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01 月 27 日
魏玓

事實,更多的事實

凱達格蘭大道上的「反貪腐」倒扁運動邁入第七天,隨著今日再一次的大規模集結,即將引起的政治和社會效應,實難預估。放大視野來看,無論運動的結果如何,作為近年來少見的非政黨直接動員的群眾運動,以及對於當前政績和清廉表現都極為糟糕的陳水扁政權的唾棄和反抗,其歷史重要性已然確立。

面對如此重要的事件,以及如此關鍵的時刻,大眾媒體作為一個守望社會變化、促進公共溝通的機制和空間,又有什麼樣的表現呢?

已經有學者觀察到,在電視新聞台方面,主要的問題是大篇幅的現場馬拉松報導,提供了零碎化、花絮化的報導格式和內容,缺乏系統性、深入的資訊和分析。而在報紙方面,各持贊成與反對立場的報紙旗幟鮮明(新聞台也有同樣的狀況),前者火力全開地為「反貪腐」運動「催力」;後者也則毫不掩飾地抹黑運動,或者刻意以其他人情、勵志等軟性新聞,刻意淡化「反貪腐」議題。

媒體如此的表現,除了政治立場,更根本的原因在於媒體市場的邏輯和形構使然。電視新聞台因為收視率至上原則以及惡性市場競爭之故,早已養成「零碎化」的新聞實務模式。報業同樣因為市場萎縮擠壓,必須尋求特定政治立場的讀者以穩定發行量,於是主要報紙將市場區隔與藍綠區隔緊緊重疊在一起。面對目前一觸即發的政治情勢,媒體表現也就重複或者加強了既有的生態邏輯。

在這個時候,我們到底期待媒體能夠做些什麼?在媒體環境結構一時無法改變的狀況下,我們還是要呼籲和期待,大眾媒體能夠體會和發揮此一關鍵時期自己的關鍵功能。這個關鍵功能沒有什麼高深的理論,那就是:事實、事實,和更多的事實。

倒扁運動當初之所以一呼百應,迅速獲得超過一億元的捐款,依恃的是人民對於政府無能和貪腐的不滿,靜坐發動前夕,將訴求轉向「反貪腐」、清廉、公義等基本民主價值,其正當性無庸置疑。

因此,願意為社會普遍的不滿代言,並期待見到政治生態能有重大改變的媒體,應該提供的不是施明德的悲劇英雄形象,或是運動現場裡的個別感人故事,而是更多政府貪腐事實的揭露、更多失敗施政的探討,以及更多無法到現場的人民的困境(就在凱道一旁的中正紀念堂廣場,由社運團體組織的「台灣社會論壇」露天討論實質的政策和社會議題,就遠遠比凱道上的花絮更值得媒體報導)。唯有如此,才有辦法為「反貪腐」以及後續必要的社會動員,注入源源不絕的能量,並且化解隱隱作痛的藍/綠疙瘩,進而擴大支持基礎。

同樣的,反對這場運動的媒體,確實擁有一定的正當性,畢竟他們代表了一部分人民的聲音。但是面對貪腐失格的政權,除非擺明就是要做執政者的公關護衛隊,徹底放棄媒體在民主社會中應有的角色,否則也應該立即放棄選擇性抹黑和片面性資訊,在報導另外一些人民的挺扁意見時,不要忘了同時也要報導,這些人民的生活狀況,在過去六年裡究竟下降到了什麼樣的地步。充分報導這些社會事實,以及政府的各項貪腐和施政弊病,再讓公民們自行去判斷:「我要繼續挺扁嗎?」

一個民主社會並不預期大眾媒體毫無政治立場,但這些立場的最終考驗,只有事實,而且是基於促進公民能夠對於政治和社會情勢做出自主理性判斷的目標,提供最充分深入的事實。唯有事實,能夠讓媒體有尊嚴,讓公民有力量,讓執政者更懼怕。若媒體僅僅執著於這場運動本身的催力和阻擋拉鋸,不僅是辜負公民社會的期待,分化了原本有著相同困難處境的公民群體,而且,隱身在高牆之內,不讀報也不看電視的執政者,將會更快樂。

魏玓(淡江大學大傳系助理教授,媒體改造學社、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成員)/中國時報 A19/時論廣場 2006.09.15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