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浪漫爱危机
Modernity and the Crisis of Modern Romantic Love

授课教师  何春蕤
(八十九学年度第二学期课程)


少女约会杂志在台湾---现代青少女对两性关系态度之转变
Evient


最近,在各个书店及便利商店的书架上,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琳琅满目的少女杂志充斥了绝大部份的展示空间,其惊人的销售量展现了近代青少女在女性杂志消费市场上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消费族群。

只要稍微仔细端详一下这些杂志的封面及目录,便不难发现其主要诉诸的主题不外乎美容、服装、塑身、占卜、爱情…等,而这几个主题除了清楚地勾勒出现代少女的欲望地图轮廓之外,更值得注意的是,爱情这个议题往往以不同的比例渗透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少女杂志──不论是诉诸美容的 (如〈Beauty〉、〈More Beautiful),诉诸服装的 (如〈Sugar〉、〈Co Co),诉诸塑体的 (如〈Body),或诉诸占卜的 (如〈谈星〉、〈心理测验〉)各类杂志。换句话说,在选择以爱情为最主要的欲望诉求轴线上,这些杂志彼此之间的重叠性颇高。雅虎奇摩行销部经理黄惠雯在网路上也有同样的观察:“根据其以往经验,任何单元只要和情色沾上关系,点选率必然大幅提升。”也就是说,不论是美容、服装、塑身、占卜类的少女杂志,爱情的诉求往往都能一再刺激其买气,这也难怪这些杂志也倾向使用耸动的情爱呼召来吸引读者目光:“终结你被男友嫌弃的粗糙肌&痘痘肌&干烈唇”、“发现你的少男杀手魅力”、“爱情IQ年终大决战”…等等。这也隐隐透露着:吸引异性以召唤爱情,或改善恋情品质,恐怕便是少女们处心积虑地在美容、美体、占卜上斤斤计较、沙盘演练的重要原因及动力。

最引人瞩目的是,最近两年,少女对于爱情的热衷与关心已经不一定要透过其他主题杂志来辗转迂回地讨论,因为一本直接以约会为诉求的少女杂志已经诞生了──〈“babe”:贝儿约会杂志〉(199955号创刊)。这本杂志除了在内容上以恋爱、约会为主要取向,更从第三期起,将杂志的形状由正/传统的长方形,改成上半部为心形,再配合封面上以不同形式(如玫瑰、汽球等)呈现的粉红心形图案、及其周围耸动的情爱标题,让这本杂志不论在内容、形式上都彻头彻尾的情爱化,在展示书架上自成一格,也在茫茫书海中抓住少女的目光之余,同时有力地抓住其心。

面对这样一本针对少女约会活动需求的杂志之发行及畅销,不禁令人好奇:究竟其反映出现代青少女对两性关系的态度及看法有什么样的转变?又,阅读这样的杂志对于读者(即成长中的女性)可能会产生什么影响?这些问题的思考,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厘清与了解浪漫爱在现代社会中的性质与生态处境,以及个人于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对应的配套措施。或许从这畅销少女约会杂志的分析研究中,我们可以对浪漫爱这个议题进行另一种角度的观察。

坊间其实并不乏有关求偶诀窍的通俗书籍,但是少女约会杂志建立了一个崭新的语言风格。除了之前所提的杂志造型特殊醒目以外,〈”babe”贝儿约会杂志〉所采取的语言风格极为活泼、新潮、通俗、口语化,同时结合了英语、日语、台湾国语、注音符号、电脑用语及时下年轻人常用的厘语,例如:“很In”、“DQ”、“阿/ㄚ娜达”、“卡哇伊”、“啊咿史嗲鲁”、“速啦~速啦~”、“粉油~粉亮~粉好亲~”、“很ㄅ一ㄤˋ”、“e/@世代”、“八卦女王”、“电眼美眉”等。这样的语言风格透露出此杂志所欲与少女形成的关系是平等的、似朋友的,迥异于传统父母师长对青少年常采取的上对下的正经、权威态度。姑且不论这样活泼新潮的语言风格是否确实反映青少女的口语习惯,(因为也许有其夸大渲染之可能性),但是至少其欲与青少女打成一片的企图是可以确定及理解的。少女在阅读之时可以立刻从语言上判断及确定这杂志是跟得上、甚至引导潮流的,更进而接受并认同其内容;也就是说,其在语言措词上的迎/符合少女喜好,也相对地提升其内容的可读及可信度,更可能在这样的阅读互动中肯定少女们的次文化实践与主体性。

