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言稿】

不快樂的教師節: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感染者(HIV+)教師的尊嚴與工作權誰來保障?

  • 發言稿
    【2012.09.27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理事長/高雄市立中正高工輔導教師 卓耕宇】
    日前被檢舉疑似感染「人類免疫缺乏病毒」並傳染給他人的北市國小教師,教育局接獲消息後立即跨局處召開「校園師生愛滋防治機制協商會議」。看似高效率的危機處理,卻也在缺乏細緻處理與正確認知的情況下,製造放大恐懼與性身分污名的連結,甚至加以道德批判,讓無知的恐懼,輕易地摧毀了辛苦建構的友善校園。
    「人類免疫缺乏病毒」的感染途徑有三:體液、血液與母體垂直傳染,家長以及學校對於「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感染者(俗稱愛滋感染者)以及「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俗稱AIDS或音譯為愛滋病)充滿無知、污名與恐懼,教育宣導的形式常常更加深大眾對於HIV與AIDS的性道德評價、問題化與病理化的認識。這次的個案,引起學校與家長的焦慮,並要求當事人主動篩檢,以證明自清,好讓家長安心。這樣侵犯個人隱私與權益的反人權行動,徹底揭露了友善校園政策下,偽善的尊重與接納。
    我們要質疑,無知與恐懼交織的危機處理,所謂校園積極介入協助,反而可能是監控與侵犯隱私,此一事件,反映出校園行政網絡與教育局處的督導體系,如出一轍!被檢舉的教師,在鎂光燈與輿論的監控下,絲毫沒有主體!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感染者(HIV+)教師的尊嚴與工作權,在無知與歧視的恐懼漫延下,誰來保障?教師節前夕,企盼的不是加重個人隱私的侵害與性道德的評價,而是一個可以擁有尊嚴的教學職場。

    資料來源:台灣性別人權協會

  • 活動寫真 Images
  • 媒體報導 Media
  • 相關活動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