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與肯定之外
親綠學者呼籲陳水扁下台,馬英九表示感動與肯定,並強調國民黨不與民進黨比爛。但直到目前為止,尚不見「親藍學者」挺身而出,針對親綠學者所關切的「轉型正義」問題,提出任何對國民黨的批評與反省。
台灣近年來的族群政治衝突,在很大程度上是民進黨為求勝選,不斷炒作「國族認同」與「省籍情結」的後果。不過,這只是近因而非遠因。台灣被割讓給日本,以及兩蔣政權以外省人統治本省人,無疑是當前台獨運動與族群政治的更深層歷史成因。國民黨願意為此承擔一定的歷史與政治責任嗎?
國民黨的「台灣光復」史觀,似乎無助於理解「亞細亞孤兒」悲情意識的歷史緣由。把二二八事件及白色恐怖歸因於國共內戰與東亞冷戰,並致力於促進兩岸和解,雖然算是國民黨的顯著進步,但這個說法仍難以平息不少本省朋友的被剝奪感。
沒錯,二二八事件的性質,並不是外省人對本省人的屠殺,而必須追溯到日本對台灣的戰爭剝削、國府接收政權的腐敗、以及國共內戰局勢的升高。再者,後來在白色恐怖中被迫害的外省人,其人數遠超過外省人佔台灣人口的比例。這顯示白色恐怖不但不分省籍,而且外省人還受到了不成比例的迫害。可是,這些言之成理的政治常識,卻未必能夠緩解當前的族群政治衝突。
國民黨過去的「外省政權」性格,再加上台灣被割讓、被殖民的痛苦記憶與烙印,正是使得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不斷遭綠營人士扭曲、誤用的主因。或者說,正因為國民黨的改革與反省還不夠徹底,政治格局還不夠大,尚未承擔起一定的歷史與政治責任,因此始終難以擺脫某種「外省政權的原罪」。國民黨在「轉型正義」問題上的膽怯,將使得自己無法超克此種原罪,這也等於是縱容民進黨繼續操弄族群政治。
沒錯,如親綠學者坦率指出,追究國民黨黨產的最大阻礙,其實正是綠營的短線炒作與功利主義心態。這使得國民黨黨產及其他轉型正義問題,彷彿變成了另一個政黨撈取政治資源的「提款機」。我們或許可以問:為什麼民進黨不提王昇呢?為什麼拼命炒作二二八,卻相對輕忽白色恐怖?只因為批判這些對象,已經沒有政治資源可撈嗎?還有,為什麼刻意略去李登輝時代?為什麼等到總統府弊案連連,才又開始炒作國民黨的黨產問題?這種對歷史不忠實,只為現實政治服務的「選擇性正義」,會有說服力嗎?
綠營義正辭嚴地把持清算位置,似乎只是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而已。不過,如果國民黨真想超克外省政權的原罪,真想拆除族群政治的一大引信,真想帶領台灣「以史為鑑,面向未來」,便必須勇於面對親綠學者提出的「轉型正義」課題。
黨產問題與其他「轉型正義」問題一樣,唯有當國民黨展現出恢宏的政治氣度與歷史反思,並且主動拿出具說服力的、能夠感動人心的說法與做法,才有可能逐漸獲得緩解。明年是二二八事件的六十週年,也是解嚴的二十周年,國民黨理當做出更深刻的歷史與政治反省。以民進黨目前之爛,也許國民黨躺著就可以勝選,但這種摸魚心態與比爛邏輯,與親綠學者所批判的扁政府,又有何本質性的差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