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民所得的稳定成长与周休二日的实施,台湾地区的休闲游憩活动在消费者有钱又有闲的必要前题下蓬勃发展。此外,由于资本主义的运作首重劳动产能(productivity)、效能(efficiency)以及自省(reflexivity)的提升,因此国家休闲政策的规划与管理即成为促进劳动力再生产的配套措施,以使投身劳动市场(labor market)的人们,可以透过短期的休闲游憩,除了消极地减低、延缓因精疲力竭所导致身心崩溃的危险,更能进一步积极地省思筹画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再一次迎接劳动市场的各种挑战。另一方面,台湾自解严以来,住民自觉/决以及社群营造的概念与国族认同的论述交相扣连,更激励了本土人民对于在地(local)文化资源的重新探索、发掘、定义与利用。至此,温泉活动即在政治、经济、文化的考量下,被国家机器、资本主义市场与住民社群透过集体消费,进而型塑、图腾化,而成为承继日治时期殖民文化,并与现时国家以及资本主义交相结盟的新台湾传统文化活动。
诚如前段所述,资本主义市场对于劳动力之运用相当着重于其产能、效能及自省等力向。为使其运作稳定,甚至加速,资本主义机制必须一方面稳固异性恋中产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y)结构,另一方面诉求民主化(democratization)、自由化(freedomization)、去传统化(detraditionalization),达成个人化(individualization)之境界,期许在时间及空间上都能弹性挪用、充分支配劳动力。然而,在强调个人化的同时,势必会松动甚至瓦解原存的家庭结构。德国社会学家Ulrich Beck在其著作《风险社会》(Risk Society)一书中,将此种矛盾性解释为晚期现代(late modernity)资本主义运作模式中不可避免的、吊诡的自折(reflexivity)现象(98)。资本主义要求投身劳动市场的个体身负理性自省(rationalized reflexivity)的义务,这确实加剧了劳动个体的生存压力;然而,劳动个体却也在履行此项义务之同时,将理性自省内化,为其作为晚期现代资本主义所主导的劳动市场之成员所需培养、具备的生存能力。劳动个体有了此项能力,便有可能开始衡量自身生命传记(biography)的撰写内容与形式。于此,不加理性思索、全然服膺传统的生活风格(lifestyle),必会面临书写自身生命传记的个体的质疑,甚至挑战(Giddens, 197)。在这个充满张力的趋势之下,被指定、形塑成为服务国家机器、资本主义、主流异性恋中产住民社群之文化消费的温泉活动,在男同志色情的偷渡与空间的拓展层面上,也显现出此种晚期现代资本主义的自折特质。
***
现时台湾接近都会区的温泉活动,以阳明山地区之温泉产业为例,一部份是被形塑成住民自发的日常集体文化消费,另一部份则被包装成旅游市场中具备医疗效用、舒缓身心压力的休闲商品。有些温泉产业(如知名的天籁温泉会馆)甚至与房地产结盟,企图开发异性恋中产家庭渡假公馆的潜在市场。不论是何种温泉活动与产业,其进驻消费市场的形式皆是全然的去色情化(de-pornographization),然而,却同时富涵异性恋模式的情色成分(eroticization)。事实上,温泉活动与性/情欲的紧密扣连,在文学作品中也不乏实例:举凡白居易的《长恨歌》、川端康成的《伊豆之旅》、莫伯桑的《温泉乡之恋》、现代台湾作家庄展鹏的《温泉家乡》、叶俊麟填词的和风曲目《温泉乡的吉他》,以及八零年代由潘越云所演唱的《胭脂北投》,不论是正面亦或负面的再现,皆无可回避地触及了性/情欲于温泉空间的流动、扬荡。
温泉活动中对于色情的压制以及情色的添加似乎符合了Max Weber所言过度理性化必煽动起情色化的强烈需求(349)。民国六十八年台北市议会废止了北投侍应生的合法地位,自此北投温泉的色情活动转为地下化,而其规模与气焰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此项行动突显了父权国家在经济结构稳固之后,冀求国家去色情化的纯净形象,因此必须掩没、消弭性工作者以及色情产业的存在,以杜绝危及资本主义市场运作模式所需要的一夫一妻中产核心家庭结构的乱源。然而,如此去色情化的理性压抑,势必使得劳动个体的情欲需透过情色商品的消费管道纾解,而此纾解方式则必须建基于原来资本主义市场所允准的异性恋伴侣模式方得延展。更有甚者,时至今日,异性恋伴侣在温泉空间中的情欲运作,甚至是积极地被允准与指导的:在台湾温泉协会的网站上,甚至可搜寻到伴侣在情人节为享鱼水之欢而洗鸳鸯浴时应注意的卫生问题等等相关详细指导。换句话说,当劳动个体透过温泉活动达到情欲纾解的同时,其投入异类色情活动的可能性即相对减少,也因而更形巩固异性恋情欲模式的主流位置。
