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談會

親密敵人:愛與戰「疫」中的家園與世界-場次一

  • 活動資訊 Information

    活動時間

    時間:2022/06/04 (六):14:00-18:00

    地點:採【zoom線上會議】方式進行

    活動聯繫人:呂季儒 研究助理/s9540983@gmail.com

    主辦單位: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療人文跨領域研究中心、國立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國立中央大學英文系、台灣性別人權協會

    協辦單位:狐狸野餐

    經費來源:科技部計畫「臺灣面對全球新冠肺炎防疫與治理之人文社會反思」


    ➤主持人:王蘋|台灣性別人權協會

    ➤講題與講者:

    《把「病毒如戰爭/政治」變成「戰爭/政治如病毒」,會如何?》/張馨文(印度班加羅爾文化與社會研究中心博士,精神分析師,印度安貝卡大學心理系博士生)
    《性.病毒.污名──疫情時代下性產業工作者的處境》/蕭怡婷(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主任)
    《親密關係的考驗與挑戰》/倪家珍(心理師)
    《疫情下的社會生活筆記》/高旭寬(台灣行動研究學會成員)
    《大戰「疫」小和平之小說較勁歷史》/丁乃非(中央大學英文系教授、中央性/別研究室成員)

    ➤回應人:林建廷|中央大學英文系副教授

    海報下載

    簡介

    2020年一月,新冠肺炎爆發成為全球大流行後不久,全球很快地進入各種「戰爭」話語、想像、國家操作與生活狀態當中。各國領導人紛紛以國家界線作為作戰的地域操作,以國界下的人民作為想像的共同體,宣布國家進入「戰爭」 狀態,進行封城與管理。例如法國總統宣稱「我們在與不明敵人對抗的戰爭中」;英國首相對外信心喊話,稱政府必須像打仗一樣動起來。當時德國總理梅克爾則稱,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德國面臨最大的危機。此外,美國前總統川普在任內稱自己為「戰時總統」,而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也誓言要贏得人民對抗疫病之戰。台灣的蔡英文總統也不例外,下令指示「防疫視同作戰」。疫情期間,我們看到各國公布的確診與死亡人數統計、不管自願或非自願的隔離、在家上班、經濟成長衰退、平常每日活動被打斷,確實召喚出不少人對於戰爭的記憶,不論是親身經歷,或者從不同的歷史經驗與知識中產生的連結。

    此處的重點不在探究為何用戰爭的意象作比喻,或此類修辭是否合適疫病大流行。而是進一步探問,因為疫情衝擊下的每日生活變化與「危機」的感知經驗,中介的是一種什麼樣的全球戰爭狀態,以及透過疫情中介的戰爭記憶與情感召喚的是什麼樣的全球地緣政治的軍事部署、社會行動與親密關係。

    時代之疫的危機,不僅止於病毒本身,更是關乎病毒拓開之每日生活中「戰爭」狀態的常態化,以及此一軍事狀態下,不斷浮現關於「愛」的故事和這些「愛」的浮現軌跡中的各種新自由主義想像。

    在這次的論壇中,我們希望針對疫情下家庭與親密關係的轉變(例如,我們看到疫情期間炸鍋的幼兒托育、老人照護、性以及家庭暴力等現象);各地高漲的排外國家主義與恐中反亞仇恨(例如,台灣的陸生政策、歐美的反中暴力頻傳、亞特蘭大的槍擊事件)之間各種相愛相恨的情感政治提出一些觀察,藉此思考全球疫情下的(防疫)戰爭緊急狀態,包括國家部署、情感調動、文化與邊界想像等所帶來的社會效應,如何鑲嵌於未完結的全球冷戰軍事化邏輯與新自由主義「愛」的文化想像和殖民無意識中。

  • 活動照片 Phot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