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夏戀風波︰好男好女再度現形

 

 

 

2005.05.17  中國時報 
誰丟第一顆石頭?
王玉

夏禕回來了,回來了又如何?倪敏然上吊身亡的訊息成為媒體追逐的焦點,這位在生前似乎從未如此被關注的人物,身後卻被一群莫名其妙的「好朋友」們標榜成偉大崇高的英雄。而為了符合一般觀眾易於接受的臺灣版連續劇情節,我們看見「相關人士」全都不遺餘力的扮演著劇中「好人」的角色,而把千夫所指的「惡人」一角,全推給了當時人在國外的夏禕女士。 

身為一位看膩了廉價電視情節的觀眾,我不禁要問:「難道在這件事中,真的『好人』有那麼多,而『壞人』竟然只有一個嗎?」而這個在「媒體的公義」下千夫所指的「壞人」,是一位帶著個幼女的寡母。於是,為了淡化「壞人」的弱勢背景,媒體刻意為她量身打造地強化了某種「外來者」、「性格強悍」的形象,並且以「倪家正牌夫人捍衛隊」自居,如此或許能夠減輕人們把自己手中的石頭全往她一個人頭上丟去時,內心深處所產生的些微不安。 

夏禕回國,甫入機場,就被媒體記者推擠跌倒二次,而某晚間電視新聞報導的標題是「夏禕回國,機場發飆」,似乎對於記者本身的無禮和魯莽茫然不覺,這令人不由得想起艾爾頓強來臺時給臺灣媒體的評價,看來我們的新聞媒體似乎真的欠缺了一點自我省察的能力。接著某記者又跑去訪問演藝界大哥余天,出口所問的問題竟然是:「……那如果她(夏禕)一直說一直說,您打算怎麼辦?是不是不要跟她一般見識?」天哪!這是哪門子「採訪」啊?簡直就是編劇嘛!所謂記者的專業素養淪落至此,那麼接下來電視臺洋洋自得地說記者們「瘋狂追逐」夏禕的座車之舉,也就不足為怪了。 

近年來凡是關注社會新聞的人都會注意到:幾乎每天翻開報紙,都會看到有人燒炭自殺、上吊自殺、跳樓自殺的新聞,可是對於這些死去的人們,我們的社會可曾深入追查過真正的病源在哪裡?倪敏然的自殺,之所以炒得風風雨雨,究其實,是因為他的死具有八卦的消費價值;他和其他的自殺者之間最大的不同處,說穿了,就是因為他生前曾與夏禕有過一段情。那些在死者生前病苦潦倒時吝於伸出援手的人們,於是突然間找到了投射自我心虛的對象;那些無力探究事因的媒體,也找到了只需人云亦云就可搧風點火的方便題材。 

於是我們的社會驟然變成了封閉社會中典型的「私刑」場所,凡是犯了「姦淫之罪」的人(尤其是女人),一律由圍觀的村民投擲手中的石頭砸死,以作為其罪行應得的懲罰。有人說:「夏禕應當概括承受這一切,畢竟親友的情緒應該找到宣洩的管道。」這似乎意味著古代「代罪羔羊」之祭的重返─反正犧牲的只是他者,不是自身的事業和名譽,沒啥大不了的。 

聖經中,那些本來「義憤填膺」的村民們,手中抓起石塊正想要打死「淫婦」時,因著耶穌出面的一句話而感到羞愧,竟至一個一個悄悄地放下手中抓著的石頭,默默地溜回家去了。耶穌說的那句話聽起來很尋常:「你們之中有誰從未犯過罪的,就第一個丟出手中的石頭吧!」我們的某些「媒體人」手中握有的大眾傳播工具,隨時都可以變成殺人的石塊,不分青紅皁白漫天亂扔,為了收視率可以不負責任,任意侵犯他人的私生活領域,未經查證的謠言也可以堂而皇之的報導。 

更令人無法忍受的是,這些新聞報導一面散佈信手拈來的謠言,一面還要裝出一副正義凜然甚至悲愴的姿態,其虛偽之程度令人作嘔。就讓我們靜靜觀察這些「社會公器」的持有者,有誰「夠資格」去丟第一顆石頭!(作者為翻譯工作者)


2005.05.17  中國時報 
她錯在沒有逆來順受?
林靖鈞/北縣永和(觀眾)

前天晚間夏禕小姐返臺召開記者會,再度成為媒體追逐的焦點。倪敏然走了,這場戲的布幕卻才剛要升起。 

夏禕在事件中成為眾矢之的,除了因為大家同情倪敏然的死,或者還因為夏禕「據理力爭」、「強硬作風」的風格,不符傳統女性特質的性別刻板印象給人的感覺而引起反彈,因為在大家的心中,女性是逆來順受的,是不應為己辯護的,是無論遭受多大委屈都要以淚水博得同情的,而夏禕竟然先是堅持要倪敏然給她名分,在倪敏然死後又公開宣稱自己沒有做錯事,更讓人認為倪敏然的死是她逼出來的。夏禕不瞭解她違反的其實是傳統的女性形象,而不是實質上做錯了什麼事。 

