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白色恐怖座談會討論記錄


學術白色恐怖座談會發言整理



剛剛在日內瓦結束的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第59屆年會把sex phobia(性恐慌)提出來認真的討論,認為性的恐慌症在不同的國家社會已經造成了對人權的實際侵害。在台灣亟欲加入國際社會的此刻,這樣的問題也正在本地蔓延發生。


四月初,部份婦女團體經由媒體報導指控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的網站超連結包含了連結到所謂妨害兒童的人獸交圖片內容。媒體的聳動炒作以及兒童保護團體的義憤回應,使得性/別研究室網站超連結到的性解放學術網站動物戀網頁在一夜之間成為眾矢之的,不但承受了輿論和一般大眾的情緒批評,也遭到中大校方以撤銷超連結、甚至討論主持人何春蕤適任與否來施加壓力。遺憾的是,這則新聞以及後續發展並未引發婦女、性別、人權以及相關的學術社群提出看法,在媒體污名化的單方面炒作下,大部分人似乎選擇了沈默以對。如果人權團體和學術界對此議題繼續維持沈默,此次事件的寒蟬效應勢必對台灣性別運動的開展、學術研究的深廣化、網路空間弱勢議題的資訊流通自由等等相關人權發展的問題形成深遠影響。


人權的保障當然包含學術工作者的言論自由,否則有許多因為無知而形成的歧視與不平等將無法突破。事實上,學術研究和成見禁忌之間歷來就有不斷的衝突張力,從政治高壓年代對校園異議言論自由的箝制,到道德緊縮年代對學術研究主題和論述的監控檢視,都在在考驗著學術社群的風骨和自主性。而在學術工作者和社會運動者的連結合作之下,我們終於看到一波又一波弱勢而且被社會歧視的禁忌議題漸漸能夠浮上台面被討論,例如政治解嚴、政黨開放、族群尊嚴、媒體言論自由、婦女人身自主、同性戀研究與課程、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等等,這些討論思辨也積極促進了台灣社會的更加民主開放。


此刻,面對性/別研究室網站超連結事件所形成的寒蟬效應,作為性別人權團體,也是飽受成見歧視污名、企盼更多理性思辨、熱切需要網路自由空間的社會邊緣弱勢,我們主動邀請多位專家學者來一起談談性與性別的人權意含、學術言論自由的現況、邊緣議題的生存空間、以及另類知識的生產。歡迎參加討論,大家一起檢驗台灣引以自豪的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