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同性戀自豪大事記(1990~2000)
1990年5月,話劇《蜘蛛女之吻》在北京電影學院小劇場上演(刁亦男編劇,張楊導演,賈宏聲、郭濤主演)
1991年10月,唐立彬和雷歐在接受加拿大《環球郵報》和美國《華盛頓郵報》記者訪問時正式向媒體公開同性戀者身份
1992年4月,中國健康教育研究所開通愛滋病求助熱線010-64266958
1992年11月,同性戀沙龍活動「男人的世界」開始舉辦(愛滋病求助熱線主辦)
1994年3月,北京愛知行動專案建立(創辦與負責人萬延海),《愛知簡報》開始出版
1994年12月,特殊性問題和愛滋病教育研討會在北京舉辦(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主辦)1995年,第一部男同性戀電影《東宮西宮》(王小波編劇,張元導演,胡軍、司汗主演)完 成,並獲多項國際獎項
1996年10月,愛知行動專案發起中國同性戀非病理化運動
1997年9月,北美華人性別與性傾向研究會正式成立,創辦中文同性戀網刊「桃紅滿天下」
1997年,北京99575同志尋呼熱線開通(創辦人蘇茜、比利、阿平),2003年改組為北京紀安德諮詢中心(負責人郭雅琦)
1997年,中國第一部同性戀長篇小說《桃色嘴唇》(崔子恩著)和第一部同性戀短篇小說集《好男羅格》(童戈著)在香港出版
1998年,《同性戀亞文化》(李銀河著)在北京出版
1998年,《朋友通訊》(負責人張北川)在青島問世
1998年4月,《希望》雜誌推出「認識同性戀」主題專欄,首開國內媒體關注同性戀議題先河(主編郝佳,特約策劃崔子恩)
1998年,廣州同志網(www.gztz.org)開通(站長若哲)
1998年2月,第2屆全球華人同志大會召開(香港),內地代表10餘人出席
1998年8月,北京西山大覺寺同性戀聚會內部舉行
1998年10月,全國女同性戀者北京會議內部舉行
1999年,愛情白皮書網站(www.gaychinese.net)開通(站長大K、小K)
2000年,第一部女同性戀電影《今年夏天》(李玉編導,石頭、潘怡、張淺潛主演)完成
2000年,女同性戀者內部交流資料《天空》創刊
中國同性戀自豪大事記(2001~2005)
2001年11月,首屆中文男女同志網站和健康教育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2001年12月,湖南衛視《有話好說》欄目播出「走近同性戀」節目,這是中國電視媒體首次關注同性戀,崔子恩、石頭向公眾自豪現身(李銀河作為學者嘉賓共同出席)
2001年12月,第一屆北京同性戀電影節在北京大學舉行(策展人張江南、楊洋、崔子恩)
2001年4月20日,中國精神病學會頒佈《中國精神病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不再把同性戀統劃為病態
2002年1月,《現代文明畫報》刊出「同性戀與我們同在」專刊(段永剛主編)
2002年1月,搜狐網站舉行大型同性戀話題「公聊」活動(主持人中展,嘉賓章義、石頭、崔子恩)
2002年5月,崔子恩獲得國際男女同性戀聯盟IGLHRC授予的Felipa獎和加州州議會獎(California State Assembly Recognition)
2003年8月,「性取向與健康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朋友通訊主辦)
2003年9月,紀安德健康教育研究所「參與式培訓」開展(主持人郭雅琦)
2004年,北京紀安德健康教育研究所出版《MSM人群預防AIDS行為干預方法研究》(執筆童戈,主編郭雅琦)
2005年,女同性戀社團同語成立(負責人閑)
2005年4月,第二屆北京同性戀電影節在北京大學和平民影像空間舉行(策展人楊洋、崔子恩、朱日坤,籌款萬延海)
2005年4月,「白色之夜」大型同性戀活動在廣州舉行(廣州同志主辦)
2005年6月,中國女男同性戀公開慶祝全球同性戀驕傲月活動分別在北京、瀋陽、福州舉行
2005年6月,第一屆同性戀大學生夏令營在北京舉行(知愛行資訊諮詢中心主辦)
2005年6月,女同性戀社區研討會召開(同語主辦)
2005年9月,復旦大學開設本科生公選課《同性戀研究》
2005年8月,中央電視臺《新聞調查》播出同性戀與AIDS預防專題節目「以生命的名義」,大瑋以同性戀/HIV+雙重身份自豪現身(主持人柴靜,編導范銘)
2005年10月,北京紀安德諮詢中心出版《中國人的男男性行為——性和自我認同狀態調查》(徵求意見稿)(童戈著)
2005年11月,愛白/華文同性資料中心北京圖書室公開開放
2005年11~12月,「中國同性戀電影專題」(共6部)在巴西第13屆Mix Brasil電影節(聖保羅、里約熱內盧、巴西利亞巡迴影展)成功展映
(選片人楊洋)
2005年12月,北京師範大學團委和社聯主辦在敬文講堂舉行大型「關注社會邊緣化的同性戀系列活動暨論壇」
2005年12月,第一屆北京同性戀文化節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