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教育部可能認為它所推動的兩性平等教育將會解決性別歧視的問題,或者將會拯救那些可能被歧視逼死的無數的葉永誌。但是今天下午我們的論文和座談已經指出:只要有關性別的正常規範仍然神聖的存在,只要跨性別的表現仍然被當作社會秩序維護法的整治對象,只要教育體系不積極改造本身的結構以呵護跨性別的師生主體,只要衛生署有關變性的規範仍然使得跨性人的人生無法實現,只要陰陽人一出生就被醫療體系用手術刀暴力的決定只能歸屬於某個性別──那麼教育部夢想的兩性平權教育就永遠註定要失敗。
因為,相關跨性別的社會正義才是性別正義的基礎。
我們周圍的社會不是一個只存在兩性的社會,我們有著男女以外的其他性別存在。只追求男女平等,而不追求包括跨性人在內的所有性別的平等,這樣的兩性平等只是這兩種性別在所有特權上的壟斷。因此,今天我們的性別人權眼界,應當被「跨性別人權」所取代,我們的性別教育應當由「跨性別教育」來取代,這樣才能達到徹底的性別平等。
我們需要教育兒童,跨性別是常態;我們需要具有跨性別眼界的美學教育;我們需要跨性別的影像平實地出現在我們四周。就像過去女人走入公共空間的歷史過程一樣,跨性別也必須擁有公共空間,以及友善的公共空間設計,一舉解決廁所的問題。在跨性別的文化傳承上,文學藝術科學政治中偉大的跨性別者應該在我們的教科書中還其本來面目;性別選擇、變性手術只能是當事人自我的決定,完全無須任何人的許可,而且國家的健保應當補貼變性手術;跨性別在就業、婚姻、教育、公職各方面都不應該受到任何歧視。我們每個人都有自由表現不同性別的權利,這正是跨性別運動所帶來的視野。希望我們中間的跨性人都能在這個運動中得到力量,繼續教育並改造這個社會。
這次的會議得到許多朋友的協助,才能成功,在此特別謝謝性/別研究室的三位助理,范姜紹琦是我們的總管兼美工、朱玉立是我們的連絡和編輯、陳耀民製作了今天各位看到的所有投影片,另外還有七位工讀生的辛苦服務,我們都一併致謝。更謝謝我們跨性別朋友的參與。
謝謝大家參加,改日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