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元豪:現在是檢討集會遊行法時機
休兵後的反貪倒扁運動何去何從?政治大學法律系助理教授廖元豪表示,倒扁總部不能放棄街頭,但街頭以外的戰場也必須經營,讓群眾知道反貪倒扁運動並未熄火。
廖元豪指出,聯合報民調已經明白顯示,不論是倒閣還是第三度罷免,都有半數受訪者反對,而且,現實上亦各有窒礙難行之處。接下來的倒扁運動,也不能寄望於國務機要費案,除可視陳瑞仁檢察官的起訴書內容,提出彈劾案外,更應該連結其他社會議題,提出多元的戰略和論述,開闢街頭以外的多元戰場。
以下是廖元豪專訪,以第一人稱記述:
倒扁 缺乏後續論述
今天反貪倒扁運動會遭到這麼多質疑,是因為大家的期望太高,把事情想得太簡單,所以才會造成群眾的失落感。另外,倒扁總部也缺乏扎根基層以維持運動持續性的計畫,更不見發展後續的論述和策略。事實上,反貪倒扁運動非一蹴可幾,倒扁總部必須慎重思考街頭以外的戰場。
這次反貪倒扁運動雖然受在野政黨勢力影響不明顯,但也欠缺與社福、環保等其他社會議題相連結。其實這是可以深入經營的,讓群眾了解貪腐是如何破壞我們的社會,才能使運動更深入民間。
休兵 非關回歸體制
倒扁運動暫時休兵,在野黨推動罷免和倒閣,好像倒扁戰場又回到體制內。其實街頭運動也是廣義的體制,像倒扁運動都申請集會遊行,整個運動都在憲法保障人民權利的框框內,也是體制的一環,與司法和國會是一體的,不存在所謂「回歸體制」的問題。
目前倒扁路線的討論中,有人曾提以陳瑞仁的起訴書為「決戰點」,這是非常危險的想法。因為反貪倒扁運動既然是新公民運動,如果只期待陳瑞仁,等於是公民放棄做自己的主人。而且國務費案是刑案,與公民運動主題並不相符。陳瑞仁偵辦範圍很狹窄,與反貪倒扁運動所提有無違反政治倫理、道德的要求並不相符,限縮在陳瑞仁的起訴書中,等於自我降低標準。
這次反貪倒扁運動也凸顯人民遊會集行的基本權利,完全掌據在警察和縣市首長手上,而且沒有任何機制可以挑戰和補救。現在確實是檢討集會遊行法的時機,倒扁總部可以以此議題結合其他社運團體推動修法。
三罷 蓄積能量再說
馬英九因身兼國民黨主席和台北市長兩種身分,雖然有時有兩難的情形,整體而言,馬英九的表現還算不錯。不過,我並不贊成馬英九再推動第三度罷免,因為真要提三罷,也要蓄積一定的能量後再發動。親民黨的倒閣案,亦不可行。
總體而言,要在體制內讓阿扁下台確實很難,所以倒扁運動的主導者必須有清楚且多元的戰略和論述,並思考開闢街頭以外的戰場,同時監督在野黨的倒扁作為,以免幫倒忙。最重要的是,要讓群眾知道,倒扁是長期作戰。
(台社成員,政大法律系助理教授,美國印第安那大學布魯明頓校區法學博士)
記者 郭乃日/聯合報 觀點麥克風2006.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