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

0年代臺灣同志小說中的同志主體研究

研究生:沈俊翔

指導教授:陳昌明 教授

中華民國93年

摘     要

  臺灣現代文學批評在八0年代末政治解嚴以來,展開一連串「主體性」的研究風潮,從女性主義、後殖民論述、國族論述到酷兒理論,都強調「認同」(identity)與「主體」(subject)課題的重要性。這樣的現象,顯然與臺灣社會近年來激烈辯證的國家主體性,以及族群的身份認同不無關連。面對這樣一個如此開放而充滿論辯性的身份認同的文化場域,它自然影響文學思潮的方向,甚至是文學創作的潛在探討。而本文「同志主體性」的研究意義,就在於觀察、探討當代「同志主體」在以「異性戀價值」為中心的社會、文化裡,如何被對待與定位的問題,以及同志如何在外在建構與自我身份間展開認同、掙扎、解構和重塑的過程。因此,本文嘗試以九0年代臺灣同志小說為討論對象,試圖從這些小說作品中,指出同志作家如何藉由小說文字的書寫來傳達同志主體受壓抑、掙扎、挑釁與自塑的主體意識。

 本文分別從「主體位置」、「情慾認同」與「主體建構」三個層面,討論臺灣九0年代同志小說中同志主體的問題,在觀察角度主要援引精神分析學、同志論述和相關的西方文論作為理論思維的基礎。本文之章節架構如下:

 第一章「緒論」——首先回顧現有同志文學的研究成果。其次,則對研究範疇、研究方法、立論觀點來加以說明,最後才概述本論文的篇章架構

 第二章「九0年代臺灣同志小說之書寫風潮」——首先是對於「同志」一詞的定義與其內涵轉換的過程進行耙梳,並釐清同志與同志書寫的關係。其次則從政治、社會型態、文化運動、文學潮流等面向,探尋「同志書寫」在九0年代引領風潮的原因以及相關時代背景。

 第三章「同志主體與書寫主體性」——本章試圖從中國文化的「自我」觀念及西方論述下的「主體」與「主體意識」做一歷史脈絡的耙梳,進而建構出筆者言下的「同志主體」,並且對於異性戀中心一直視為理所當然的性別(主體)差異與權力建構提出反省。

 第四章「九0年代臺灣同志小說中的同志主體位置」——本章分為三節。首先討論同志書寫在主流機制中是如何被看待與定位的問題;其次則討論同志主體位置被邊緣化的自視和省思;第三節則將焦點擺放在面對如此封閉的異性戀中心,同志如何以出走、自殘的手段對中心提出抗議,以及如何以諧擬的玩謔態度來顛覆中心的建構。

 第五章「九0年代臺灣同志小說中同志主體的情慾探索」——筆者試圖透過九0年代臺灣同志小說的閱讀,從中窺探「同性情慾」在異性戀社會中如何被對待?以及受什麼樣的社會眼光檢視?以及他們如何面對自己情感的問題?他們與主流異性戀情慾之間又產生怎樣的互動、衝突、對抗與挑戰?本文擬從「異性戀的他者」、「掙扎的情慾主體」與「多元流動的性別╱情慾演出」三方面著手討論。

 第六章「九0年代同志小說的同志主體建構」——本章試圖討論同志書寫者是以什麼樣的小說話語和寫作策略來建構同志的主體性。第一節主要以寫實主義的成長小說為討論對象,第二節則延伸至童話、科幻等異端書寫,及強調同志自身的肉慾書寫,透過不同類型的小說與技巧,探討書寫者如何為同志建構屬於自己的經驗╱主體。然而,「同志小說」的書寫並非僅限於「同志」,更多時候是非同志作家所進行的「逾越」書寫,因此,在第三節中筆者亦針對這個部分加以討論;最後則簡單的勾勒「同志書寫」於文學史上的意義及影響。

 第七章「結論」——經過以上各章的論述耙梳,總結其成果,並對於未來的「同志書寫」提出期許。筆者希望本文的研究不僅對於「同志書寫」在文學史上的定位有些助益,更希望能喚起同志的主體意識,並提供社會大眾瞭解同志的門徑,進而瞭解、接納、認同與尊重同志。

「本論文提供國家圖書館線上下載全文影像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