政府机构及学术单位对于温泉开发的政策分析与规划,皆倾向鼓励将温泉作为住民日常集体消费的元素,而色情与商业的介入则需尽力阻止。由台湾省旅游事业管理局委托台湾大学土木工程学研究所都市规划室所进行之台湾北部地区温泉旅游分析与政策拟议报告中即显示其对温泉作为市场中之商品的焦虑与忧心。根据该单位的观察,此种受商业活动掌控的温泉空间必是品质低落,并且包藏色情活动,将衍生许多社会问题,而无法使劳动个体透过温泉活动的进行来真正达到提升心灵、养精蓄锐的效能。因此,建议政策的重点应着重于鼓励社区的参与,以提高空间之社区性的使用,对色情与商业把持温泉活动的情势发挥消极的抵制力量(52)。然而,出版于民国七十七年的这份报告,对于温泉活动之预视与建议,并不全然符合现今温泉活动发展的现实。
首先,商业介入的温泉空间作为资本主义市场的商品,为因应消费者因财富累积达到一定的水准而对生活品质的要求相对增加的趋势,必须全力提升其空间与服务品质以招徕顾客。此外,由于媒体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影响,旅游资讯的流通更加快速与便利,透过卫星电视的传送,台湾地区收视观众长期在视觉上沉浸于日本泡汤节目所报导的精致休闲活动中,转而回顾、自省,并积极营造自身所渴望的温泉活动与空间。此一层面的哈日情结,适宜地与延续殖民文化、肩负国族认同的新台湾文化传统的形塑相扣合,助长了国家与商业对温泉产业积极改造的热诚,也致使台湾地区,尤其是都会区及休闲胜地的温泉产业与活动,透过消费模式的运作而有了质与量的提升。
其次,虽然住民自觉/决所建立的日常集体消费温泉空间有助于社群自主性(autonomy)的凝聚,以及人文(culture)、风土(environment)的关怀,然而,此种社群的集结却也暗含了主流异性恋中产阶级的霸权心态。被学术单位视为对抗色情入侵温泉空间的消极抵制力的住民社群,在温泉活动的形塑过程中,不断地与中产阶级崇尚自然、纯净、去色情的价值观接轨。然而,住民社群自发性营造的温泉空间,在抵挡异性恋色情污染之际,却也吊诡地释放出足供男同志偷渡色情/情色的灰色地带。
虽然温泉空间大众池男女分池的异性恋性别符号的规范,阻绝了两性在公共空间的跨界中所可能衍生的性/情欲问题,却也同时使男同志在异性恋规范的性别符号中得以拓展其情欲空间。受学术单位称颂标示为反色情的,以及由住民社群营造的北投长春温泉(又名日光社区温泉),即在男同志的积极运用之下,将异性恋中产阶级抵制色情的努力和性别分隔措施,转化为进行同性恋色情解放的有利空间。事实上,不止住民社群所主导的温泉空间被男同志攻占,就连以商业利益为导向的温泉产业也无法强力地、全然地杜绝男同志于该空间的色情/情色活动。异性恋中产家庭假日必访的马槽花艺村、日月农庄、国际饭店、川汤、樱岗等温泉餐厅等,都是男同志驻足的著名游憩场所。于此,同性恋、异性恋共泡一汤,而性越界也在此发展出相对的可能性。男同志藉由男女分池的合法规范掩护,在泡汤的过程中享受感官的刺激;不论是较平和的视觉享受或是略具侵略性的触觉试探,男同志都在温泉活动中直接挑战了绝然两立的同性恋、异性恋性爱分野,也开发了异性恋男人接触同性情/欲的可能。
当然,男同志藉由温泉活动以拓展其情/欲空间的举动也必会招致主流异性恋中产阶级的压制。为防止资本主义社会异性恋中产阶级的主流地位有任何松动的可能,主流社会对男同志在公共空间中的情/欲活动必须加以监管(surveillance)与禁制(restriction),以明白昭示了异性恋对公共空间的“合法”主权宣示,以及对撼动社会结构与运作的元素所执行的经验隔离(sequestration of experience)(Giddens, 197)。当异性恋男人意识到身处有男同志情/欲活动的温泉空间时,他们激烈的反应显示对该空间的预期(或者应是陈/成见)是异性恋理所当然的领地,对一切公然进行的非法情/欲活动所展现的愤怒厌恶则更清楚的宣示了异性恋中产主流的道德优势。当他们与被主流社会禁制、隔离的男同志情/欲活动相遇时,所采取的应变措施便是透过国家机器(诸如法律、警察)来贯彻空间主权的行使。事实上,上述著名温泉空间都以不定期巡逻、张贴警告的方式来吓阻男同志的情/欲拓展。然而,这些对策并没有产生强力的效用。以北投长春温泉为例,因周边地区常有男同志驻足,若见警察巡逻骚扰,即能快速地将讯息传递给池内同志而暂时停止色情活动。若是异性恋男人于午夜闯入该空间而欲举发色情活动,在举证上也会因为大众温泉池本身的空间的性别局限,以及夜幕和温泉浑浊水色的掩护,而有困难。因此男同志于温泉空间的情/欲活动,便在异性恋中产阶级性别符号“协防”(协助与防堵)与挪用的雾气蒸腾模糊地带漫延、开展。
