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年青記者關於申奧的辯論

 
 

作者:【善良的大熊貓

再說一下奧運會的幾個感想。
最近三聯生活週刊苗偉寫了一個封面文章《貧嘴張大民的奧運生活》,看了以後我頓感與我心有慼慼焉。
奧運會是什麽?一個運動會,這個運動會需要一個國家動員幾乎所有的宣傳力量,人民的熱情去爭取。僅僅爲了幾年以後的兩個星期。
中國在十年以前失敗了,西尼勝利了,可西尼又怎麽樣了呢?短短兩周的繁華去後,還不是一樣歸於平靜?不變的是人們的生活。
我現在的最直接的感受很矛盾,甚至有一點反對在北京奧運會,因爲如果它帶來的後果是房子漲價的話,做爲一個小小的草民,我不會爲了什麽什麽情結去支援它。如果13號的申辦失敗,至少我,一個在北京飄泊的青年,不會有什麽痛入骨髓的想法。
如果我們很平靜的去爭取,不給奧運會賦予過多的象徵意義,其實如果成功的話也是很不錯的===畢竟把世界人民的目光吸引過來的機會也不多,但是,這麽一個大型的投入性的活動,爲什麽不更多的商量一下?有一種說法是「花全國的錢辦北京的事」,2000億的投入,也就是全國每個人都要投入150元以上做這件事,是不是很大?
我參加工作以後納稅真的很不少,我不能確切的知道花了錢能夠享受什麽樣的權利。爲了一個運動會的申辦,北京做了多少面子上的工夫,把樓房都刷成陰陽臉---前塗後不塗、大冬天限制取暖以保證代表團在的那幾天空氣清新、汽車單雙號上街、把枯草用顔色噴綠、計程車司機學外語、拆遷建體育場。。。。。。每一個大型的活動都要求人民做出某種犧牲,爲什麽沒有人出來告訴老百姓能夠看得見的實際意義?難道僅僅是我們能夠親自去體育館看國際比賽?僅僅是我們的祖國得到全世界的關注?
奧運會以後我們能夠得到什麽?一個大國地位是靠辦奧運會辦出來的麽?辦奧運會好,傾舉國之熱情之能力辦奧運會,但願能獲得相當的回報。
留言人:信海光 ( 2001/07/09 20:13 ) ----
-------------------------------------------------
主題:奧運會的價值

苗煒那篇《貧嘴張大民的奧運生活》,沒有看過。不獨這一篇,其他有關申奧的報導也沒怎麽看過。

雖然對申奧很不關心,但是我不認爲奧運會只有兩個星期的繁華。奧運會的確是一個運動會,但是它的價值並不僅僅在於體育,它的經濟價值非常明顯。在洛杉磯奧運會之前,奧運會對一國經濟的影響還是間接的、在將來才能顯示其意義的,但是自洛杉磯開始,辦奧運會本身已經可以賺錢。當然,按照中國這種辦法幾乎一定不會賺錢。

再說2000億的投資。投資本身並不可怕,投資(花錢)本身並不會導致財富的損失,有時候還會促進經濟增長——在某種意義上,舉辦奧運會的投資就像實施了一次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一樣,對於目前的中國經濟是有益的。再說信總最關心的房價問題:個人認爲即便申奧成功,上漲的也只是部分區域的房價,大部分地區不會受太大影響,而且房價上漲的反應速度不會像股市般立竿見影,信總大可以在申奧成功之後去奧運預留地附近買套房子,然後坐等價漲,小賺一筆。因此,房價即便上漲,光光也未必不是受益者。此外,舉辦奧運會所帶動的城市建設水平的上臺階以及交通體系的改善,以及在舉辦奧運會期間及未來就業機會的增加,這些也都會給北京的市民帶來真正的好處。

對北京市在申奧過程中的種種醜陋之舉,相信每個人都會非常痛恨。在這一點上,不再贅言!
留言人:陳曉鵬 ( 2001/07/10 09:57 )
-------------------------------------------------
主題:再好的東西拿到中國也得走樣

要說人家韓國靠奧運會走向世界那是有基礎的,中國嘛,自從東京奧運會開始,大投入舉辦奧運會就成了慣例,到了洛杉磯奧運會則開始商業化運作,只是中國,2000億的投資不知道肥了多少人的腰包。媒體代表強勢的聲音,盼望奧運的包括房地産商、電視經營者建築商、零售商等,他們又通過媒體來影響小老百姓。只是我等小老百姓自己的思考誰來說一句?奧運會能給中國百姓帶來什麽?全國人民出錢幫助北京辦奧運會,全國人民到北京還不一樣得辦暫住證?老百姓一年要交好多稅去辦奧運會好心疼呀。

