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所有的理論探究一樣,性別議題和相關的理論研究總是伴隨著特定的社會變遷而浮現。這是任何一個學術領域都必須有的自我反思。西方的歷史經驗顯示,生產模式的革命和階級的位移共同創造了中產有識女性的歷史現身,不但首先衝擊到性別在社會裡的佈局,也使得性別成為值得思考和討論的議題。然而在這個脈絡中誕生的性別思考也脫不開自身的歷史和階級色彩,而不得不在接下來的發展中面對挑戰和檢驗。
台灣的浮現大體上不脫上述模式。1960、70 年代的所謂台灣經濟起飛,主要體現為加工製造業躍升為主導地位、女性勞工大量進入紡織和製造業、年輕人口脫離父權家庭進入工廠聚集的都會衛星城鎮、就業形態轉變促使女性追求更高學歷、婚姻生育越來越成為選項而非必然、資本主義商品文化更大量利用性別與性作為慾望焦點,這些變化都使得性別和性的分布與實踐產生了重大變化。相應來說,家庭、婚姻、求偶、愛情、性都發生了明顯的動盪。
針對這些歷史動盪而生的各種論述和政策,構成了 1980、1990 年代以來不斷浮現的意識形態爭戰,而這些爭戰則一步一步沈澱為新的性別佈局與性佈局。直到今日,在政策、法律、社福、道德論述方面,某些性別觀點已經涉入國家政策,並呼應世界性別主流化的潮流,形成新的規訓力道和治理建制。
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於 1995 年 10 月成立,其脈絡正是這個主流化過程的開端,其意義則是在學術和理論的層次上,批判「性別唯一」(gender-only)的簡化分析觀點及其所衍生的偏頗政策、法律與社會氛圍。為提升性/別研究的專業學術研究風氣,深化對邊緣弱勢性/別主體及文化的認識與呵護,並對官方全面推廣的性別平等教育介入學術及理論的討論,本室集結了來自各校、跨系所院單位對性/別教育有研究興趣及專業素養的教師加入成為研究員,共同為推動性/別研究、性/別運動及性/別教育而努力。
過去
年,性/別研究室的核心成員在台灣社會的性別議題與性議題中,幾乎每役必與,積累了許多深刻的論述,也為台灣的性/政治注入一股清流,我們的學術研究、出版、會議、教學則為台灣的性/別研究開拓出豐盛的資源。
我們的名稱就是我們的理論立場
「性/別」的命名──特別是那條斜線的誕生──反映了我們近 20 年來在女性主義理論上的反思。中間的斜線至少包含四層在具體台灣社運經驗中覺悟的意義︰
- 超越簡單二分:「性別」並非簡單的男女兩性分野,而是還有其他許多可能,例如各種揉合或跨越性別的呈現和認同。「性/別」因此以中間的斜線來凸顯「性別」內部的多元流動、曖昧複雜、分裂不穩,性別也自此成為預設了跨性別的理解。
- 緊密相連而相對獨立:「性/別」在視覺上一方面維持了「性別」與「性」的交集,另方面斜線也明確指出兩者不可化約。性別無法專斷的指定或限制其性實踐或慾望,性也不必然受制於異性戀的性別角色想像。
- 多元差異的「性」:「性/別」的斜線表達了「性」中有「別」(差異),指出「性」的多元異質和內部差異,以及社會文化對不同性相所賦予的階序位置,及其中存在的壓迫關係,這些都構成了性政治的內涵。
- 糾葛其他社會差異:「別」包含各種差異,不僅止於性別與性領域內的差異,因此「性/別」的斜線也表達了性別、性、與其他「社會差異」(階級、種族、年齡、身體……等)的複雜關連。
我們的活動就是我們的學術實力展現
會議
性/別研究室自 1996 年開始自力主辦大型學術研討會,聚集本地相關研究人員以及性少數社群,在開放多元的基本氛圍中進行研討,以營造性/別研究的沃土。被眾多群體暱稱為「四性研討會」的「性教育、性學、性別研究暨同性戀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不但具有邊緣及運動觀點,帶領了這個領域的學術積累,也促進了對性/別議題的跨領域研究。另外,早在國際化蔚為風潮政策之前,性/別研究室便已開創國際學術交流活動,引介尖端議題與論述,自 1997 年起舉辦性/別政治超薄型學術會議系列,每年定期邀請國際重量級性/別研究學者來台講學,不但及早自力翻譯其重要著作,並邀請本地相關研究者、相關運動團體及主體加入發表及對話,以帶動學術與運動的有機結合,也將性/別研究室放入國際的學術版圖。