少女约会杂志在语言上贴近少女的次文化,但是在标题措词的选择上则偏好“学院风”,以便把身体的、恋爱的相关议题提升到正式教育和学习的层次上,更因此使得少女和恋情的接触益增其正当性。常见的标题包括:“情人造型先修班”、“电眼美眉补习班”、“贝儿好好化妆教室”、“接吻安亲班”、“服装私塾”、“长高功课表”、“约会必修学分”、“约会前小嘴嘴一定要做的保养功课”等等。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从第七期起,“babe”杂志封面上的杂志名称由以往的“贝儿约会杂志”改为“贝儿约会学分”,俨然以一本恋爱约会参考书、大补帖的形式呈现。这样学院风的标题语言除了隐隐勾勒出其预设的读者群的职业及年龄(亦即为13~19岁左右的在学少女),并利用其熟悉、习惯的升学体制中的权威机制(如:补习/安亲/先修班、功课表、必修学分…等)来使得其单元的诉诸目的更加明显有力。少女读者追求恋情的应有学习动作被有系统的强调出来,这也显示出约会前的准备(包含装/妆扮、约会仪式的了解、遵循等)是有技巧可学、有程序可循的,而非自然而然、浑然天成的。甚至,杂志中藉由升学机制/构的号召,也透露出这些是“必学”(“必修”)的,因为现在不学,以后也要学,自己不学,别人也会学,隐隐透露出情场如考场的竞争生态,增加了学习的动力和急迫性/正当性。

在杂志单元内容走向上,基本上可以归纳出三大主轴:一、装/妆扮的示范教学,二、约会技巧的传授、建议,三、编者与读者、读者与读者间的交流。而每一个单元都以最实用的内容来激励少女读者主动塑造浪漫爱的现代面貌。

首先,关于装/妆扮的示范教学单元,其主要是针对女性读者设计,肌肤保养、美容、化妆技巧、发型变化、塑身、服装搭配等是常见的单元内容,这也足以凸显外表对于现代引发、维持恋情的重要性。在现代都会的强大人口凝聚力及流动性作用之下,高密度的人口在局限的空间中窜动,也因此大大地增加了邂逅的可能性,又处在这样拥挤的公领域中,人往往要表现礼貌上的冷漠,面对面却四目不交接、也不交谈,只是/能沉默观看、打量周围的形形色色,故相对于其他感官,视觉的重要性在近代大幅提升,也因此身体的美化、装饰便成为个人在这视觉化的世界中向他人展露个人特质及吸引他人注意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方式及管道之一。

面对这样的生态处境,我们便不难理解在约会杂志中为何每期固定会有这类针对女性读者的装/妆扮来示范的教学单元:外在美与恋情之间的强烈关系在此清楚的被显示出来。这些关连甚至在文章标题上就清楚的标记了:“快速改善肤质 妆得美美的去约会”、“选对彩妆用品 为恋爱好气色加分”、“快速DIY出阿娜答一见就爱的发型”、“彩绘一星期的爱情浪漫”等。其清楚、有系统、步骤的示范教学,与附上的品牌、价码的商品展示结合,更实地、具体地提供了美化身体的管道,也透过这样对时尚的介绍,让少女不断自省是否有跟上潮流,除了帮助杂志本身销售量的提升,也不断维持少女与外界时尚的联系。

其次,约会技巧的传授、建议恐怕便是此约会杂志的最大特色及卖点了。其主要呈现方式是以针对不同场合需注意事项的提醒,以及各种增进恋情、约会顺利的方法及管道的试用报告,主要强调其实用性,并加以明确的数字/量来提高其权威性及可信度。例如:“6种吸心大法让男生不得不追你”、“女生、男生最讨厌的约会行为排行榜TOP10”、“吓跑恋情的出游约会/餐厅约会/手机/联谊不幸13式”、“招来恋情的出游约会/餐厅约会/手机/联谊LUCKY 7”、“100句求爱经典情话试用报告”、“100个约会地点最佳调情行动试用报告”、“100个勾引小动作让异性如痴如狂”等。事实上,这些实战单元提供了约会恋情的符码(codes),少女们不但研读、准备好自己,往往也不会忽略并置于旁的男性交战示范,以预先知道届时男方可能的行为,甚至也预设男方“应该”怎么做。例如:在咖啡厅里,男方会“陪她轻声细语的说说心事,不时握握她的小手、传张爱你爱到忘了我自己的纸条给她,有什么山盟海誓的尽量给它说…”;在送女方回家后,男方会“补上一个甜蜜蜜的电话,禀告女友大人没有到处花心的安全到家,还可以预约下一次的约会时间”(出自〈“babe”调情6号〉之“100个约会地点最佳调情行动试用报告”)。少女读者可以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以及应有的约会仪式,逐渐拼凑出一个爱情的想像全景。

