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千名婦女爭評2005年諾貝爾和平獎" 中國地區聯絡處 嚴 正 聲 明
香港嶺南大學  劉健芝 陳順馨

"全球千名婦女爭評2005年諾貝爾和平獎聯會"(以下簡稱"聯會") 成立於2003年,專為推動此活動而設。聯會總部設在瑞士首都伯恩市"瑞士和平"組織的辦公地點,有六位理事,均為瑞士社會知名人士,主席是瑞士國會議員、歐洲議會議員維莫-文高博士( Dr. Ruth-Gaby Vermont-Mangold)。聯會組織了國際統籌委員會,成員來自五大洲不同國家地區的22名代表--包括婦運領袖、律師、作家、教授等。

經過近兩年艱苦、細緻的工作和努力,終於從世界150個國家中產生了千名候選人名單。2005年1月26日,瑞士國會議員、歐洲議會議員維莫-文高博士,歐洲議會議員沙菲爾女士(Rosmarie Zapfl),和瑞士外交部部長米甚琳·卡爾彌-雷女士(Micheline Calmy-Rey)舉行了提名的簽名儀式,瑞士駐挪威的大使親自將候選名單送交諾貝爾和平獎評審委員會。

如今,2005年的諾貝爾和平獎獲獎人已經產生,塵埃落定。在重新詮釋和平的意義上,我們已初步實現了計畫中的意圖,而這一努力絕不會因得出評選結果而終結。

有鑒於近日流傳一些對"全球千名婦女爭評2005年諾貝爾和平獎"活動的不實傳言,作為中國和蒙古地區聯絡處的統籌,我們有必要作出澄清。

千人的象徵意義,和平的另類價值
1. "全球千名婦女爭評2005年諾貝爾和平獎"活動具有自覺的象徵意義:以全球一千名婦女作為一個集體提名,爭取諾貝爾和平獎。儘管已多達千人,但仍無法涵蓋全球億萬婦女所做出的貢獻,它只能是一份象徵。

挪威的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表示理解這個活動的理念,同意接受這一特殊的提名方式;同時,聯會也遵從諾貝爾和平獎的評審慣例,決定從千人名單中產生出三人作為千人提名的代表,並附上千人名單及對這個活動的說明。此三人名單依照諾貝爾和平獎的保密規定不予公佈,直到保密協定失效之日止。

為被提名的三人名單保密,不僅是要遵守諾貝爾和平獎的規定,而且是為了充分體現這一爭評活動的主旨:作為提名代表的三人,並不具有任何特權,她們僅僅是千名婦女的代表,正如千名婦女是全球二十多億婦女的象徵性代表。為了進一步體現這一活動與名單的象徵意義,最後產生並提交的名單並非千人,而是999人,那第一千個名額是一個象徵性的空位--留給這一評選活動勢必遺漏的千千萬萬個婦女和她們的努力,留給所有參與和關注和平工作的婦女。本次入選爭評諾貝爾和平獎的,不僅是實在的一千人,也同時是千名婦女所象徵的"和平"新理念和新希望,象徵著長久以來遭漠視的婦女的抗爭和奉獻。

評選程式嚴格透明,活動經費自籌、財務公開
2. "全球千名婦女爭評2005年諾貝爾和平獎聯會"制訂了評選範圍與標準的指導性原則,被提名的婦女推進世界和平的領域可以包括推動及捍衛人權;
保護和尊重兒童、婦女、殘疾人士和其他弱勢群體;從各方面解決貧困問題;維持讓人活得身心健康的生活環境;抗衡建制上(包括父權、種姓、階級、種族、族群)的暴力或歧視;建立公正的經濟與社會秩序;保證公眾共用資源;推動和平談判、斡旋衝突;促進平等和令人愉快的教育;分析威脅和平的機制;記錄戰爭罪行與家庭暴力;反對一切武裝,特別是武器擴散等諸多方面。

整個評審活動嚴格遵照聯會的原則展開,評選被提名人的標準包括:採取積極的、非暴力的方法,緩解衝突及抗拒建制上的非正義;做事腳踏實地,具有道德勇氣、責任心、能幹出色,實質改善她所在的社群的生活,堪稱模範;為和平活動努力,並不是為了撈取政治本錢或個人私利;光明正大,待人寬厚,能夠與不同背景的人融洽相處,從而促進和平的進程。

一些關於被提名者與評委的關係的議論,是出自對上述理念的錯誤理解。我們相信,每一個個體無論如何著名,在其領域所作的和平貢獻,也不可能是唯一的。評說個人功勞並不是活動的目的,重要是讓人們關注千千萬萬婦女的貢獻。對於近期內出現的諸多人身攻擊性言辭,我們的唯一的回應是:辱?和污衊,決不是和平。作為組織者,我們盡可能追求和而不同,因為活動的最主要目的,是通過彰顯婦女作為一個群體的努力,抗拒暴力和厄運,培育真善的和平力量。

3. 中國和蒙古地區的活動總共從瑞士聯會獲得了不到2萬美元的資助,而迄今為止,活動的開支已超出四萬美元。整個活動未得到任何政府、企業以至非政府組織的財政支援。活動中的實務工作大部分由嶺南大學負責,不足的經費亦由幾位組織者捐贈。而整個活動未設任何專職、專任人員,全部是在志願與兼職的情況下進行,有近兩百人志願地參與了這一活動, 他們的無私貢獻, 正是對和平理念的具體實踐。而財務收支狀況,有完整清楚的紀錄。鑒於這樣的經濟狀況,計畫于昆明舉行的會議,只能本著自願、自助與互助的原則方能召開。

4. "全球千名婦女爭評2005年諾貝爾和平獎"活動規定,被提名者不能毛遂自薦,而提名人必須確保獲得被提名者的同意。但因王安憶女士當時人在國外,未能直接向她核實。當我們從報上讀到王安憶女士不曾獲知這一提名活動之時,我們立刻通知瑞士方面取消了這一提名。對我們工作上的疏忽和遺漏,我們誠摯地致歉。高耀潔女士于去年接受了提名。今年8月初,她發來電郵,表示退出。但由於由瑞士出版的千名婦女的故事,已於七月底付印,故無法修改。對於溝通上的失誤,我們深感遺憾。

儘管如此,但我們仍欣慰地看到這一活動已在全世界和中國地區產生了積極正面的影響。這遠不是小小流言蜚語的漩渦所可能否定或淹沒的。

(有興趣瞭解這一活動的朋友,可查閱這次活動的瑞士聯會網址www.1000peacewomen.org(包括中、英、西、法、德、俄等14種語言,以英文網頁為主),或查閱世界各大傳媒的相關報導,或香港嶺南大學www.ln.edu.hk及與此活動相關的網頁www.1000peacewomen-hk.org。)

聯絡處:
香港屯門
嶺南大學
群芳文化研究及發展部
聯絡人: 劉健芝、陳順馨
電話: 2616 7480/2616 7490/ 2616 7696
電郵: 1000wnpp@Ln.edu.hk
網址: www.1000peacewomen.org, www.Ln.edu.hk, www.1000peacewomen-hk.org

回本單元首頁國際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