男同志于温泉空间所进行的情/欲活动时常被异性恋中产阶级污名化为低等动物性的、不知廉耻的野合行为,有时同性恋社群本身也会出现此种论点。社会学家Anthony Giddens在阐述插曲式情爱(episodic love)时也强调开放性的沟通与协调而非着重性爱的征服(147),因为对性的沉溺(sex addiction)无助于纯粹关系(pure relationship)的维持与延续。然而,Giddens似乎本质化地假设了情爱(love)的付出优于性欲(sex)的寻索。集结于温泉空间的男同志社群是否会同意追求性需求的满足会导致情爱的失落与绝望,这是必须再深入探究的;事实上,温泉空间的功能主要是提供男同志在其他公共空间无法进行的直接、方便的身体接触的机会,但也并不排除情爱连结的可能。
相对于其他公共空间,男同志在温泉空间所制定的符号规范下,发展出较不受异性恋中产社会全然掌控的情/欲活动集结社群。该社群于温泉空间进行的情/欲活动,透过性的沉溺,除了纾解异性恋中产阶级社会强加其上的压力(release)之外,更抵拒主流社会对同志社群情/欲活动所执行的监管与禁制(resistance)。男同志社群在温泉空间中的情欲探索,于此展现了晚期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市场要求的个体特质。晚期现代男同志是资本主义劳动市场的产物,是具备了自主性(autonomy)、个人性(individuality)与自省性(reflexivity)的能动主体,同时,也积极对抗了资本主义异性恋中产阶级的情欲教条。承载着主流社会强加的压力,培养了主流社会要求的能力,男同志开发了温泉空间的情/欲活动,也积极地为自身写下了情/欲空间拓展的传记。
引用与参考书目
中文部分
〈胭脂北投〉,林边词,陈志远曲,潘越云唱。台北:滚石
〈温泉乡的吉他〉,叶俊麟词,蔡琴唱。台北:飞碟,1991。
川端康成。《伊豆之旅》,1949。郑秀美译。台北:志文,1985。
白居易。〈长恨歌〉。《中国历代诗人选萃---白居易诗选》。台南:王家,1988。
阮庆岳。《出柜空间---虚拟同志城》。台北:元尊文化,1998。
洪德仁。《恋恋北投温泉》。台北:玉山社,1997。
国立台湾大学土木工程学研究所都市计划室。《台湾北部地区温泉规划---台湾温泉旅游之分析与政策拟议》。台北:台湾省旅游事业管理局,1988。
莫泊桑。《温泉乡之恋》,1886。梁驹译。台北:志文,1980。
庄展鹏。《温泉家乡》。台北:远流,1990。
英文部分
Beck, Ulrich. Risk Society: Towards a New Modernity. Trans. Mark Ritter. London: Sage, 1992.
Beck, Ulrich, and Elizabeth Beck-Gernsheim. “Individualization and ‘Precarious Freedoms’: Perspectives and Controversies of a Subject-orientated Sociology.” Detraditionalization: Critical Reflections on Authority and Identity. Eds. Paul Heelas, Scott Lash and Paul Morris. Malden: Blackwell, 1996.
Giddens, Anthony.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timacy: Sexuality, Love and Eroticism in Modern Societie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3.
Weber, Max. “Religious Rejections of the World and Their Directions.” From Max Weber: Essays in Sociology. Trans. and Eds. H. H. Gerth and C. Wright Mills. London: Routledge, 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