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浪漫愛危機
Modernity and the Crisis of Modern Romantic Love

授課教師  何春蕤
(八十九學年度第二學期課程)


溫泉空間,體熱邊緣--探勘/看以異性戀中產家庭為消費主軸之國家溫泉政策如何「協、防」男同志情/慾之偷渡與空間之拓展
Lawrence


隨著國民所得的穩定成長與週休二日的實施,臺灣地區的休閒遊憩活動在消費者有錢又有閒的必要前題下蓬勃發展。此外,由於資本主義的運作首重勞動產能(productivity)、效能(efficiency)以及自省(reflexivity)的提升,因此國家休閒政策的規劃與管理即成為促進勞動力再生產的配套措施,以使投身勞動市場(labor market)的人們,可以透過短期的休閒遊憩,除了消極地減低、延緩因精疲力竭所導致身心崩潰的危險,更能進一步積極地省思籌畫自身未來的發展方向,再一次迎接勞動市場的各種挑戰。另一方面,臺灣自解嚴以來,住民自覺/決以及社群營造的概念與國族認同的論述交相扣連,更激勵了本土人民對於在地(local)文化資源的重新探索、發掘、定義與利用。至此,溫泉活動即在政治、經濟、文化的考量下,被國家機器、資本主義市場與住民社群透過集體消費,進而型塑、圖騰化,而成為承繼日治時期殖民文化,並與現時國家以及資本主義交相結盟的新臺灣傳統文化活動。

誠如前段所述,資本主義市場對於勞動力之運用相當著重於其產能、效能及自省等力向。為使其運作穩定,甚至加速,資本主義機制必須一方面穩固異性戀中產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y)結構,另一方面訴求民主化(democratization)、自由化(freedomization)、去傳統化(detraditionalization),達成個人化(individualization)之境界,期許在時間及空間上都能彈性挪用、充分支配勞動力。然而,在強調個人化的同時,勢必會鬆動甚至瓦解原存的家庭結構。德國社會學家Ulrich Beck在其著作《風險社會》(Risk Society)一書中,將此種矛盾性解釋為晚期現代(late modernity)資本主義運作模式中不可避免的、吊詭的自折(reflexivity)現象(98)。資本主義要求投身勞動市場的個體身負理性自省(rationalized reflexivity)的義務,這確實加劇了勞動個體的生存壓力;然而,勞動個體卻也在履行此項義務之同時,將理性自省內化,為其作為晚期現代資本主義所主導的勞動市場之成員所需培養、具備的生存能力。勞動個體有了此項能力,便有可能開始衡量自身生命傳記(biography)的撰寫內容與形式。於此,不加理性思索、全然服膺傳統的生活風格(lifestyle),必會面臨書寫自身生命傳記的個體的質疑,甚至挑戰(Giddens, 197)。在這個充滿張力的趨勢之下,被指定、形塑成為服務國家機器、資本主義、主流異性戀中產住民社群之文化消費的溫泉活動,在男同志色情的偷渡與空間的拓展層面上,也顯現出此種晚期現代資本主義的自折特質。

***

現時臺灣接近都會區的溫泉活動,以陽明山地區之溫泉產業為例,一部份是被形塑成住民自發的日常集體文化消費,另一部份則被包裝成旅遊市場中具備醫療效用、舒緩身心壓力的休閒商品。有些溫泉產業(如知名的天籟溫泉會館)甚至與房地產結盟,企圖開發異性戀中產家庭渡假公館的潛在市場。不論是何種溫泉活動與產業,其進駐消費市場的形式皆是全然的去色情化(de-pornographization),然而,卻同時富涵異性戀模式的情色成分(eroticization)。事實上,溫泉活動與性/情慾的緊密扣連,在文學作品中也不乏實例:舉凡白居易的《長恨歌》、川端康成的《伊豆之旅》、莫伯桑的《溫泉鄉之戀》、現代臺灣作家莊展鵬的《溫泉家鄉》、葉俊麟填詞的和風曲目《溫泉鄉的吉他》,以及八零年代由潘越雲所演唱的《胭脂北投》,不論是正面亦或負面的再現,皆無可迴避地觸及了性/情慾於溫泉空間的流動、揚盪。

