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牛病】加拿大傳病例 北美食品業震驚,我農委會禁牛羊活體輸入  
 

狂牛病》加拿大傳病例 北美食品業震驚


編譯王宜燕/綜合二十日外電報導

加拿大經濟才脫離SARS威脅不久,20日又對外證實其盛產牛肉的亞伯達省出現一個狂牛癥病例。訊息傳開後,引起北美食品業震驚,許多國家紛紛宣佈暫時禁止進口加拿大牛肉以及相關產品。

加拿大農業部部長范克里夫表示,今年一月亞伯達省北部費爾維一頭8歲的牛隻,出現疑似狂牛癥癥狀,加拿大官員經過數月檢驗無法確定排除染上狂牛癥的可能,因而16日交由英國實驗室檢驗,20日證實這頭牛的確感染狂牛癥。這是狂牛癥首見於歐洲17年後,又出現的病例。

范克里夫強調,已對亞伯達省農場進行隔離檢疫,並著手調查。這頭病牛在宰殺後送到一家精煉廠,但沒有進入食物鍊的過程,肉品不會流入任何牛肉市場。

這個訊息立刻使得加拿大的經濟打寒顫,牲口期貨與食品相關股票如麥當勞等價格重挫,加拿大幣也大跌,所幸後來反彈回來。

美國則立刻下達暫時禁止加拿大牛、羊肉與其他產品進口。但美國農業部表示,狂牛癥傳染到美國的威脅極低,不打算採取進一步措施。

分別是加拿大牛肉出口第三與第四大市場的日本與南韓,也發布類似禁令,南韓還禁止進口加拿大的乳製品。

范克里夫稍後接受電視訪問時表示:「我們不確定這頭病牛是國產牛或是進口牛。」加拿大隻在1993年出現過一例狂牛癥,但病牛是從英國進口而來。 

【2003/05/22 民生報】


狂牛病》我農委會禁牛羊活體輸入


記者王淑瑛/報導

加拿大証實出現首宗牛海綿狀腦病(狂牛病)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昨天立即公告加拿大為狂牛病疫區,禁止自該國輸入牛、羊活體及相關動物性產品進口,衛生署隨後也依據農委會公告,禁止加拿大食用牛肉、含胎盤素化妝品等產品進口;農委會指出,加拿大銷臺項目以牛肉及肉骨粉為主,但進口所佔比例不高,停止輸臺對消費者及畜牧業影響並不大。

根據統計,加拿大去年銷臺生鮮、冷藏牛肉僅204公噸,冷凍牛肉也僅3400公噸,佔整體進口牛肉的比例各只有3%及7%,國內進口牛肉主要來自澳洲(占進口量的一半左右),其次是美國與紐西蘭,唯美、加以高級肉為主,其中,美國主要餵飼玉米,脂肪顏色較黃,加拿大主要餵飼大麥,脂肪顏色較白。

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長江益男指出,加拿大被列為狂牛病疫區後,即日起,自加國啟運的牛肉及相關動物產品即禁止銷臺,已經運抵國內,或已在市面上銷售的牛肉,則不必回收銷燬;肉骨粉部分,農委會自民國79年起,即禁止回飼反芻動物(避免發生歐洲「羊搔癥」前車之鑑),防檢局認為,就算有肉骨粉流入,也不會造成國內牛隻感染,並傳染給人。

防檢局指出,依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規範,只有牛羊活體及肉骨粉有傳染狂牛病之虞,食用乳製品、甚至牛羊肉,都不會染上狂牛病,國內因採取較嚴格的防範措施,才會公告禁止牛羊肉輸入,但奶粉等乳製品不在此限。

農委會禁止自加進口的詳細項目,包括牛、羊、肉骨粉、肉粉、骨粉、禽肉粉、血粉、動物飼料用油脂、油渣、胚、血清等,衛生署宣佈禁止進口項目則包括食肉牛隻的屠肉、組織、器官或其衍生物,或含前述物品的食品。這些項目將禁止進口至狂牛病疫情獲得澄清時為止。

目前為止,被我國公告為狂牛病疫區的國家已有23國之多,其中絕大部分為歐洲國家,亞洲則只有日本一國,臺灣迄今並無任何狂牛病疫情。 

【2003/05/22 民生報】

 

頭條開講狂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