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導】

紀慧文學術獨立與尊嚴 應予珍視

  • 報導內容
    【1998.03.14 中國時報 時論】
    紀慧玲 針對十三日晚報處理紀慧文發表碩士論文一文,身為家屬與媒體工作者一員,對媒體惡質化炒作新聞,感到痛心與不滿,在此提出聲明:
    褀紀慧文在東海社研所就讀期間所從事的研究工作,以及因為研究之需要以投入田野現場進行採集與了解的研究方法,獲得我們全家人的理解與支持。這不僅源於我們對慧文個人人格的信賴與肯定,也在於我們信賴並支持學術研究的價值。
    褤紀慧文在研究工作上所投注的心力與時間相當鉅大與艱辛,為了避免進入田野現場可能遭受的困擾與危險,均採小組工作形態,也就是與學弟同時在KTV或酒 店工作,整個研究過程透明化,研究晚期並與部分報導人建立信賴關係,透露研究者身分。這些研究方法與過程均在學校指導教授建議、指導與了解之下進行,我們 相信有其必要性與理論背景。
    襇一件單純的學術研究報告出版成書之所以成為媒體頭版頭條關切的焦點,顯然起因於最近的清大校園殺人事件。很不幸的,當媒體以頭版頭條的方式處理一個女 研究生以「下海」方式從事學術研究,難道不是有意在誘引讀者繼續想像「下海」的內容,以滿足社會大眾對大學生的偷窺欲,並繼續醱酵「洪曉慧案」的新聞價值,讓這波新聞繼續在社會大眾模糊的有色想像之中談論、購買報紙。
    襔整件事情暴露了媒體如何炮製新聞、炒作新聞,以趨炎附會整個台灣社會惡質化的社會風氣。在這個共犯結構裡,學術的獨立與尊嚴被忽視,無辜個人的人格與 形象被踐踏。媒體當然自稱無罪,報導取材無不公之處,但我們要問的是,「真相」是什麼?研究生「下海」是真相嗎?「下海」的真相又是什麼?這篇報導的編輯動機是什麼?什麼才是新聞背後的「真相」?(作者為紀慧文家屬)
  • 活動寫真 Images
  • 媒體報導 Media
  • 相關活動 Related
    標    題 日  期 媒  體
    「性工作」新書聯合發表會 1998.03.13 中央大學 性/別研究室
    《十二個上班小姐的生涯故事:從娼女性之道德生涯研究》 1998.03.13 中央大學 性/別研究室
    《性工作:妓權觀點》 1998.03.13 中央大學 性/別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