溫泉活動中對於色情的壓制以及情色的新增似乎符合了Max Weber所言過度理性化必煽動起情色化的強烈需求(349)。民國六十八年臺北市議會廢止了北投侍應生的合法地位,自此北投溫泉的色情活動轉為地下化,而其規模與氣焰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此項行動突顯了父權國家在經濟結構穩固之後,冀求國家去色情化的純淨形象,因此必須掩沒、消弭性工作者以及色情產業的存在,以杜絕危及資本主義市場運作模式所需要的一夫一妻中產核心家庭結構的亂源。然而,如此去色情化的理性壓抑,勢必使得勞動個體的情慾需透過情色商品的消費管道紓解,而此紓解方式則必須建基於原來資本主義市場所允準的異性戀伴侶模式方得延展。更有甚者,時至今日,異性戀伴侶在溫泉空間中的情慾運作,甚至是積極地被允準與指導的:在臺灣溫泉協會的網站上,甚至可蒐尋到伴侶在情人節為享魚水之歡而洗鴛鴦浴時應注意的衛生問題等等相關詳細指導。換句話說,當勞動個體透過溫泉活動達到情慾紓解的同時,其投入異類色情活動的可能性即相對減少,也因而更形鞏固異性戀情慾模式的主流位置。

政府機構及學術單位對於溫泉開發的政策分析與規劃,皆傾向鼓勵將溫泉作為住民日常集體消費的元素,而色情與商業的介入則需盡力阻止。由臺灣省旅遊事業管理局委託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都市規劃室所進行之臺灣北部地區溫泉旅遊分析與政策擬議報告中即顯示其對溫泉作為市場中之商品的焦慮與憂心。根據該單位的觀察,此種受商業活動掌控的溫泉空間必是品質低落,並且包藏色情活動,將衍生許多社會問題,而無法使勞動個體透過溫泉活動的進行來真正達到提升心靈、養精蓄銳的效能。因此,建議政策的重點應著重於鼓勵社區的參與,以提高空間之社區性的使用,對色情與商業把持溫泉活動的情勢發揮消極的抵制力量(52)。然而,出版於民國七十七年的這份報告,對於溫泉活動之預視與建議,並不全然符合現今溫泉活動發展的現實。

首先,商業介入的溫泉空間作為資本主義市場的商品,為因應消費者因財富累積達到一定的水準而對生活品質的要求相對增加的趨勢,必須全力提升其空間與服務品質以招徠顧客。此外,由於媒體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影響,旅遊資訊的流通更加快速與便利,透過衛星電視的傳送,臺灣地區收視觀眾長期在視覺上沉浸於日本泡湯節目所報導的精緻休閒活動中,轉而回顧、自省,並積極營造自身所渴望的溫泉活動與空間。此一層面的哈日情結,適宜地與延續殖民文化、肩負國族認同的新臺灣文化傳統的形塑相扣合,助長了國家與商業對溫泉產業積極改造的熱誠,也致使臺灣地區,尤其是都會區及休閒勝地的溫泉產業與活動,透過消費模式的運作而有了質與量的提升。

其次,雖然住民自覺/決所建立的日常集體消費溫泉空間有助於社群自主性(autonomy)的凝聚,以及人文(culture)、風土(environment)的關懷,然而,此種社群的集結卻也暗含了主流異性戀中產階級的霸權心態。被學術單位視為對抗色情入侵溫泉空間的消極抵制力的住民社群,在溫泉活動的形塑過程中,不斷地與中產階級崇尚自然、純淨、去色情的價值觀接軌。然而,住民社群自發性營造的溫泉空間,在抵擋異性戀色情污染之際,卻也吊詭地釋放出足供男同志偷渡色情/情色的灰色地帶。

雖然溫泉空間大眾池男女分池的異性戀性別符號的規範,阻絕了兩性在公共空間的跨界中所可能衍生的性/情慾問題,卻也同時使男同志在異性戀規範的性別符號中得以拓展其情慾空間。受學術單位稱頌標示為反色情的,以及由住民社群營造的北投長春溫泉(又名日光社區溫泉),即在男同志的積極運用之下,將異性戀中產階級抵制色情的努力和性別分隔措施,轉化為進行同性戀色情解放的有利空間。事實上,不止住民社群所主導的溫泉空間被男同志攻佔,就連以商業利益為導向的溫泉產業也無法強力地、全然地杜絕男同志於該空間的色情/情色活動。異性戀中產家庭假日必訪的馬槽花藝村、日月農莊、國際飯店、川湯、櫻崗等溫泉餐廳等,都是男同志駐足的著名遊憩場所。於此,同性戀、異性戀共泡一湯,而性越界也在此發展出相對的可能性。男同志藉由男女分池的合法規範掩護,在泡湯的過程中享受感官的刺激;不論是較平和的視覺享受或是略具侵略性的觸覺試探,男同志都在溫泉活動中直接挑戰了絕然兩立的同性戀、異性戀性愛分野,也開發了異性戀男人接觸同性情/慾的可能。

