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單位

題目

方孝謙

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

現代性態度、日常生活與消費:日常消費抗爭的理論回顧

毛 尖

華東師範大學對外漢語系副教授

1930 年代上海左翼電影中的「美麗」書寫

王俐容

陳偉鳳

元智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桃園縣永豐高中教師

青少年/女自拍次文化與身體的再現

市田良彥
Ichida Yoshihiko

法國 Multitudes 期刊的核心編輯、神戸大学国際文化学部教授

Subject, Politics and Multitudes

朱元鴻

交大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教授

偶微偏:一個古老偶然的當代奔流

吳文煜

英國雪菲爾大學地理系博士候選人

台灣同志遊行的文化與社會地理觀察

吳哲良

交通大學社文所博士生

扮裝西施(Cos-Beauty):從演作勞動到扮裝政略

吳鄭重

台師大地理系助理教授

從歸納-演繹到辯證轉繹:一些日常生活論述的筆記

邱德亮

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

事件回歸之後,事件與書寫歷史

容邵武

暨南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新的主體與舊的個人:一個社區公共空間的營造

孫曉忠

上海大學文化研究系副教授

建國初期上海出版物的收編和改造(1949-1955)

張煉紅

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新中國」大眾文藝改造:生活空間、文化創制與中國經驗:以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新中國戲曲改革運動為例

張華蓀

台大地理所博士候選人、中華大學景觀建築系專任講師

規訓與抵抗:「檳榔西施」之性別認同與生活空間的交互建構與重塑

張歷君

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部候選人

從少數政治到諸眾語法:論德勒茲的《柏格森主義》

許雅斐

南華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助理教授

性/別規範與仇恨犯罪:性工作的政策管制

郭書琴

中正大學法律系助理教授

逃家的妻子,缺席的被告:民事判決中異國婚姻解消的文化意識初探

郭詩詠

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博士候選人

文學與電影之間:劉吶鷗的影像閱讀

陳春燕

台師大學英語系助理教授

Bloody Identification:The Case of Serial Killing

陳容萱

紐西蘭奧克蘭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候選人

看誰在說話:朱天心小說裡的敘事扮裝

陳惠敏

東海大學社會系博士生

超出感官與感覺之外:毒品與癮女人的五感

黃宗慧

台大外文系副教授

誘惑有理,享受無罪?:從台灣社會的名模名媛熱與皮草奢華風談起

游俊豪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華語言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

向永恆拷問:南洋大學的文化符號

甯應斌

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

率獸食人:從動物愛到動物權(一個結構主義式的分析)

熊志琴

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香港文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新生晚報》副刊與香港文化主體性

鄭 績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博士生

摩登有多美:《時代》畫報與上海的公共空間

劉世鼎

澳門大學大傳系助理教授

Why hasn't colonialism ended yet?

劉永晧

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系助理教授

沒有眼皮的注視:有關淫穢、猥褻與色情的注視與美學探討

劉名峰

巴黎高等社會科學院博士候選人

龍應台對於「中國性」與「台灣性」的想像及其變遷 (1984-2005)

劉梅琴

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從列斐伏爾日常生活批判論西方藝術的轉向:以達文西<最後的晚餐>到當代流行文化服裝秀<獻給女性>作品為例

蕭旭智

東海大學社會系博士候選人

正確╱正式╱政治的死亡時刻:一個科學與歷史的考察

賴嘉玲

英國 Lancaster University 社會學博士

從國際流動展談流動時代的文化公民權

戴皖文

中正大學傳播系助理教授

彈性分工下的創意巧手:台灣遊戲產業的勞動控制

簡妙如

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暨電訊傳播所助理教授

觀看與被觀看:台灣真人秀節目的慾望監控、螢幕機體與偽裝後現代

蘇哲安

淡江大學未來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諸眾:未來政治主體的形象決定與可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