我支援奧運,我支援順勢而行辦下來的奧運會,該你的就是你的,你發展好了,世界人們自然來你這裏洗盤子,發展不好,十個奧運會都不頂用。擴展性經濟自然有其效果,然而蓋幾個體育館實在不如把錢擴展到蓋幾所學校。據說98年大水的損失也能拉動內需來著。
留言人:信海光 ( 2001/07/10 11:48 )
-------------------------------------------------
主題:風聲緊。

七月三號四號在北京某賓館。全國一百多家敏感報刊社老總及各省新聞出版局的負責人召開了繼9699年之後的報刊整頓會議。此前香港報紙有「問題報刊將立即死」的報導。此次會議不但重申了按照黨的原則辦報辦刊的宗旨,批評了一些小報小刊,並且廢除了警告三次才停刊的規定,出問題的報刊將被立即停掉。今年上半年已經停掉了一報四刊。被警告的十餘家報刊包括《城市畫報》、《廣州日報》。而《二十世紀報導》近期關於成都組建八大傳媒集團的報導被視作典型的假新聞。《南方都市報》陳總的新年發刊辭被當作反面的典型……

新一輪的報刊整頓工作已經開始,下半年將達到一個新的高度,請諸位握筆桿的同志們注意啦。
留言人:龍雪晴 ( 2001/07/10 14:34 )

-------------------------------------------------
主題:奧運真累人

沒想到在編前會上只是一句朝陽公園可能在13日晚會有民衆舉行的活動,於是就被指示在13日到朝陽公園去採訪,而且晚上十一點前發稿,要知道晚上十點才會揭曉,而且公園離我們單位有十幾公里!

看到各位的發言,我想補充幾句。其實北京這次贏定了。目前其他國家只能用人權來攻擊中國。現在美國都表示中立,而歐洲國家由於都在準備申辦2012年的奧運會,而2004年的主辦權被雅典奪走,一個大洲不可能連續舉辦三次,所以現在歐洲國家對法國倒戈很厲害,都希望中國成功,然後在2005年與法國爭辦2012年的主辦權。

這次中國投入的人力、物力太多了,如果用在希望工程或下崗工人再就業就好了,但是這些錢卻落在永遠也填不滿的非洲黑鬼的嘴裏,噁心。奧運會究竟會給北京帶來什麽好處?鬼才知道。但有一點,北城的房子價格還要飛漲,請大家早做打算,早買,能省一塊是一塊。
留言人:王俊 ( 2001/07/10 15:19 )
-------------------------------------------------
主題:不能小看兩周的力量

談起各種儀式性的、象徵性的活動的大操大辦,人們總可以搖搖頭歎道:唉,這麽多錢要是給窮人們買口飯吃有多好啊。聽者也往往無言,除了附上一聲唉……。

奧運會雖然是短短兩周,可其意義、或者說它帶來的好處或壞處可是絕對不可小視的。有這麽一種現象,越是小國、窮國,就越是重視奧運會,而超級大國美國卻連一個「部級」的奧會都沒有,全國上下對奧運會的關注遠遠不及許多發展中國家。爲什麽?因爲小國們平日裏受盡了白眼,還沒有多少人知道踩在腳底下的都是何許人也,好容易有了個抛頭露面的機會,何樂而不爲呢?所以有些小國即使有一個人扛著一面國旗在奧運會開幕式上耀武揚威地兜一圈,也會讓多少在家中看電視的愛國志士淚滿襟。中國雖然號稱大國,但西方平民對他的瞭解到底有多少,除了如同我們對埃及文明的神秘感以外?

