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媒體刊登戀童犯照片的爭議

 

 

穆信成(倡遊妓報編輯、青少年解放陣線)

 

英國這兒發生了一件爭議性的新聞。一家英國報紙「News of theWorld」在七月下旬分兩次刊出了一份戀童犯罪者名單,包括姓名、照片和居住的地區。第一次有四十九人,第二次有三十四人。報紙的管理編輯說,他們並不是要引起暴力事件。他們只是認為「如果有個習慣性性犯罪者住在附近,那個地區的人應該要知道。就是這麼簡單。」

可是事情沒那麼簡單。週五(應是28日)晚上,約六十個人聚集在Plymouth 的一棟屋子外面,舉著標語,向房子丟油漆,因為住在房子內的倒楣傢伙被誤認為名單中的一員。後來證明他們搞錯了。24日星期天,一個和名單上同名的人家裡被丟磚頭。

News of the World 這個稱作「Name and Shame」的舉動應該是被更早以前一位叫做 Sarah Payne 的八歲女孩的命案所激發的。七月17 日,警方在她失蹤兩週之後發現了她的屍體。這個新聞很引起英國震撼。Sarah 的父母也支援該報紙的舉動,認為「大眾有權知道」。

該名單的第一部份登出後,引起各方的譴責。除了引起暴力行動的指責之外,警方也抱怨這樣做事實上使這些人必須躲起來,使警察更難掌握他們的行蹤。包括「國家罪犯安置照料協會」、「防範兒童虐待協會」等組織已經拜訪過該報紙,想說服他們這麼做是在幫倒忙。

報紙的態度很強硬。在原先的計畫中,該報紙打算逐漸公開一萬一千名性犯罪者的名單。執行編輯認為大眾是站在他們那一邊的,公佈了一份含六百份問卷的調查資料,有 84% 認為戀童性犯罪者應該要公佈姓名,88% 的人想要知道有沒有這樣的人住在他家附近。他們並且催促政府通過一個「Sarah法案」,把有性犯罪記錄的人建檔,讓大家都可以取得。

事件還在炒,相關新聞可看

http://news.bbc.co.uk/hi/english/uk/newsid_858000/858392.stm

後來的後續發展。又發生了幾件認錯人的事件。週五, News ofthe World 終於停止了這項舉動,同時則宣稱將繼續推動所謂「Sara 法案」:讓父母(那也幾乎是所有人了吧)可以得到有哪些戀童癥者居住在他們的地區。另一方面,在美國則早已有了一個類似的「Megan 法案」。

但政府方面則表示這樣作沒有好處,堅持牽涉到姓名、住址的資料只有在警察機關認為必要時才能洩漏出去。

我個人認為不論是什麼人,保護姓名、住址等等資料都應該算是個人的隱私範圍吧。因為有某些(特別冒犯到大眾恐懼的)犯罪記錄,就要把這權利剝奪,更顯示出了我們事實上地活在一個無時無刻不受監視的社會。

所有人都活在監視下,從出生到死亡,在戶政機關、學校、醫療機構、公司行號留下一筆一筆資料,用這些資料重新建構出你個人的存在價值,被被相互的眼光所評估著。然後這些力量不斷地修正你、規訓你,你無所遁形、無法逃避,因為為了社會的安寧,大家有權力這麼作。

所以我無法把這種「Name and Shame」措施看作是「只針對那些壞人,保護我們好人」的事情。我總覺得這遲早有一天會輪到任何被汙名的人身上。

我很驚訝廣告中最注重個人自由和權利的美國會有這種法案。所以會有一牽涉到戀童,西方人就變得歇斯底里的聯想。為了堵殺之,他們甚至可以放棄那麼基本的堅持。

卡維波的文章(<童年觀念與階級盲點>)寫到童年的塑造、「兒童」被建構成一個純潔無邪、和社會隔離、彷彿需要「成人」竭盡所能去保護的身份。我想這個建構過程在西方社會可能經歷得比T灣來得悠久而完整。我的個人觀察是不管什麼議題,只要一提到小孩,西方人就變得很歇斯底里。

這次的事件,在我看來真是過了火。因為牽涉到孩子,「可能」的戀童癖好者、已經服過刑的犯人,就可以被暴力對待。群眾已經失去了理性。如果他們認為這樣的行為完全合理,顯然是有更深的文化性格在裡面。

另一方面,戀童癖好已經不被當作是單一的犯罪事件來看待。開車撞過人的人賠錢過後就被原諒,也沒人特別去提起,因為這是單一事件,過了就算了。但戀童癖好被當作是一種先天性的、歷史性的危險人格,有戀童癖好的人被當作怪物。你不需要做什麼事,你的存在本身就讓大家感到威脅。被人知道了,走在街上會被丟石頭,但你還不能隱藏身份,自然會有人把你挖出來。

這真是現代版的獵巫。

 

回應:from: telnet://bbs.kkcity.com.tw

作者: farnorth (Don't page me) 看板: Sex_Society

標題: Re: 報紙公佈戀童者名單 引起激烈爭議

時間: Mon Jul 31 10:12:29 2000

這一件事我在上週也在英國網站上看到,看了之後只有二個想法。

一、對非普遍性性傾向的岐視。

有特殊性癖好的人往往受到異樣的眼光,但也僅止於此。

我們在現實中不會有這樣的對話:

兒子:老爸,我發覺我看到水手服會興奮。

老爸:你這個不肖子!!

