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理念(仅限老师和家长阅读唷!)
我们的基本教育信念是务实面对、培养自主、平等多元。面对眼前日渐浮现的各种性别冲突和性别不义,我们相信这是最彻底有效而且最少副作用的处理方式。
在教育内容上,这本书当然不会自以为已经涵盖了两性平权教育的全部内容,但是它却非常直接的面对许多此刻已经浮现的、和性和性别相关的校园问题。这些故事剧情的讨论和延伸(不管是由老师带动或是由学生提起)都可以为课堂和课间提供许多机会教育的话题。
在性别考量上,我们认为“男女各有其份”的传统角色分配当然已经不敷今日的社会现实所需(全方位的社会发展难道不需要全方位的人来承担吗?),但是我们也不相信让男生多点温柔,或者女生多点独立,或者大家都学会平均分摊家务,就能解决复杂多样的性别争议和权力分配。(目前的现况倒是:已经在我们周围出现的温柔男生和独立女生不断受到打压和嘲笑。)因此,与其再度设立新的标准性别角色分配,例如“新好男人”或“新好女人”(也因而引发新的不满和焦虑),倒不如从小就建立开放的人格,以便尊重多元的选择,学习理性的沟通。
在性议题上,我们认为和性行为及性态度相关的各种道德调教,往往也是塑造传统性别角色的重要手段,而此刻各方对两性教育的关注,事实上多半来自大家对目前推陈出新的性现象感到焦虑。因此,与其迂回的用推动笼笼统统的两性教育,来间接处理性议题以及其中的性别偏见,倒不如切入问题的核心,正面直接的来面对成人自身的不安,积极的练习用开阔的态度、理性的思考,来谈身体、谈性、谈性别调教,让孩子有机会看到并认识其中的紧密关连。我们也需要反省人们是如何的看待新兴的性现象,如何的传述周围的各种负面描述,如何继续制造狭隘的眼界。这种反省式的思考将会帮助我们深刻的认识我们的性文化,并且警觉到自身对性所抱持的过度戒慎与偏见。
在教育方法上,我们相信创造机会、鼓励发言、提供资源资讯、包容多元,让学生自在的交流意见,自己找寻资料和意见,协商彼此互动的方式──这些绝对都比“灌输”简单的正确教训和正确答案来得有效,也比较能帮助孩子在其他各方面的理性感性发展。我们也相信,在剧情的脉络中思考及讨论问题,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分析并理解道理,要比覆诵抽象的口号和坚持绝对的答案,来得实用切身。
在教育态度上,我们相信平实的面对各种现象,多元的看待现实,轻松的交换意见,包容的倾听孩子们的内心话,都要比高压式的恐吓和权威式的教训更能避免造成孩子们敷衍了事或阳奉阴违,而成人的坦承态度也会比较贴近成人生活中的现实和软弱,比较容易赢得孩子的友情和信任。
在语言形式上,我们深知漫画的语言画面自有其成规,孩子们则早已因为熟读其他漫画而有所期待(请别把孩子当成白痴),因此我们舍弃严肃说教,在自然的叙事中呈现议题。夸大的、搞笑的画面和对白,是漫画的必然形式,也是接近孩子心灵的手段(谁会喜欢听说教!);议题的浮现和讨论的兴趣,则是我们希望达到的终极目标。
用白话来说,我们在漫画中并不耗费篇幅去告诉女生,“应该”勇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应该”用平常心来看待月经,“应该”面对问题,找人帮忙解决问题(这叫做空口说教);相反的,我们就直接去描绘一个个已经破除成规、已经这样而活的女生(这叫做具体榜样)。我们不耗费唇舌告诉男生“应该”不要欺负女生,“应该”尊重女生也尊重自己;相反的,我们就直接去描绘一个阴柔的男生如何受到女生欢迎,而那些欺侮人的男生多么讨人厌。这些情况本来就存在在我们周围,只是很少得到肯定,因此,本书中的正面呈现不但避免了说教,示范了不一样的互动关系,更具体考验我们到底对松动传统性别角色有多大的决心。
请记得,这本漫画中的每一句台词,每一个人物,每一段剧情,都可能被发展为另一次机会教育,老师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是太书用途的唯一上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