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座談】

青少年同性戀的性別教育:女性主義觀點

  • 活動資訊 Information

    活動時間

    時間:1998年10月4日(星期日)14:00

    地點:師大綜合大樓509室國際會議廳

    主辦:同志諮詢熱線、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簡介

    青少年同性戀究竟是整個性別教育的邊緣議題,還是最核心關鍵的議題?性別教育要如何看待青少年同性戀?
    性別教育看待青少年同性戀的方式,其實反映了整個性別教育看待性與性別、看待婚姻家庭、看待青少年與成人關係的許多未明言的假設,是影響性別教育的立足基礎與成敗的關鍵。有鑑於這個議題的重要性,主辦單位特別安排了國外著名的女性主義學者與台灣的性別諮商團體、性別運動團體、性別教育團體的代表,進行一場交流意見的對談。以下是活動的一些說明:
    著名的美國女性主義學者、酷兒理論家賽菊蔻(Eve Kosofsky Sedgwick)教授,應邀來台講學,並且針對青少年同性戀的性別教育與家庭教育發表演講,題目為:「如何把孩子教養成同性戀」。
    台灣近年來開始重視並推廣性別教育,但是我們聽到的只是「兩性要學習互相尊重」、「男生要學習尊重女生」的空洞說法,或者「尊重自己的身體」、「身體自主不
    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這種禁慾道德教育。更有甚者,這些說法都仍然在異性戀的假設,和分別男女兩性角色的基礎上進行,對於同性戀、雙性戀、超越性別角色的青少年,並沒有任何前瞻性的教育理念。
    女性主義長期以來就推動打破異性戀霸權、超越性別角色的性別教育,而且認為同/雙性戀、變性、反串、娘娘腔、男人婆等邊緣族群,是婦女運動的主要前進動力和改變父權制度的重要資源,所以對於性別教育有女性主義的觀點和立場。
    在西方女性主義與酷兒理論的一代宗師賽菊蔻來台之際,我們舉辦此一活動的目的是:一方面本著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的態度,來傾聽外來的看法,另方面也同時也從本地的看法來做出回應,故而邀請了本地的進步性別教育團體或個人,婦女與同志諮商團體,學術單位,希望藉此向社會大眾傳達新世代的性別教育應該如何看待青少年同性戀。

    活動實錄

    主持人:同志諮詢熱線代表、丁乃非(兼翻譯,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內容 引言人

    如何把孩子教養成同性戀

    賽菊蔻(Eve Kosofsky Sedgwick,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酷兒理論重要學者)

    何春蕤翻譯(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含翻譯共四十分鐘)

    同志諮詢熱線(每位十分鐘,共四十分鐘)

    教師同盟代表
    性與性別諮商協會代表
    性別權益促進會代表
    同志公民行動陣線代表

    邀請參與回應的團體代表:(筆畫序)

    人本教育基金會
    台大性別與空間研究室
    我們之間
    校園女研社(數個)
    校園同志社團(數個)
    高雄市婦女行動協會
    張老師月刊
    導航基金會
  • 活動寫真 Images
  • 媒體報導 Media
  • 相關活動 Related
    標    題 日  期 主  辦
    第二屆「性/別政治」超薄型國際學術研討會 1998.10.03 中央大學英文系性/別研究室
    中大野/夜遊 1998.10.03 中央大學英文系性/別研究室
    Gay Men and American Musical Theatre: Boy Like That, or Broadway's Secret 1998.10.23 國立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國立中央大學電影文化研究室、國立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