信賴與支持。
紀慧玲表示,妹妹的研究方法都在學校指導教授建議與了解下進行,家人都相信有其必要性與理論背景;但媒體若只強調「下海」,故意以聳動的口吻暗示,以有色眼光對待,正是紀慧文論文所要挑戰的「社會對特種行業汙名化」的展現。
紀慧文也在書中「研究方法」部分指出,「民族誌」的研究「不是一種選擇,而是必需」她研究的是上班小姐的日常生活,並不適合以問卷調查、訪談來取得資料;因此她採取「與個案做朋友」的方式,國外不少娼妓研究也有類似作法。
對這樣的研究方法,同樣進行色情工作者研究的國防醫學院人文社會科副教授黃淑玲表示,就研究方法本身,紀慧文選擇當「公主」、當小妹、還得親自掃廁所,並 沒有真正當賣身的「小姐」,顯示研究者本身也在區分,知道其中的界線,確知社會這樣比較不會進行對研究者的「汙名化」,也是對社會現有規範的妥協。
在昨天紀慧文發表新書的記者會中,何春蕤表示,紀慧文撰寫的「十二位上班小姐的生涯故事」是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與唐山出版社「性別桃學」的第一本書。過去台灣性工作研究者都是以學者身分進行「外部觀察」式的調查;但紀慧文親自「下海」,以「同事」身分和性工作者日夜相處,以「民族誌」的研究方法探討性工作者在台灣社會脈絡下的權力位置,解構了「娼妓」在社會中承受的汙名,「不把性工作者當作受害者」的角度,是以往的研究中少見的,親身參與所獲的田野原始材料更是難得。
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召集人何春蕤昨天表示,女研究生在酒店工作引起社會大驚小怪,「幹嘛呀?」高學歷女生抽空在酒店工作的人多的是,只是從來沒有公開曝光而已;不論是為錢、為學術,或是為性,有誰比誰高尚或低賤嗎?
相關剪報
標題 | 日期 | 媒體 |
參與觀察法 師生都知她的事 | 1998.03.14 | 聯合報 04版 焦點 |
紀慧文學術獨立與尊嚴 應予珍視 | 1998.03.14 | 中國時報 時論 |
嚴謹的研究 不應以有色眼光看待 民進黨東大肯定紀慧文作法 | 1998.03.14 | 中國時報 社會傳真 |
純為學術研究 不應以有色眼光視之 | 1998.03.14 | 自立早報 |
紀慧文研究 指導教授護盤 | 1998.03.22 | 台灣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