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色”表——教师之间的性骚扰

学校有些男老师或行政人员常常仗着他们的强势,对女老师恣意骚扰,有意无意的开女老师的玩笑或碰触女老师的身体,可是碍于情面,女老师们又不好当面发作,怎么办?

校园中男老师对女老师的骚扰一直是女老师心中的痛,特别是当男行政人员或男性主管藉着职权之便,对基层女老师骚扰时,女老师要不是感到羞耻难言,就是为了息事宁人而隐忍不说。而女老师越是紧闭其口,那些存心骚扰的男性主管越是觉得“赚到了”,抱着“反正她又不会说”的心态就更横行无阻,常常得了便宜还卖乖:“我只不过拍拍她肩膀嘛!有什么了不得的,这么生气?”

长期以来,性别议题没有受到社会关注,女人面对这种常见的骚扰,连主动抗争的力量都很小。她们觉得即使公开提出抗议也不容易讨回公道,反而可能会坏了名节形象,甚至在工作的各方面关系中受到有形无形的报复,因此许多女人采取了躲避隐忍的态度。不过,近年来社会局势有些变化,为了促进职场里的专业精神,提升工作效率和企业形象,也为了创造台湾注重平权人权的正面国家形象,大家愈来愈觉得在公领域中,一切太过私人而且可能有损单位效率形象的行为都应该被禁止或惩处,再加上妇女运动的议题和语言在这个时候使得“性骚扰”这个新名词连结上保护女性身体的大目标,因此,性骚扰才在公众领域中开始受到关注重视。

这样一个历史的发展对那些被骚扰的人而言是很有利的,因为她不必再隐忍,不必再生闷气,而可以在法律的支持下诉诸公决。当然,不太习惯撕破脸对簿公堂的女人恐怕还是需要发展一些决心和勇气才能维护自身权益;然而除了权利意识之外,大家也需要多多练习讨公道的技术。

决心、勇气、和讨公道的技术都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操练的。许多人都会告诉女人,在遇到恶意找碴的人的时候,首先就要明确的、坚定的向他说“不”,严正的拒绝他的骚扰,千万不要因为怕事或怕羞而表态不明,反而落人口实。可是,以我们调教女人的方式,大多数女人都长成怕事而退缩的基本态度,不管怎么劝她严词抗争,好像也没有多大用处。

因此,为了有气魄和毅力拒绝骚扰,你平日就要多练习为自己的权益而战,并且展开改造自我的课程。学校有那种大妈型、别人不敢得罪的女老师,你就要多接近她,多向她学习骂街的本事;校内有那种强悍的霸王花女学生,你也要和善对待,虚心求教;平日在校内要拉帮结派,多交朋友,了解议题,促成共识,正式开会时有不同意见才会敢坚定的提出来,而还有人帮腔;另外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也要练习不再做淑女,因为做淑女就意味着你需要顾忌形象,也因此会发展不出反击的力量;要是哪里举行有你认同的街头运动,你就找时间参加抗议游行,以锻炼正义的勇气,在大喊口号中放开自己……。方法很多,反正不做乖小孩就是了。

除了以上的气魄锻炼之外,你也要再累积另一些能耐。如果你已经清楚的抗议,而对方仍然明知故犯,这时你就必须要采取进一步的措施。要知道,虽然他是你的上司或同事,但是只要他侵犯了你的身体权利,也就是侵犯了你的基本人权,侵犯了你的私人空间,这些都足以构成法律诉讼的理由。但是,要能在司法和舆论之前站得住脚,你就要做最基本的工夫──搜集证据。

你要详详细细的记录每次骚扰的时间、地点、天气、言辞内容、身体位置、穿着、动作、部位、感觉、情绪、可能的目击者等等,就像情报员的观察报告一样。你记得愈清楚详细,在堂上呈供时就愈有说服力,毕竟,别人不是你,要让人清楚的认识到你的遭遇而支持你,你就得用言辞让别人进入你当时的情境,在身历其境的状态下了解你的感觉。还有,通常骚扰可能不是指向你一人而已,所以你平日就要多和同事交朋友,以便探听是否有别人和你一样受害,以便联手控诉;即使没有,也可以经过友情的累积而得到道义的支持,在你提出控诉时会是有利的局势。

等到手中握有充足的证据记录之后,你就可以开始讨公道的过程。你所收集的所有资料档案要写成清楚易懂的叙述──哇!练习作文的另一种机会──然后你可以向教育督学或更高级的行政人员投诉,藉此提升他们的性别意识。他们也有可能会秉公处理,但是为了防范官官相护或者行政人员吃案,以免产生对自己更为不利的情况,你也可以考虑同时送一份副本给素来有正义形象、为妇女争取利益的社会团体(本书附录中有她们的连络方式),她们在处理这种事情上面比较有经验,也比较站在受害者的立场,一定会帮助你的。

请记得,这个讨公道的行动不但相关你个人的权益,也会为无数比你更弱势、位置更不利的受害者设立榜样,对改变女人整体的处境是有贡献的。更重要的是,你大概也看得出来,上面的这一套做法不单单是针对骚扰提出反攻,更重要的是,你可以在过程中改变个人的气魄和胆识,提升观察及语言能力,还可以交到很多朋友,拓展人生经验,一举数得。老实说,这套东西不但可以被你所用,你也应该传授给你的学生、亲友、陌生人等等,好整体提升女人的自卫能力和讨债能力。

当然,在这里还有另外一个层次的思考──因为,女人并不是要变成复仇女神,要是把自己搞得正经八百,严肃苛刻,校内也变得风声鹤唳,这又有什么好?至少,日常生活中的小乐趣都没有了,说不定还使得很多调情示爱无法出现,以至于断了大家的情欲机会呢!

