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運結盟】
林國華追悼文
追悼文
【慧雯】
林國華大姊:
雖然在跨性別族群中,妳不是最年長的,但在社會對跨性別的能見度上,妳所做出的貢獻以及妳在跨性別族群心中的特殊意義,實在值得我們稱妳一聲「大姊」。
妳走了——走得我們悲傷,走得我們無奈,也走得我們思索,走得社會反省——思索跨性別運動在台灣的實踐方法,反省社會大眾對跨性別的異樣眼光與歧視。
妳所承受的,我們了解;妳所遭遇的,我們感同身受。馬路上、職場裡、學校中、家庭內,乃至廁所、澡間、軍隊、警察、醫院、診所、同儕、家人、親戚、朋友、電視、傳媒、新聞、國家、社會——歧視是這麼地明顯,又隱藏得這麼地好。空氣中滿是不屑與無知的懼怕,卻聞不出來;無所不見,卻又沒人看見。
在學校,我們受到同儕的欺負與排擠,受到老師教官的規勸與責罵,被雞姦、被恥笑、被脫褲驗明正身。我們不敢上廁所,但是最後我們還是可能死在廁所裡。
在家裡,我們遭遇到的不是體罰教誨,就是哭泣眼淚,他們就是不明白我們為什麼就是不肯和別的孩子一樣。
但是我們不明白的是:當我選擇崎嶇的人生道路時,為什麼父母不和我一起移開擋路的石頭?當我決定了自己的人生時,為什麼家人反倒在路上種滿了荊棘逼我回心轉意?當我勇敢的做自己時,為什麼家庭的關愛與社會的敵意卻聯手起來合作對付我?當我期待在學業和事業上實現自我時,周圍的人卻總是懷疑我有問題?
說穿了,為什麼人們擺出的開明樣子總是被他們忍不住的冷酷戳破?
我們知道你也經歷了這一切,我們知道你已經承擔了你那一份痛楚的人生,因此你走了,留下了我們繼續奮鬥。而我們也會繼續奮鬥的,因為我們要向社會證明,你不是一次人生的錯誤,你的奮戰已經示範了我們的努力方向。再會了,林大姊。
活動寫真 Images
媒體報導 Media
相關活動 Related
標 題
日 期
主 辦
破蛹成蝶─跨性人林國華追悼會
2003.05.14
台灣TG蝶園、性別人權協會、同志諮詢熱線、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