這裏我想強調一下傳媒的力量。如果奧運會在北京召開,屆時世界各地記者雲集,世界上關注北京的眼睛的數量將是歷史上空前的。當初香港回歸,也就那麽個把小時的交接儀式,但聚集香港的記者就成千上萬,他們向世界傳遞出無數的訊息,正面的,反面的,正式的,花邊的,其影響也是空前的。而北京奧運兩周的時間,即使是做秀,也夠得北京做個痛快了。況且,記者們,商人們都不會閑著,他們肯定會搞出許多超越運動會之外的名堂來。我認爲,促進交流的價值,比什麽都重要。

這是一個自我推銷的年代,我們不能在這裏等著「識貨」的人上門。在恰當的時候,投機一把,往往可以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咱不能因爲有人趁機大撈黑錢或者謀私利或者往臉上貼金就否定這一良機。
留言人:吳鋼 ( 2001/07/10 17:17 )

-------------------------------------------------
主題:也談申奧

北京舉辦奧運會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一、旅遊業、餐飲業、服務業第三産業將取得較大發展。
二、舉辦奧運會對促進消費有利,消費的增加對北京以外的地區也是有利的。
三、北京的城市建設將日進千里。
四、對我國的經濟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五、能給北京帶來一筆利潤,近幾屆奧運會舉辦國還沒有賠過錢的。
六、北京建體育場館、改善基礎建設,對全國老百姓都有利。首先,能爲農村的父老鄉親提供就業機會,哪怕是掙點苦力錢;其次,北京能舉辦更多的大型運動會,也就能吸引更多的各國遊客或投資者,而遊客與投資者可不只是到北京轉一圈就返回去的。
七、目前申奧採取的低調宣傳策略不錯,國人辦事向來就是太喜歡搞門面,做花活,踏踏實實做事的太少。對申奧的宣傳必須控制,別總是在自己家裏煽乎得挺厲害,最後一輸特敗興。好像滿世界華人都在簽名之類的事,不用報導,國際奧會委員看重的不是這個。
八、北京奧申委爲申奧所作的貢獻不容抹殺,儘管有可能失敗。在目前的條件下,只能這樣做。
留言人:楊昌平 ( 2001/07/10 21:20 ) ----
-------------------------------------------------
主題:現在的世界,誰可以「順其自然」地主辦奧運?

昨天我和光光在OICQ上因爲奧運問題爭論了一番,本來我都說再不跟他爭論了,因爲他的邏輯特奇怪,我反駁著特累,哈哈。但是這次我又忍不住了,因爲我實在是喜歡奧運。
1
)光光說什麽全民申辦什麽的,我想再全民也全不過1993年那次,哪兒都在募捐,可是這次沒有。這當然是好的轉變。你可以說政府搜刮百姓什麽的,但是在這個事情上,老百姓的感覺是政府並沒有因爲這個要錢。光光說他交了稅又如何如何,但是老兄,我們交的稅可並非就爲了奧運啊,還有教育、公共設施,等等。
2)關於2000億的問題,我不知道你這個數位從哪兒來的,但是仔細想想應該是主辦奧運前場館、交通、城市建設等多方面的綜合投資,這些是老百姓能長期享用的東西,爲什麽要把它統統算到奧運的頭上?如果說這些錢能讓生活的環境變得更好,爲什麽不可以?
3)你說你不反對奧運,但是希望能「順其自然」地主辦奧運——靠,我求你正經點好不好~現在的誰會「順其自然」地主辦?誰會那麽大方地把掙錢掙名的機會讓給你?你不全力去爭那還不如不爭!
4)我喜歡體育,也關注奧運,對普通人來說,也許連一次親臨賽場的機會都是珍貴的——我特別希望信海光不要將這種珍貴和生活的普遍性對立起來,我們當然要關注百姓的疾苦,但是我們憑什麽說老百姓會不喜歡這種珍貴?你不過是代表你自己而已!

留言人:曾鵬宇 ( 2001/07/11 12:46 )
-------------------------------------------------
主題:我一向討厭三聯的小資情調但這一次

我很佩服敢於在舉國皆狂的情況下以非常委婉的筆調寫出申奧的另一種聲音。
一個現代的社會首先是一個多元的社會。----貧嘴張大民的奧運生活 (連接)
留言人:信海光 ( 2001/07/11 19:31 )
-------------------------------------------------
主題:北京青年報危機四伏

我發現青年報隱藏著很大的危機。儘管目前青年報現在即使在安徽、遼寧等地也有了不少的擁躉。但是自從北青擴版以來,好看的東西少了,說教性的東西多了。這是個很可怕的變化。

