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羞或报喜──女生怀孕了

校园中常发生女学生怀孕的事,男生又没办法说∶“我会负责”,师长该怎么处理呢?
女学生怀孕一向就很常见,只是因为过去媒体比较不发达,消息比较不灵通,使得青少年的秘密情欲生活没有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所以没引人注目而已。

其实女学生怀孕大多会自行想办法堕胎,即使没有成人帮忙,她们也有自己的资讯管道。你看过青少女最常阅读的那些少女小本刊物(如《姊妹》《安少女》等等)吗?你知道在这些刊物中最常见的广告是什么吗?就是标榜安全隐密的堕胎诊所,可见得怀孕堕胎绝对比我们想像的普遍,而且绝大多数的女生都能自寻管道解决问题,只有那些经济能力较差、处事能力太低、一有事情就手足无措的乖乖女生才会让问题爆发出来。

面对这种普遍的情势,老师们应该体认到,单单劝女生不要有性行为已经不是很务实的做法,我们需要开始思考用什么更积极更具体的方法来帮助女生不要落入这种孤立无援的情境。

问题是,东窗事发时,师长的第一个念头却总只是愤怒,认为女生怀孕是报应,是不听老人言的恶果;再来就会觉得难过,安全性行为宣导了这么久,保险套价廉物美,又容易买到,没想到自己的学生居然还是这么不受教。唉!……

不过,感叹无用,真正应该开始想的是:生米已经煮成熟饭了,煮饭的人自己又不会吃,该怎么处理呢?

务实的说,除非情况特殊(孩子的照顾和养育有着落、两家的亲人善意的支援此事、性关系的双方没有因为东窗事发而分手等等),否则若是将孩子生下来,或甚至仓促成婚,都会产生后遗症。毕竟,如果没有积极的支援,这个女生就像所有兼顾家庭与事业的女人一样,真的是蛮辛苦的,不但有可能羁绊她未来的生涯规划,恐怕连孩子也养不好。若是为了委曲求全而匆匆结婚,那就更糟了,经济、养育、课业、人言等等各种压力很可能会毁了这个小小家庭,也为学生的家长添加无数困扰。在这种情况下结婚,恐怕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制造更多问题。

既然如此,比较适当的选择应该是在怀孕的前三个月内,请有专业素养的医生,用子宫扩张吸引术或者法国发展出来的堕胎药RU-486,解决女生体内的受精卵,然后再让她好好休养一阵子,顺便恶补一下避孕知识,以免日后再陷入同一情境,事情其实也不难解决。

这样会伤身?别没常识了,只要手术做得早,做得谨慎,事后小补身体一下,保重一点,还是相当安全的。天下无数已婚未婚女性都动过这种手术,可惜我们的文化不容许她们的经验自由的交流给其他的女人。老实说,这种手术和其他手术是一样的风险,而且别忘了,作为年轻人,女学生的身体复原能力也是惊人的──只要成人不要以责骂和羞辱来让她们的日子不好过,使她们的心情无法平复,那她们就有希望早早复原。

有时有些女生的父母会很理直气壮地要求男方支付遮羞费,而且收了遮羞费也从来不是交给这个当事人(也就是女儿),以提升她的生活品质,或者让她出门旅行散心;相反的,父母总是把钱收起来给自己用。这简直就是把女儿当雏妓,把自己化身为老鸨嘛!“遮羞”遮的是什么羞?遮的又是谁的羞?这好像是处女情结在作祟哟!从这种做法就可以看出父母们的观念,是将自己宝贝女儿的身体当成货物,一旦被“偷”了就开价要求赔偿。这种做法一点也不尊重女儿的生命和尊严。事情既已发生,成人的态度绝不能以收取遮羞费来“教训”男方。两情相悦本来就是美事,没什么羞要遮。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为了教育年轻人日后多小心,我们建议派这两个年轻人替亲戚或学校中有小孩的老师做一阵子义务保姆,透过这种教养的经验和劳力付出,来教她/他们以后为自己身体的活动多付上一些心力,具体认识不做好避孕措施的“代价”,顺便为将来教养孩童预作练习。这样的“惩罚”绝对比收取遮羞费或者记大过来得有教育效果。

另外一个做法则是要求他/她们收集资料,访谈相关人士,认识并研究人工流产手术的内容和事后保养的注意事项,联合同学一齐制作报告和海报以教育其他同学,同时这两个年轻人还要在校内校外打工赚钱,帮忙家长分担女生的手术费和调养身体的费用。这个做法也可以让他/她们实际上花些“学费”,去感受不安全性行为的后果,这就是“机会教育”。

你可能也注意到,这里建议的两种做法都不是报复型的惩罚,也不是愤怒型的羞辱。相反的,我们思考的是如何透过具体的作为来让孩子有机会多认识人生的现实,而且在非常具体的劳动中学习成熟的责任观。这样的处事方式也会让周遭的学生看到,我们不需要用羞辱来面对别人的人生抉择,也不需要用惩罚来发泄自己的挫折感。务实的、积极的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平和的继续生活,反而是比较健康的做法。

在这整个过程中,父母师长都要学习克服自己的愤怒成见。许多父母会在震怒之下放逐孩子,严惩孩子,甚至撇弃孩子,这种态度反映了父母关心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的旨意没有被遵从,自己的训示没有被接受。要是你是真正的关心这些孩子,希望她们过得更好,那么你就要体会孩子在东窗事发时的慌乱和困惑自责,你应该多去关心、开导孩子,让当事人了解怀孕堕胎只是有点麻烦,但并不是什么大罪过或大灾难,因此不必太过自责、悔恨、或者轻生,成人会尽力协助解决问题。在另一方面,老师展现这种不过分严肃责备的态度非常重要,因为完满解决一位学生困难的同时,也就无声地让其他学生感受到有疑难真的可以向老师求助。预防是重于治疗,但只要好好治疗一个问题,就有希望预防下一个问题的发生。