也就是說,另類性癖好者本身只是「可能」造成行為異於常人,性傾向本身卻不是罪惡,在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下,而報社這種行為卻是為了處罰「性傾向」而非其罪行,報社對他們做出了傷害,理由卻只是「他們可能會傷害你們,所以提醒大家。」可笑的是因基因異常而有暴力傾向或因小時不愉快的經驗(只是舉例)而常有強暴他人慾唸的人似乎不在他們的目標內,他們也不考慮將其他有前科累犯者列入公佈名單中。所以他們只是針對戀童癖者,不是真心要提醒大家危險分子的存在。

二、新聞媒體的不專業

1. 代刀成為執法機關

一家報社不同於民間團體,報社責任在於力求客觀地傳達事實給閱聽人, 所以除了一般的報導外,報社可能還會自行舉辦民調以大致表現民間看法 但是公佈名單及其住處卻是為了「lock them up for life」,明顯是報社 企圖以name來讓他們shamed,不管標題或內文都可看出報社的立場已經失 了客觀,已經自認為自己是「正義」的一方,所以要讓這些「pervert」為 其「evil」付出代價,這類極其主觀的用字難以想像是由媒體所使用。 真正顯出該報社缺乏新聞素養的行為不是自以為義,而是以各專家的名義背 書企圖合理化其對戀童癖者二次處罰的事實。犯罪專家說、警察說、…… 一個百分之六十四再犯的數據竟然可以成為理由,於是乎那百分之三十六的 數字就被忽視,那百分之三十六不曾再犯的人因著自己的性傾向而無權保護 自己的名譽、住所,連重新為人的機會都被剝奪;那百分之六十四雖然早已 為其罪行負過責任,但似乎再也沒有機會重新過問他是否還保有基本人權。既然社會大眾如此不希望這類人存在於社會,那最好的隔離方式就是處死刑 ,不應是讓他們身體回到社會而心理上將他們逐出社會。 私刑!

2.被大眾的盲目牽著鼻子走

只為了民眾的喜好、為了證明報社是和民眾站在同一邊的,報社竟然也做出 瞭如同盲目的大眾般不理性、情緒化的舉動。一個新聞工作者可以有其立場 但不能刻意將其立場表現在媒體上,更別說這種立場有如電視新聞為了增加 收視率而一再炒作八掌溪事件中四名受害者在水中無助的畫面一般。報社在事件中淪為迎合大眾口味的風向球。

 

附錄:相關新聞報導

刊戀童犯照片、世界新聞惹議

2000/07/31/聯合報

 本報綜合三十日外電報導

英國發行量最大的周報「世界新聞」今天決定繼續刊登戀童犯行者的名單與照片,強調該刊唯有如此做,才能善盡保護兒童之責。

儘管有人反對,「世界新聞」今天還是在其頭版以「更多在你家附近兒童性侵害犯罪者的姓名與照片」為題,繼續刊出戀童犯的姓名與照片。

「世界新聞」同時已將這些戀童犯做成資料庫,供人上網查詢。

一批示威者支援該刊的行動,這群示威者昨天在倫敦市中心發動抗議,要求當局修法,讓公開指認這些戀童犯合法化。

不過,「世界新聞」從上週開始的這項行動也受到警方、政治領袖、代表戀童犯與兒童權利的組織嚴厲譴責。

「世界新聞」上週刊出四十九名戀童犯姓名、照片、住宅區後,引起極大風波。

在普利茅斯,由於約有六十名群眾聚集門外,一對夫婦和他們的三名子女必須由警方連夜護送他們離家。顯然這對夫婦是受到報導名單的拖累。

在曼徹斯特,四十九歲的阿姆斯壯則受到約三百名揮舞著報紙的群眾的攻擊。阿姆斯壯本人並無任何犯罪紀錄,而群眾只是因為他所戴的外科頸部支撐器與照片中的一人極為相似即對他拳頭相向。

上述事件說明警方與政治人物的恐懼,也是「世界新聞」招致批評的主因。儘管如此,該刊表示,大多數民眾還是站在他們這邊,而報紙的做法也受到八歲受害女孩莎拉‧培恩父母的支援。

莎拉被謀殺,是這次兒童性侵害再度成為熱烈討論話題的原因之一。莎拉的屍體在約兩周前也是莎拉被綁架十七天後被發現。

其他英國報紙並不支援「世界新聞」的作法。自由派的「衛報」說,這就好像拿火柴、打火機、火種給小孩,但要他們不要玩火一樣。

保守的「每日電訊報」也說,這項行動「至少有可能煽動民眾對戀童犯施暴,而這些人已為他們的罪行服完刑。」

戀童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