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12 月 25 日
李尚仁

少女給首相的信

十四歲的英國少女瑪莘.簡托(Maxin Gentle)的信函,上個月成了英國《獨立報》的頭條。瑪莘的哥哥戈登(Gordon)是位士兵,今年六月在伊拉克死於反抗軍炸彈攻擊。他陣亡後,英國首相布萊爾在親筆悼函中說:「我致上我最深的哀悼。你們和簡托先生一直都在我的心中與禱告中。我相信戈登和他同袍在伊拉克的作為,不只是要改變那個國家所必須的,也對我們國家的安全與穩定極為重要。送年輕士兵上戰場是沉重的責任,我可以向你們保證,我沒有輕率做出這樣的決定」。由於「行政疏失」,布萊爾這封信拖到八月中才寄達戈登家人。為表達歉意,副首相普列斯高在唐寧街十號接見了簡托母女,瑪莘就藉此機會遞出她給布萊爾的回信。

瑪莘信中說:「我哥哥的死我不只怪那些伊拉克人,我更怪你。你的兒子們晚上在床上睡得安安穩穩的,而我每晚睡前都在哭泣……我哥哥才十九歲就死了。為了什麼?一場爭奪石油和金錢的戰爭。那裡根本沒有什麼『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瑪莘認為這是場「美國的戰爭,和我們英國人根本無關」。戈登的母親則認為她的兒子「是被政客所謀殺的」。戈登死後他們一家都加入反戰運動,要求英國立刻撤軍。

英國有人在評論這條新聞時說,戈登是志願服役的職業軍人,簽約時就該覺悟自己可能會因為政客的野心或愚蠢而送命。然而,這種說法忽略了階級因素的重要。戈登的母親是一位清潔婦,這讓我聯想到麥可.摩爾的紀錄片《華氏九一一》中,美國陸戰隊募兵人員到蕭條的舊工業城「拉伕」,一碰到看來像是沒有工作年輕人就大力遊說他們從軍。在該片特別感人的一段中,摩爾訪問故鄉弗林市一位貧困出身自立向上並且投身社區工作的中年婦女,她說她向來鼓勵年輕人從軍,因為除了有穩定收入之外還有進修機會。在美國這是脫離貧困的最佳路徑。兒子從軍且有強烈愛國情操的她,向來厭惡反戰運動。然而,兒子於伊拉克陣亡卻使她開始質疑這場戰爭。在前往白宮前抗議時,痛苦的情緒使她幾乎崩潰。

摩爾發現數百名美國國會議員當中,只有一名議員的子女從軍。於是他拿著入伍志願書跑到國會大廈前攔截議員,問他們願不願意讓子女到伊拉克為國盡忠。結果沒有一個議員願意正面回答這問題,有人被問時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有人則躲得比誰都快。若說摩爾的做法很「民粹」,那這就是具有批判力的民粹。

以《看的方式》(Ways of Seeing)一書聞名的攝影家、小說家約翰.伯格(John Berger)評《華氏九一一》時指出:「該片片尾沉靜地告訴我們,向來都是窮人做出最大的犧牲。這樣的狀況還要持續多久?」「任何忽視這個問題的文明是不會有前途的」。摩爾以大量的資料說明布希家族、軍火商以及部分和錢尼與布希關係密切的美國企業,如何從這場戰爭獲得巨大利益。英美的窮人子弟則得上戰場和貧窮國家的人民作戰。窮人殺窮人為富人創造巨大利潤,這是伊拉克戰爭的悲劇之一。

李尚仁(台大醫學院社會醫學科助理教授)2004.09.22 中國時報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