原先許多有經驗的記者被派去做新版,由於版太多,好的東西又少,使得近來北青的質量不斷下降,但現在如果減版,廣告又沒地擱,因此前後爲難。

從廣告方面來說,北青目前的廣告額是中央電視臺的二十分之一,但受衆僅是央視的五百分之一,這是一個多可怕的對比。這也是青年報記者收入高的原因。但整個市場終歸要回到一個相對平衡的局面。但目前北青日均銷量僅爲十八萬份,我在青年報實習的時候也就差不多這個數,這麽長時間一直沒有出現什麽轉機。而目前晚報的銷量卻是一百多萬。因此北青以後的廣告量很可能會銳減。北青肯定要在今年入關之前有大動作,否則北青必然會出現大的波動,甚至會元氣大傷。今年大家就瞧好吧。
留言人:王俊 ( 2001/07/13 16:21 ) ----
-------------------------------------------------
主題:申奧進入最緊張的時刻

祝北京今夜好運!!
願申奧的成功振奮一下國人的精神!!!

中華世紀壇歡呼的群衆和勝利的煙花已準備停當。
200
萬的就業機會也在靜靜的守候著。。。。

93
年的傷心之夜會不會再來?
還是讓我們平心等待吧。
留言人:李宗品 ( 2001/07/13 16:37 )
-------------------------------------------------
主題:奧運會

對於三聯的小資傾向,我一直是比較喜歡的。可是這一次弄出了一個什麽「貧嘴張大民的奧運生活」,實在令人不很佩服。

文字的漂亮、好看並不代表見識的高明,與衆不同的視角也並不代表更正確的觀察和判斷(比如天龍八部裏的包不同)。

下面我想從三個方面來討論一下有關舉辦奧運會的問題——就在奧運主辦權歸屬即將揭曉之前。

留言人:陳曉鵬 ( 2001/07/13 17:39 )
-------------------------------------------------
主題:奧運會之新三篇

舉辦奧運會之上綱上限篇
事物總是一分爲二的,舉辦奧運會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必然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關鍵要看哪個是主要方面——記得某年高考作文是有關玫瑰花的刺的,不少人把文章擴展到討論怎樣看待改革開放。的確,改革開放也帶來了一些新的問題,比如一切向錢看、收入差距拉大等等。我覺得用玫瑰花來比辦奧運也未嘗不可。關於辦奧運的好處,吳鋼和楊昌平已經說得很清楚了,關於「刺」的部分,苗煒和海光也說了不少。但是,刺的存在並不能否定花的美麗,就像改革開放也不能因帶來了一些新問題而抹殺一樣。

也許這種討論方式有些上綱上限,但我真的不想扣任何大帽子。

舉辦奧運會之效率與公平篇
換一種經濟學的分析——申奧能夠帶來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是巨大的,因此從效率的角度看,申奧的投入是值得的。

至於爲什麽沒有投向更需要錢的教育、下崗職工再就業方面,這就牽涉到資源分配的公平問題。的確,教育需要投入、下崗工人再就業也需要投入,同樣,其他許多事業也需要投入,比如申奧。

怎樣把有限的資源合理的分配下去,這是一個決策者必須考慮的問題。可是誰有資格成爲決策者?由於不可能每一個人都能獲得充分的決策資訊,那麽,決策應該由最能夠代表公衆意志的機構——在中國是人民代表大會和政府來做出。政府掌握著最完全的資訊,所以由政府做出的決策應該比由不掌握充分資訊的人做出的決策要更科學一些。如果政府做出的決策是違背大多數公衆意志的,人民可以通過自己的代表機構(人代會)對政府進行監督和約束。

從制度安排的角度來說,我國已經具備了這樣的制度。關鍵是如何確保這一制度能夠有效地發揮作用,保證政府最能代表人民意志。如果說我們對自己的政府有信心,那麽我們就應該相信,申奧這筆投入之所以沒有投入到教育或者下崗工人再就業或者農業或者國防或者資訊化建設等等其他方面去,是有其道理的,也就是說,也是符合公平的原則的。

總之,投入要考慮公平和效率兩項原則,而一個代表民意的政府做出的決策(而絕非某些人提出的想法)是最能保證公平與效率的,從大部分人對奧運的態度來看,也應該得出結論,申辦奧運會是符合民意的。