另外,或许有些当事者希望把小孩生下来,不愿意人工流产。为了尊重这个选择,也为了支持她们的决定,我们需要进一步改变社会的资源分配,以便具体使得她们的选择能够实现。比方说,学校绝不能歧视孕妇迫使大肚子女生退学,相反的,校方要为女生提供课后补习,好让她在怀孕待产期间不至于荒废功课;健保要为女生提供完备的产前检查,好让女生不至于占用家中太多经济资源;小孩生下来之后需要照顾教养,我们也可以把它发展成社区或学校共同承担的事,校内的男生女生都可以藉此机会,正面的认识生养的责任和负担,还可以用这个事件和经验来操演自己未来可能面对的情况。这么一来,怀孕、生产、养育,都可以变成全班甚至全校的共同活动和教育机会,也可藉此扩展经验和策略。这些措施都可以使得怀孕逐渐不再是丑事、坏事,而是大家一起承担的学习机会。

如果成人觉得以上所说的做法都太麻烦,都不想做,那么事前防范怀孕就变成最重要的课程。性资讯和性资源的自在流通则是重要关键。请注意,“自在”的意思就是不要慎重其事的把性的资讯和用品当成大不了的事,反而要把它们当成非常平常的东西,是日常所需的,不被人另眼看待的东西,就像肥皂和卫生纸一般,这样的平常心才能把避孕的工作做好。在这方面,老师可能必须先克服自己的腼腆和无知,改善自己的性态度,才有可能和今日的青少年对话。

要谈避孕就要先知道,避孕不是个人的事,而要看整个社会能否形成鼓励和支援的氛围,要看社会成员能否方便的、顺利的得到和性相关的资讯和资源。从这个开阔的角度来思考避孕,才可能避免让这个问题随着当事个人的意志而成功或失败。在此先提供一些比较进步的想法和做法,大家还可以进一步多收集这方面的资讯:

(一)有备而来,准备保险套:这是二十一世纪最主要的性爱必备用品,不但避孕,还能避病。便利商店有得卖,街头爱滋防治宣导时有得给,宾馆床头免费奉送,如果当事人还不知使用,那么显然成人的恐吓太强,教育和示范不足,需要加强,更需要主动提供。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说服当事人切实全程使用,这可就要看我们平常如何谈论保险套了:要是避避讳讳,一副不好意思说的样子,或是严词谴责,禁止身体活动,恐怕都没有什么帮助。但是,要是自自在在、轻轻松松的谈论,可是坚持一定要用保险套,而且平实的让学生亲手操作实物练习使用,还提供色情故事场景,把保险套的使用过程很色情的融入其中,这些都是比较积极的做法。同时也要鼓励那些避孕成功和失败的人来谈经验和诀窍,找出问题的症结。另外,如果想提醒青少年保护自己的身体,但是又自知无力阻止他/她们尝试禁果的话,就需要鼓励青少年男女随身携带保险套,并且让保险套随处可得,经济方便。成人需要轻描淡写的告诉她/他们,这是新世代的酷眩标记,并且用漫画和贴纸等等宣传方式把保险套轻松化,必备化,这种正面看待保险套的态度绝对有助于青少年男女在性事中保护自己。

(二)事后补救,快找妇产科:面对女性身体自主的趋势,现代医学的研究已经使得目前出现不少新的产品,只要是在性交后72小时内,医生都有办法补救,而且失败率只有百分之0.5。例如服用女性荷尔蒙和黄体素,或者放置“空中拦截”的避孕器,或者在特定的时机使用成功率几乎百分之百的RU486,都可以“解决问题”,消除怀孕。在此必须提到的是,这些产品的价钱不低,要是成人不肯教孩子做保险套之类的事前防范,那么至少要提示她/他们平日多存钱,以备“不时之需”。还有,这些产品也各有其使用的方式、风险或后效,所以一定要在妇产科医生的指示下服用,而且不管是在72小时内“解决”,或是更晚一点才做子宫扩张吸引手术,都一定要找合格的妇产科,免得为庸医所误。成人在这方面似乎也可以做两件积极的事情:第一,透过平实的善意,多向堕胎妇女收集第一手的资讯,并采访各个妇产科的运作方式,整理出口碑较佳、品质保证的妇产科,作成消费者参考的资料,广为传播,这对想要采取人工流产的青少女(甚至所有妇女)而言,都是很有用、很友善的做法。第二,成人不要再继续强调怀孕是多么可怕、多么羞耻、多么创伤的事,以免孩子在惊恐之下,求助无门,拖得太久,最后只得埋头乱闯,或者走上绝路。成人真正应该做的是,平常就要轻松的、但是坚定的告诉青少女,性行为其实是可以做到安全无虑的,只要前瞻后顾,做好防范,即使有了问题也可以好好解决。这种支援式的友善态度可以赢得女生的信任,有事时也才可能真正的帮助她们解决问题。

(三)长期筹划,计算“安全”期(?):这是很常见的避孕方法。但是算过安全期的人都知道很不准,而且很麻烦,需要累积好几个月的月经周期天数,再经过一个复杂的数学公式来算出结果,或者用基础体温法画出周期曲线,再来推算安全期。由于这些方式都假设当事人不使用保险套,显示对现代避孕避病的必要性缺乏认识,我们觉得这不是新世代应该有的性态度,因此不予推荐。(金宜蓁、何春蕤)

 

 


性/别研究室 本网页于2003年3月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