TOP
出版
為推動相關學術研究發表,並累積島內研究成果。性/別研究室 1998 年開始推出《性/別研究》期刊,每一本以一重大性/別議題作為專題,並配合島內學術爭議或學術會議出刊,從妓權到酷兒到性騷擾,每冊都超過 350 頁。自 2000 年起,為減輕自力出版經費需求和編輯排版人力,也為了增加行銷通路、延長上架時間,性/別研究室開始與出版社合作出版專書。2003 年起收回出版主權,以期刊書的形式自力出版。截至2017年為止,總共已出版39冊專書,在島內學術圈建立起獨樹一幟的品牌,並自2009年起免費提供索取(郵費自付)。
TOP
研究
本室成員執行國科會及其他學術單位委託之個人學術研究計畫已有
年以上的歷史,自 1997 年起更以研究團隊形式執行跨系跨校的多年期整合型研究計畫,互動緊密,默契良好,倍增critical mass之學術能量。
TOP
交流
性/別研究室核心成員的學術研究已經累積了可觀的國際可見度,不但受邀至國際知名大學擔任客座教授,擔任多個國際期刊的編委及顧問,也屢屢受邀國際學術會議發表主題演講。另外,研究室也持續為多位國際研究生與學者提供研究環境,建立起寬廣而活絡的國際交流網絡。近年,性/別研究團隊也積極與兩岸三地的性/別研究學者和社運團體展開交流,2003 年研究團隊集體出訪廣州中山大學講學,2008 年出訪北京與香港,2009 年出訪上海復旦大學和上海大學,2010 出訪武漢大學與華中師範大學,繼續擴散性/別研究室的論述影響力。
TOP
資料
性/別研究室擁有性/別相關書籍,中文部份有一千餘冊,全部開放閱覽,英文部份多為研究室成員個人研究計畫藏書,大約有一萬餘冊,暫不開放閱覽。另外,性/別研究室也持續收集平面媒體的性/別相關資料,剪報兩萬餘件建檔收存,提供校內相關課程的師生研究參考,也歡迎校外人士查詢閱讀。
TOP
青少年性別教育
性/別研究室於發展尖端學術研究和交流的同時,也不忘扎根性/別教育。自 1997 年開始出版《性/別教育通訊》,為中小學教師提供再教育的參考閱讀和意見交流管道,出版五期。1998 年初受桃園縣教育局之託,撰寫中小學教師兩性平等教育基本閱讀材料《性/別校園》,後來改寫補充後正式出版為專書《性/別校園:新世代的性別教育》,獲中國時報開卷週報推薦為好書。1999 年又為桃園縣 14 萬名國中及國小六年級學生設計完成《青春之性別快報》青少年兩性漫畫讀物,是本土官方出版的第一本性別平權教育漫畫書。在教師訓練方面,1997 年一連串舉辦了三梯次「桃園地區中小學教師性別教育研討會」,並且舉辦了國小組性別教育種子教師儲訓班。1999 年教育部繼續委託本室辦理全國國中教師性教育與性別工作坊,以四天的密集互動來激盪中學教師對性教育的開拓性觀點和經驗,研討記錄並已整理成書《進步的性教育》。上述出版目前全部上網提供免費閱讀。
TOP
網站
性/別研究室自 1997 年開始成立官方網站,以發展更寬廣的資訊流通管路,不但明列研究室的各項會議及工作成果,也設立教學資料庫,提供相關課程的詳細教學內容。另外更設置「性政治」大型專題線上資料庫,持續收集相關資料,以豐富並積累對多元性/別的知識和資訊。
TOP
性/別研究室這個頗具規模、兼具強大活動力的研究和教育中心,無論在本土耕耘或是國際連線上都已經有可觀的成果,並在出版工作和學術交流工作上繼續為本地進一步累積卓越的性/別研究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