舉辦奧運會之苗煒解讀篇
我承認,苗煒的文章滿好看的,而且也的確反映了一些問題,但是,未免有誇大其詞之嫌。
比如,所謂2000億的投資,實際上應該是16億美元(其中場館建設12億),普通百姓茶餘飯後閒聊當然無所謂,可是寫到文章裏未免不負責任。再比如計程車司機學外語,應該說北京的計程車司機總體素質與他們的收入並不相稱,學英語對其中某些人的確很難,但是隻要具備高中文化,經過培訓想來是可以達到的。無論什麽職業都有業務能力競爭的問題,爲什麽這個群體拿著相對較高的收入,卻不必提高自己的素質?個人認爲,由此帶來的優勝劣汰也未必不是提高這一群體素質的有效途徑。

再說其行文,捨棄慣用的小資格調,而走小市民路線,有點貧。關於雕塑和噴泉那一段甚至有些低俗。還煞有介事的懷念起北京天空的鴿哨來了——田園牧歌的景象的確值得回憶,可是真的幾十年以前的北京真的比今天好嗎?誰真的想回到那個時代呢?

沒有時間寫完,也沒有時間把它們分三次張貼,抱歉,我要回家了。
留言人:陳曉鵬 ( 2001/07/13 17:48 )
-------------------------------------------------
主題:to 全體同學:激情之夜,歡樂今宵

北京已成爲歡樂的海洋,讓我們舉杯同賀中國北京申奧成功!!!
留言人:任一 ( 2001/07/14 00:18 ) ----
-------------------------------------------------
主題:王俊,弱智

沒錯……嘻嘻,你就瞧好吧……
留言人:曾鵬宇 ( 2001/07/14 00:28 )
-------------------------------------------------

主題:我們贏了

我想沒參加北京勝利的歡慶將是我一生的遺憾之一,今天我一直想像不出今後還會有什麽事情能夠給我同樣的全民的驚喜。

昨天夜裏我在天津海邊的一個小酒吧裏,和記者聯誼會的幾十個記者在一起,還有HP的部分員工,就這樣一起期待奧運。
宣佈的那一刻,在一片狂呼之中,我甚至感到一絲幸福的暈眩從電視上看到長安街上幾十萬人的狂歡場面,我深深地後悔沒有參與進去,今天下午回到北京,把晨報、京華、晚報全買了一份,以分享這一分快樂。

說句心裏話,我爲奧運能夠在北京舉辦而幸福不已---儘管孫總今天打電話告訴我我想買而沒買成的房子已經漲了1000塊。

中國歷來是一個重結果而不重程式的國家,基於此,我曾經對申奧一事有過不同意見的議論,我想無論如何這種思考都是有益的。
我們贏了,我爲北京高興---儘管我曾經有過反思與質疑。
可是,無論如何,我是真的喜歡北京!
留言人:信海光 ( 2001/07/14 20:18 )

-------------------------------------------------
主題:申奧,不要以全體納稅人的名義 ---一位經濟學家的心裏話

申奧,不要以全體納稅人的名義
北京市一位重量級官員日前表示,今後五年內北京將在交通設施領域投資1800億元人民幣。當看到這個報導,你便不再懷疑一個流傳很廣的說法,中國爲了申辦2008年奧運會將增加200億美元投資。如果如樂觀者所預期,中國經濟將走出低谷(如果借著申奧的東風,「高增長」的機會可能更大),那麽這種預期在明年就會變得十分保守;而如果中間有一屆新政府出現,我們無疑會看到一個更新的北京。

現在再打出「開放的中國盼奧運」的口號會不合時宜,但用「全國人民支援申辦奧運」卻是實實在在的。北京去年的國民生產總值爲300億美元,地方財政收入是41億美元。這意味著,僅僅爲了北京的交通設施,北京市在今後五年內將不能夠向中央交納一分錢,北京市的大小官員也要在這期間不吃不喝———這當然不現實。前一種情況是完全可能,而後者,則會恰恰相反,而且,每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都會十分清楚,今後五年,這些官員們的生活將爲因爲奧運會而更加滋潤。

1800億是什麽概念呢,每個有合法身份的中國人人均150元。這可能是很多首都人的一頓飯錢,一盒煙錢,甚至一杯茶錢;同時也是四川農民600斤稻穀的總收入,是無數農村家庭一年的總消費,是一個農村孩子整個小學期間的總支出……1800億是中央政府每年鄉鎮以下醫療撥款的6000倍,也是2000年所有中國上市公司(含有水分的)利潤總和的2.25……