但這樣公平嗎?我們的媒體和社會在面對問題和處理事情的時候,對待男女兩性處處都顯露這樣的雙重標準,這才是值得檢討的,大家對兩性處事態度上如果願意平等對待,就不會將倪敏然的憂鬱癥或自殺歸咎於一個僅僅相識幾年的夏禕,而淡化其他種種因素。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處理事情的方式,無論是在婚姻關係、兩性相處或是生命對待,任何的決定都是個人選擇,也需要對自己負責任的。


夏禕直率 不來溫良恭儉讓那一套 
【中時電子報 】 2005.05.16

陳映霞/特稿

夏禕,真是讓人嚇一跳。

臺灣深受儒家文化影響,做人講究「溫良恭儉讓」,就算自認受到再大的委屈,眼淚是要往肚裡吞的,絕不能罵大街;一旦斯文掃地,就算得佔了再多的理,人們也許可以理解,但心裡終究不以為然。

夏禕成長於大陸,在激烈競爭中要出人頭地,本來就不容易;她個性鮮明,自認有理時絕不低頭,和臺灣演藝圈的文化與習性,本來就不怎麼相合。然而,當時她在綜藝節目裡對「大哥」的「頂撞」和「搶白」,被視為節目裡「笑料」的來源,一旦真槍實彈的落在現實世界裡,以她特有的京腔一點也不肯「低頭認錯」的辯駁時,就難以令演藝大哥大姊一笑置之了。

是符合大家期待的眼含淚水、低下頭向社會大眾說「我錯了」好呢?還是拿出證據抬頭挺胸的為己辯白好?我不知道;但夏禕卻真的讓人嚇一跳。從此,藝人的記者會,又多了一些令人期待的地方了。


李明依批夏禕:單親媽媽 討生活也要有格 

羅霈穎:「那個女人好可怕哦。」
記者郭肇舫/攝影 

【記者李韶明/報導】

夏禕前天高姿態的表現,讓電視圈昨天砲聲隆隆,人在上海的羅霈穎 (羅璧玲)批夏禕「鬼扯」,指夏禕像有些政治人物,說話不負責任。李明依表示,所有女人看夏禕前天的表現,都會很難受。熊海靈批夏禕「太恐怖,沒家教」。

羅霈穎前天在上海家中,跟幾個上海女性朋友一起看夏禕的新聞,幾個上海女人說,夏禕的表現,是標準的上海女人,「如果夏禕把身上的名牌脫下,手一插腰,就是個典型上海女人。」

長時間待在上海的羅霈穎說:「上海女人聰明、現實,什麼都講錢的,沒錢免談,當然,談真愛的女人、良家婦女也有啦,但一般市面上出來混的,大多是這種個性,當上海女人多高興啊,上海男人燒飯、接小孩的,多得是。」羅霈穎說她也想當上海女人,可是「賤命」,當不了上海女人,她謙虛的說:「年紀大了,要謙虛、要軟一點。」

身為單親媽媽的李明依說:「夏禕為了生活、為了小孩,在外面工作不容易,討生活真的很難,但還是要有格,介入別人的家庭,已經很負面,現在還要小朋友相信妳沒有做傷天害理的事,她在事後的跋扈、囂張,是不對的。」

夏禕前晚開記者會時,熊海靈在家看轉播,正在打麻將的她,聽了夏禕的話,越聽越火,熊海靈表示,夏禕欠倪家一個道歉,她覺得沒有人在毀謗夏禕,大家跟她又沒有仇,為何要毀謗她,熊海靈說:「她態度那麼強硬,說對不起3個字有那麼難嗎?從頭到尾這麼兇悍。」 

【2005/05/17 民生報】


恬娃 要夏禕學學臺灣女人 

【記者葉君遠/臺北報導】

夏禕熱不減,她住處樓下有眾多媒體守候。昨天上午資深藝人恬娃搭計程車到場,拿出她寫的歌,請電視臺記者代為轉交夏禕,要她多學習臺灣婦女的美德,旋風來去讓媒體看傻了眼。

恬娃頭戴棒球帽,手拿信封,裝著一紙她寫的「臺灣查某」詞曲,她說夏禕太自以為是,還有一片光碟要給夏禕,內容是要夏禕多學習怎麼做好臺灣查某。恬娃說:「臺灣女人心腸真好,不怕艱苦,跌倒爬起,眼淚擦乾往前走,臺灣女人為了丈夫、子女、父母、兄弟姊妹,再辛苦犧牲都有辦法,所以我們臺灣女人是很了不起的,請夏禕小姐如果要在臺灣發展,多多跟我們臺灣女人好好學習,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她跟倪敏然在一起,她是第三者,就應該認錯。」說完立刻請計程車司機駛離現場。 

【2005/05/17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