让我们面对现实一下。除了很明确的、打死不退的恶意骚扰之外,人与人之间也不乏有某些较为暧昧的“骚扰”事件,例如亦步亦趋的献殷勤、开黄腔、讲黄色笑话、亲密的但轻微的肢体动作等等。

这些例子就有点灰色地带了,因为那些被认为是“骚扰者”的男老师,很可能并无恶意骚扰的意思,而只是想轻松助兴、想耍宝爱现、想讨好大众、想被视为可爱幽默、想在群众中表现自己的聪明而已;要是你用同样的标准和方式一竿子打翻一条船的惩戒他们,用法律控诉他们性骚扰,恐怕并不见得公平。相反的,要是你的心胸开阔,身体自在,要是你不是那种太过敏感易伤的脆弱心灵,要是你不介意让出一点肯定他人的空间,那你应该可以多多少少练习包容某些人极其卑微渺小的渴望和或许有点拙劣的努力吧!你应该不必用严厉谴责或急急撇清,以证明你自己的清纯吧!(这种利用是多么的可耻啊!)许多女人都有那种用几句轻松的回应,在谈笑间让可能的进犯者灰飞湮灭的自在本事,下次你听见女人开黄腔时好好学着点吧!

不过,如果你真的觉得那些行为很低级下流,那就清楚的向他表明自己的感受,让他知道你觉得那些黄色笑话或动作已经让你很不舒服,而他随便的拍你肩膀或手臂也造成你的困扰。要是他不是恶意或故意,他一定会知过能改。要是他是真的恶意而持续不改,那么就用前面说的那一套收集资料控诉法去教训他吧!

在这里还有另外一些状况是更为灰色、更不确定的。要知道,性骚扰的关键绝不是对方做了什么动作,碰触了什么部位,说了什么话语──这些客观的事实都无法解释个人本身的感受,很多时候,同一句话,同一个动作,要是由不同的人来做,你的感觉可能会大不相同。比方说,要是对方是自己有点喜欢的心仪的人,所有的言语行动都变成了好意爱意的表现,都会引发你暗暗的欣喜,绝不会说对方在骚扰(虽然表面上有可能还是要说两句“你坏死了”、“人家不来了嘛”之类的客套话)。相反的,要是换了一个其貌不扬、身材短小、文化水平不佳、身分条件很差、已经在婚姻市场中出局、或者有其他不讨人欢心的特质的人,那么,不论他是如何的善意试探而已,遇到了不想被癞蛤蟆吃到天鹅肉的女性时,他都会被视为是骚扰。

这种案例显示,有关性骚扰的控诉并不是很简单的“一个弱势性别对另一个强势性别的正义抗争”,其中恐怕还牵扯到许多复杂的文化阶级歧视因素。而当我们把“性骚扰”的上方宝剑祭出来,斩钉截铁的运用在所有自己看不顺眼的人身上时,恐怕只会创造出更多因含冤莫白或者打抱不平而生的怨忿,伏下日后产生更多不满的源头。

让我们再说一遍。性骚扰是许多女人在生命中极为痛苦的经验,但是因为座落在我们这个复杂矛盾的文化中,它也并不是一件很单纯很清楚的事情。如今虽然在法律上和文化上慢慢提起了大家的关注,却也有可能在极其简化的处理方式上形成更多的争议和恶果,这些都还需要我们发展更大的智慧来处理。

目前在学校校园中对防治性骚扰只有笼统抽象而且简单二分的关注和提醒,并没有考虑到这些灰色地带的互动,也没有包含一些比较复杂的矛盾的自我反省。这样的教育不但不可能防范骚扰,反而会因为过度的坚壁清野,过度的自以为义,而使得女性硬心(惊惧)、男性惶恐(怨忿),对于减少或消除性骚扰,恐怕一点好处也没有,搞不好还会引发另一些敌意事件。

说真的,我们与其在教育中希望恳求“加害者”(不管是男是女)发挥良知,克制自己,尊重他人;倒不如积极提升“受害者”(不管是男是女)面对这种复杂情势的处理能力。事实上,也只有“受害者”(不管是男是女)的自立壮大,才可能一方面有效的击退恶意骚扰,另方面宽容的包容卑微脆弱的好意示爱,在冷静中厘清自己的情绪反应,以公平的面对和他人的互动。(涂懿美、何春蕤)


性/别研究室 本网页于2003年3月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