奧申委的官僚稱,基礎設施的投資並沒有列爲申辦活動的計劃內支出,因爲後者只有「區區」16.09億美元。相對於北京市的財政收入,這一筆開支也相當龐大,足以促使這些官員向市民進行陳述,但「不會給市民帶來額外的財政負擔」,因爲「北京還有中央政府的支援……」。即使是姿態,這種作秀此前似乎也不多見,但這種陳述應該向全中國人表達,而不僅僅是向北京市的市民。如果說申奧還是一個拿全國納稅人的錢來修飾北京的理由,那麽「無論申奧與否,基礎設施都要改造」對國家資金的佔有又有什麽藉口呢?過去的8年間,全國人民塑造了一個讓今天的官員引以自豪的北京。首都意味著特權,而且是永久性的特權,不需要解釋。

已經有人匡算出,在16億美元的支出基礎上,如果北京舉辦了奧運會,將來的收益是1600萬美元。且不說這種計算在動態上的不確定性(相信支出將遠遠超過16億美元),如此龐大的資金,在8年的時間裏,收益率僅僅1%,連中國的上市公司質量都不如,即使美國的紈絝子弟也不會如此糟蹋,這種效益的投資似乎很難在別的地區找到。況且,還沒有一個國家精確的計算出每次舉辦奧運會的實際收益,而報導最多的似乎總是虧損的訊息。越來越多的人懷疑,承辦奧運會能夠提高國家地位和形象的說法。誰會認爲希臘會因爲奧運會能夠與美國平起平坐。更多的國家將奧運會看作是生財之路,這也是主旋律吧。當然,我寧可將這一活動看作是個人的生財之道,雖然1600萬美元的收益對整個舉辦活動而言可能不可及,但對作出各種努力的人們而言則輕鬆得多了。

沒有人否認,因爲奧運會而增加的城市功能、提高的交通條件、空氣質量……將帶來長期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但除了偉大首都的市民,又有多少外地人在北京的舊房改造中、在地鐵的路線中……獲得好處呢?雖然這些工程中也有他們的支出。如果2008年奧運會在北京舉辦,首都之外的居民當然也會慶幸電視節目的豐富,因爲他們會被限制在此期間進入北京,清理民工同樣會成爲那時的一個重要舉措,雖然這些被拒絕的人們同樣用「實際行動」支援了申奧,但那些基礎設施、那些大氣質量,在他們看來,於他們的關係同國外的沒有差別。

在北京,每年400億的額外投資,即使有三分之一可以在當年轉化爲消費,對包括外地人在內的首都而言也是一個巨大的經濟動力,但這種動力的機會並不是可以公平享有的。一個不曾讀書的農民也知道有錢好辦事,那些所謂的經濟學家巫師般地建議增加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除了再製造一些超級富翁,就是讓那些最貧困的人們離城市越來越遠。爲了首都形象,也爲了中國的國際地位,用他們自己的錢來建設和改善這個國家首都環境的人,要在依靠奴隸般的工作從他們自己的投資專案中獲得不可能再低的回報後回到另一個世界,因爲這個城市的人認爲,那裏才是他們的所在,而且前者嘴裏總強調著自己是後者的代表,如幾十年前一樣。

不要告訴我諸如國企已經「基本」脫困等連哲學家都困惑的說法,起碼在目前,我能夠計算出來的,不是那些所謂的國有企業支援著這個國家,是那些被諸多人物看作負擔的中國幾億民衆從自己羞澀的口袋裏拿出錢來,一些人用這些「資本」進行著他們自己覺得很光彩的事情。我清楚地知道我不會從這些事情中獲得任何好處,雖然我也會懷著民族情緒和地方情緒看各類運動會,但我更恐懼因爲此類活動而出現的讓我懷疑自己是否於人世的現實。

不要因爲用了納稅人的錢就可以代表他們。
留言人:廉海東 ( 2001/07/15 12:12 )