當然,男同志藉由溫泉活動以拓展其情/慾空間的舉動也必會招致主流異性戀中產階級的壓制。為防止資本主義社會異性戀中產階級的主流地位有任何鬆動的可能,主流社會對男同志在公共空間中的情/慾活動必須加以監管(surveillance)與禁制(restriction),以明白昭示了異性戀對公共空間的「合法」主權宣示,以及對撼動社會結構與運作的元素所執行的經驗隔離(sequestration of experience)(Giddens, 197)。當異性戀男人意識到身處有男同志情/慾活動的溫泉空間時,他們激烈的反應顯示對該空間的預期(或者應是陳/成見)是異性戀理所當然的領地,對一切公然進行的非法情/慾活動所展現的憤怒厭惡則更清楚的宣示了異性戀中產主流的道德優勢。當他們與被主流社會禁制、隔離的男同志情/慾活動相遇時,所採取的應變措施便是透過國家機器(諸如法律、警察)來貫徹空間主權的行使。事實上,上述著名溫泉空間都以不定期巡邏、張貼警告的方式來嚇阻男同志的情/慾拓展。然而,這些對策並沒有產生強力的效用。以北投長春溫泉為例,因週邊地區常有男同志駐足,若見警察巡邏騷擾,即能快速地將訊息傳遞給池內同志而暫時停止色情活動。若是異性戀男人於午夜闖入該空間而欲舉發色情活動,在舉證上也會因為大眾溫泉池本身的空間的性別侷限,以及夜幕和溫泉渾濁水色的掩護,而有困難。因此男同志於溫泉空間的情/慾活動,便在異性戀中產階級性別符號「協防」(協助與防堵)與挪用的霧氣蒸騰模糊地帶漫延、開展。

男同志於溫泉空間所進行的情/慾活動時常被異性戀中產階級污名化為低等動物性的、不知廉恥的野合行為,有時同性戀社群本身也會出現此種論點。社會學家Anthony Giddens在闡述插曲式情愛(episodic love)時也強調開放性的溝通與協調而非著重性愛的征服(147),因為對性的沉溺(sex addiction)無助於純粹關係(pure relationship)的維持與延續。然而,Giddens似乎本質化地假設了情愛(love)的付出優於性慾(sex)的尋索。集結於溫泉空間的男同志社群是否會同意追求性需求的滿足會導致情愛的失落與絕望,這是必須再深入探究的;事實上,溫泉空間的功能主要是提供男同志在其他公共空間無法進行的直接、方便的身體接觸的機會,但也並不排除情愛連結的可能。

相對於其他公共空間,男同志在溫泉空間所制定的符號規範下,發展出較不受異性戀中產社會全然掌控的情/慾活動集結社群。該社群於溫泉空間進行的情/慾活動,透過性的沉溺,除了紓解異性戀中產階級社會強加其上的壓力(release)之外,更抵拒主流社會對同志社群情/慾活動所執行的監管與禁制(resistance)。男同志社群在溫泉空間中的情慾探索,於此展現了晚期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市場要求的個體特質。晚期現代男同志是資本主義勞動市場的產物,是具備了自主性(autonomy)、個人性(individuality)與自省性(reflexivity)的能動主體,同時,也積極對抗了資本主義異性戀中產階級的情慾教條。承載著主流社會強加的壓力,培養了主流社會要求的能力,男同志開發了溫泉空間的情/慾活動,也積極地為自身寫下了情/慾空間拓展的傳記。


引用與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胭脂北投〉,林邊詞,陳志遠曲,潘越雲唱。臺北:滾石

〈溫泉鄉的吉他〉,葉俊麟詞,蔡琴唱。臺北:飛碟,1991

川端康成。《伊豆之旅》,1949。鄭秀美譯。臺北:志文,1985

白居易。〈長恨歌〉。《中國歷代詩人選萃---白居易詩選》。臺南:王家,1988

阮慶岳。《出櫃空間---虛擬同志城》。臺北:元尊文化,1998

洪德仁。《戀戀北投溫泉》。臺北:玉山社,1997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都市計劃室。《臺灣北部地區溫泉規劃---臺灣溫泉旅遊之分析與政策擬議》。臺北:臺灣省旅遊事業管理局,1988

莫泊桑。《溫泉鄉之戀》,1886。梁駒譯。臺北:志文,1980

莊展鵬。《溫泉家鄉》。臺北:遠流,1990

 

英文部分

Beck, Ulrich. Risk Society: Towards a New Modernity. Trans. Mark Ritter. London: Sage, 1992.

Beck, Ulrich, and Elizabeth Beck-Gernsheim. 「Individualization and 『Precarious Freedoms』: Perspectives and Controversies of a Subject-orientated Sociology.」 Detraditionalization: Critical Reflections on Authority and Identity. Eds. Paul Heelas, Scott Lash and Paul Morris. Malden: Blackwell, 1996.

Giddens, Anthony.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timacy: Sexuality, Love and Eroticism in Modern Societie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3.

Weber, Max. 「Religious Rejections of the World and Their Directions.」 From Max Weber: Essays in Sociology. Trans. and Eds. H. H. Gerth and C. Wright Mills. London: Routledge, 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