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者簡介 Speakers

荷安珀
Amber Hollibaugh
酷兒經濟正義的組織 領導人

她是紐約追求酷兒經濟正義的組織Queers for Economic Justice (QEJ)的領導人,之前也在美國芝加哥Howard Brown Health Center擔任服務老年LBTI女性的組織領導人。再之前則是美國全國男女同志工作小組National Gay and Lesbian Taskforce的資深策略員,也是全美GLBT老年服務倡議小組National Initiatives at SAGE--Services and Advocacy for GLBT Elders的領導人,並曾擔任其教育倡議社群打造小組的召集人。她有七年時間先後擔任Gay Men’s Health Crisis (GMHC)女同志愛滋計畫的召集人以及女性服務小組召集人,也曾擔任紐約市愛滋人權委員會New York City Commission on Human Rights的AIDS 教育小組召集人。

Hollibaugh是知名的運動組織者、紀錄片工作者、藝術家、公共知識份子、以及社群組織者。她是酷兒經濟正義組織Queers for Economic Justice的創始成員,目前也擔任同性戀研究組織CLAGS (the Center for Lesbian & Gay Studies)的董事。她在學術上也甚有威望,是著名學術刊物GLQ, The Journal of Lesbian & Gay Studies 的編輯委員會成員,也是紐約市女同志愛滋計畫Lesbian AIDS Project (LAP)和男同志健康危機小組Gay Men’s Health Crises (GMHC)的創始成員。

她曾因對女性健康議題的卓越貢獻而獲頒Dr. Susan B. Love award獎,其個人回憶錄專書MY DANGEROUS DESIRES – A Queer Girl Dreaming Her Way Home 廣受好評,已經是女性主義經典。她曾製作並導演女性情慾和愛滋的紀錄片THE HEART OF THE MATTER,獲得1994年日舞影展 Sundance Film Festival自由表達獎,在全美公共電視放映。她強調要從不同的角度和眼光來看事物,特別是種族、階級、性別、和性的交會糾葛複雜。

甯應斌
台灣中央大學哲研所
特聘教授
美國印第安那大學哲學博士,中央大學哲研所特聘教授,性/別研究室成員。著有《賣淫的倫理學探究》,《色情無價:認真看待色情》,《性無須道德:性倫理與性批判》,《台灣性/別研究演講集》,《性政治入門:台灣性運演講集》,《性工作與現代性》、《民困愁城》(與何春蕤合著)。
許雅斐
南華大學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
教授
德國杜賓根大學博士。目前為台灣社會研究學會理事,台社季刊編輯。主要學術研究領域為社會政策、性/別政治、後結構政治理論、傅柯專題等。
丁乃非
台灣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
特聘教授
美國加大柏克萊分校比較文學博士,中央大學英文系特聘教授,性/別研究室成員。主要學術研究領域為性/別研究、文化研究、小說理論、女性主義之性別政治。著作有ObsceneThings: Sexual Politics in Jin Ping Mei ,《罔兩問景︰酷兒閱讀攻略》(與劉人鵬、白瑞梅合著)。
林純德
台灣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
副教授
英國University of Warwick社會學博士。現任台灣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副教授,中華民國文化研究學會理事。主要研究領域為性/別與媒介、酷兒理論、文化研究、網路文化、傳播社會學,深入探究台灣同志運動的面貌與近期發展。
何春蕤
台灣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
文學與文化 講座教授
台灣女性主義情慾解放運動的旗手,現任中央大學講座教授,性/別研究室成員。1995年在中央大學建立性/別研究室,長期耕耘跨領域性/別研究,在運動圈內則積極支持性多元、性工作、青少年解放,也因此被基督教保守團體於2003年以散播猥褻之罪名告進法院,最終被判無罪。現繼續串連組織,對性惡法提出批判,維護公民基本自由權利,持續編著出版前鋒議題專書二十餘冊。目前主要研究領域為性別治理、公民情感。

特約引言人 Discussant

高旭寬
台灣TG蝶園
跨性別運動積極份子,跨性別權益組織「台灣TG蝶園」成員。曾代表社群斡旋諸多與跨性別相關的權益事件,也在公開場合發表過許多擲地有聲的運動言論。目前擔任蝶園發言人。
姚偉明 Leo
香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
香港男性性工作者互助網絡組織「午夜藍」創始人、跨性別人仕,現於香港嶺南大學修讀文化研究碩士課程,過往致力於爭取及維護香港以及中國男性/跨性別性工作者的權益,並積極連結各性/別平權組織,推動多元化性的平權運動。
王顥中
台灣苦勞網
苦勞網成立於1997年,長期關注台灣社會運動相關訊息,以「運動的媒體,媒體的運動」自許,除與社運團體長期建立關係,作為對外發佈訊息的平台,並自產報導傳遞出主流媒體不感興趣的邊緣聲音之外,更將媒體本身看作是論述實踐的一部分。在當前社會高度分化,抗爭者多為個別情境所侷限的背景之下,透過實地採訪與報導評論寫作,試圖介入議題並產生連帶,與行動者共同創造出更具有廣度與厚度的批判性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