--------------------------------------------------------------------------------

主題:那夜我在街頭狂歡

光光的遺憾我是沒有的,
因爲及時地奔上了長安街,加入了那個歡騰的隊伍,
每個人都那麽興奮而友好,彼此揮手、擊掌、歡呼
馬路上,汽車鳴笛聲此起彼伏(沒有人抱怨堵車)
有舉著紅旗揮舞的,有拿著北青的號外奔跑的,還有撐著紅傘搖晃的
當去往世紀壇的路被封堵之後,
百姓們自發地在木樨地立交橋下的草坪上舉行自己的晚會,
幾個藏族小夥子彈著吉他,邊唱邊跳,
一位母親帶著小女兒將「新年好」那首歌即興改詞,
唱道:「20082008,北京申奧成功了,我們唱歌,我們跳舞,祝福祖國更美好」
後來大家乾脆一起唱起了「北京的金山上」
在木樨地的地鐵口,附近居民搬出了自家的音箱,
迪士高樂曲響起,一群年青人盡情狂舞,
站在二層、三層立交橋上的人們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
……
這才是真正的萬民同樂,每一個鏡頭都是那麽真實而美好
那一刻我才知道,與北京的戀愛剛剛開始

留言人:鍾雪冰 ( 2001/07/15 13:03 ) ----
-------------------------------------------------
主題:申奧的另一種聲音

申奧成功了!所有的中國人都很自豪!很高興!
我的幾個朋友打來電話,短資訊也來很多祝福;父母家人也給我打電話。可是我今天卻怎麽也高興不起來,到陸俊那裏吃了飯,和顧克菲喝了點酒,一直想的是:今天下午同事說她的弟弟因爲證件不齊被抓走之事,所以主編告誡我們編輯部說,這幾天小心!出門更小心!北京又在抓盲流了!而且一個月一小抓,三個月一大抓!鬱悶!
我們不是中國人嗎?我們的身份在北京地區還沒有,也不比盲流好多少!不就是沒有那一張北京市戶口(身份證)嘛!據同行坦言:申奧成功以後,北京的抓盲流工作會更加長期不限地抓下去,進行下去;要「改朝換代」了才行,我的那位同事說:「這樣亂抓人」(關於遣返問題,無關討論主題,只是中共對待不受歡迎的人的禮遇,這裏不做討論:有證件的也會撕了的,沒事還分一個三五等的級別……);而編輯部早在上個星期主編就內部通知,這次申奧極有可能成功,希望作好報導的相關工作……
另有更加另類(某高校碩研)的說法:「美國人這下又有話講了,他們說『中國人的事,只要我們美國人不反對,就會成功』,哈哈哈哈哈……」這位明年即將赴美留學的學子給我上了一課;北大BBS上面有一個主題告知:「申奧成功,剛才那位裸奔慶賀之人,哪裡去了?」更有北大、清華學子的狂言:2008拒簽美國——這位老兄是想去美國留學未果後遺癥吧!潮漲潮落許許多多……BBS漲水啦!
總而言之,平民高興,學生激動,民族狂喜——尤顯單純,官方撈了一個大實惠!最大的贏家是:小江同志。階級問題可以暫時擱下,貧富差距可以再調節,下崗問題可以再討論,臺海戰爭可以再商量,東北西藏(民族問題)可以再緩和……因爲舉辦奧運會呀!這是一個民族昌盛問題,這是一個事關歷史機遇問題,這是一個不用上綱上限就能知道的常識問題。記得一位當過兵的老哥說過一句深刻的話,大家共勉之:「現代這個多元化社會裏,民主和自由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你可以反黨反社會,但是你不能反對自己的民族、自己的祖國……」是的,祖國強盛了,申奧才能成功,也才會成功;可是社會的文明與法治,則是需要仁人志士們更加不懈的努力呀!嘻嘻嘻嘻!
也許,申奧本身並沒有錯!

特別註明:本人非盲流。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東東)
留言人:李軼 ( 2001/07/15 14:10 ) ----
-------------------------------------------------