此外,这样的教战单元往往会提供:适用时机、练习方式、预期发展、突发状况等;也就是说,除了正确动作、时机的示范,还有可能的错误、风险的事先提醒,为约会做前瞻性的周详准备、安排。可以想见在阅读这样内容单元的过程中,筛选、模仿、假设、预演等复杂学习活动同时在少女的心中活跃进行。至于一些介绍可能会“吓跑恋情”“带来不幸”的举止的单元,也提供个人检讨、自省的机会。因此,在这样的约会教战单元中,少女不停的学习、自省,对过去审视,也对未来规划。除了对个人自身约会行为的审视,一些讲座、测验、占卜也提供机会让少女检视两人间的情感,如:“阿娜答是真心的吗?”、“认识爱情大骗子”、“有钱女朋友vs.没钱男朋友”、“大帅哥与恐龙妹vs.美女与野兽”,这些单元都让少女不断省思彼此是否够真心、感情是否够深刻,这也显示爱情不再是单靠努力、付出就能美满,自我省思及对关系的审视也是帮助感情继续维持下去的主要因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约会杂志对“性”所抱持的开放态度,迥异于正规学校教育中仅从医学角度对生殖器官、结构的刻板介绍;而对于性最常被忽略不谈的人文、心理层面,也有较详尽的介绍与分析。例如:“性的初体验,什么年纪最适合?”、“100个第一次完全美妙手册”、“我俩在一起到底是为了爱?还是为了性?”、“性后SOS!”这些单元对于青少女两性交往、约会中可能需要具备的情欲技巧及可能遇到的问题,都给予详细的介绍、建议。情欲不再与少女隔离,成长中的女性也开始开发自己的情欲、掌控自己的身体,从多方取得性知识、建议、训练,了解可能要承受的风险及对应措施,而不再是一切“放乎自然”,把责任全交给男方。

有欲望开始情爱生活的少女们如果想要获得相关资讯,往往会在学校和家中碰壁;但是少女约会杂志却积极的建立其资讯和经验交流的管道,友善的连起众家少女的姊妹情谊来。着重与读者的交流是少女杂志的主要特色之一,而〈“babe”约会杂志/学分〉也不例外,每期均固定安排“贝儿俱乐部”的单元,里面设有专为少女解答感情疑难杂症及情书展示的专栏,在此,个人私密问题得以诉说、解决,心情故事也得以和他人分享。也就是说,透过此畅销杂志所提供的管道,个人的感情问题、经验都可以由以往的私领域浮现到公领域,除了能满足读者窥探隐私的欲望,更因此无形中的交流拉进了彼此的距离,形成姐妹情谊(sisterhood),提供女人如姊妹淘般的亲密关系(intimacy),也在某个程度上满足了青少女亟需同侪情谊的需求。此外,此杂志提供的交友天地、征友栏也提供了青少年个人人际网络扩张的管道。

对于这样一本少女约会杂志,也许有些人会嗤之以鼻、认为这些少女为约会处心积虑地学习,自省的目的终究是肤浅、徒然的,因为她们只是被爱情的幻影欺骗了而已。然而,不可否认的那个需求、欲望却的确是真实存在、无法被忽略及否定的,它凸显了女人对自身情感、身体、时间的规划、控制需求,即使知道未来有危机的可能存在,也能接受这样的事实,并努力装备自己、培养处理风险的能力。如同浪漫爱情小说一样,少女约会杂志被看做是“女性追求理想白马王子”的教战手册,也诚如Giddens所言:“捕捉另一个人的心,事实上是一个创造彼此叙事传记的过程,女主角驯服、软化、改变了爱人原本看来难以驾驭的阳刚气质,终于使得相互的情感便成他们共同依恃。”因此,当少女将从约会杂志中所学的一切付诸实行时,我们看到其对个人叙事采取主动的参与态度,并且也为双方创造了共同的传记,即使有可能爱情失败,约会杂志也以开阔的语言鼓励少女再接再厉。从这爱的培育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看见这些成长中的女性茁壮出其主体的能力,相信这对其将来必定产生更宽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