主題:to:海虹

海虹,今夜北京瘋狂!
我十一點過從單位出來,街上的人都瘋了!
首現看見樓下的保安在學邁克·傑克遜跳「dangerous」
敞篷的吉普車很拉風的跑著,上面的人(都是男的)全裸(上身)的揮舞著他們的T恤;
小車上插滿了申奧小旗,用疾馳來表現他們的興奮;
街兩邊的人排隊打車也打不著,我只好往前走了一站多地;
其間不少人吹口哨:「打不著車嘍,上來帶你一段吧!」——他們太瘋狂,我沒敢上!
走到車站,公車上的人也在狂歡,大家都把手往外伸,像猴一樣在車上跳,弄得整個車搖搖晃晃的——還好沒翻!
我著急去見一個剛下火車的朋友,好不容易逮著一輛出租——塞、塞、塞;一路上同行的車裏有人高舉國旗,有人吹著小號,有人舉著拖布、雨傘、孔雀毛;離我最近的一輛車裏的一位師傅手裏臨時找不著東西,順手把車上的抹布拽下來,一邊揮一邊叫;每到一個路口和天橋都有不少人在開小Part;其間羅健打電話告訴我他幹了一件很蠢的事情——兩卷膠捲二次曝光!
司機給我繞了三次總算把車開到了永安裏,臨到長安街的路口根本開不動,我只好下來步行。托申奧的福——司機師傅也高興,少收了我一半的錢!
我下車走在車河裏,美女們乾脆都坐在了車窗櫺上;人和人都友好的打招呼;
我走到長安街上一看,怪不得車不走呢,交通大癱瘓——路中間全堵上了,有人站在車頂上跳舞,報紙滿天飛,好多外國人也跟著狂舞狂唱;交警的表情最有意思,所有人都違反了交通法規:管——好麻煩;不管——又不行;高興跟著鬧——顯然有失體統;責駡這群瘋人——沒人理他,還拉著他一起跳;他們簡直是哭笑不得;管理不了;不管不行!
我在目睹了這一切混亂之後,終於在遲到一個多小時後見到了我從山西過來的朋友。
他比我更慘,從北京西站出來後被堵在二環上,花了五十多才和我見上一面。
電梯管理員也狂歡去了,我和我朋友爬了十樓才到家!附近的飯店服務員也去狂歡去了,沒地兒吃飯。
打車找到一家飯店,我們激動的進去問老闆還營不營業。答案肯定,然後我們幸福的開吃,外面的人繼續狂歡;山西的朋友是攝影記者,我問了他三遍:要拍照嗎?他說不,我很奇怪一個攝影記者遇著這樣難得的場面怎麽沒有拍攝的衝動?
飯桌上我的朋友告訴我:山西大旱,莊稼顆粒無收,農民趕集時看見好多東西(社會主義供大於求的表現)就是沒錢買。現在他們那兒的報導就是——「山西農民抗旱熱情高」,沒有人會有精力像北京人這樣!
我心裏——……
儘管我不是申奧人群96%中的一個,但我在今夜還是好高興的。說不清是爲了中國有這樣的榮譽高興,還是爲了人們的高興而高興。
廉海東寫的——申奧,不要以全體納稅人的名義一位經濟學家的心裏話 ,我深有同感!申奧其實真是一件必需勞民傷財的事,但的確能帶給中國很大改變,我覺得好與壞之間哪邊更重對中國太難衡量了。
我心情很複雜!聽你打來的電話裏興奮的聲音,不知該說什麽好!
這僅僅是我在713日夜的一點見聞和想法!
留言人:方佳 ( 2001/07/15 16:17 )
-------------------------------------------------
主題:奧運成功是好事

昨天看報紙,說一大堆加拿大貧民在電視前歡呼多倫多申辦失敗。越發襯托出中國的萬衆一心來,但是,真的沒有一點其他聲音公開發表的時候,還是覺得非常彆扭。

不謙虛的說,這個地方的我們是屬於高級知識份子的一部分因此我們可以假模假樣的在這裏紙上談兵,說一些質疑的話,真正的小老百姓們,總是那麽容易被引導,回顧92年,我才上高中,還不一樣天真爛漫地支援!支援?
人民的幸福與高興與狂歡是真正的,沒有一點可以質疑,這個結果,無論從哪一方面說都是好的!

中國的很多事情從來都是隻重結果不重程式與過程,至少在這一年,不會有人關注這個奧運會帶來弊端,北京的大小官員有福氣了。像所有地方官一樣,只要做出政績,沒人關心此中代價---除了後來切身深受其害的時候。

狂歡過後,我默默地躺在床上計算這件事情與我的切身利益,也就是我這個階層的利益,有什麽厲害關係。可以明確的說應該是利遠大於弊---除了房價上漲以外。

但真正狂喜的絕不是我們,而是那些大福之人,是的北京從此將更像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從中將湧現出更多的商機。

前此辦奧運會的城市我找不出一個和北京一樣的例子,或許墨西哥城是一個,這個世界上貧民最多的城市。

說了這麽多,無論如何,還是祝福北京!
留言人:信海光 ( 2001/07/15 17:32 )


全世界生物(除了人類)聯合起來;

地球熊貓(大的小的)大團結萬歲!

▇▇▇▇▇▇▇▇

善良的大熊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