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宜中:反貪運動 不應有退場機制   
       

 

【記者 郭乃日】

【2006/09/11 聯合報】

  反貪倒扁靜坐啟動。臺社代社長、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陳宜中指出,在雨勢不斷的情況下,參與人數仍相當可觀,應已超乎預期。但阿扁是否立即下臺,並不是、也不應是衡量運動成敗的唯一標準,重點是如何以跨黨派群眾運動為觸媒,催化出積極進取的公民政治文化。

  陳宜中說,這個新公民、新價值運動搞得愈大,阿扁提前下臺的機率也愈高,後扁時期的政治接班人也就愈不敢胡作非為,臺灣民主也將呈現一番新格局。

  陳宜中認為,反貪腐運動不應該有任何「退場機制」。運動總有高潮低潮,可以調整節奏、轉換跑道,但只要民進黨繼續被保皇黨綁架,一波波的倒扁運動就不會平息。而如果民進黨內有人想接收這場公民運動的果實,主動站出來反貪倒扁,應該不是件壞事。

  以下是陳宜中專訪,以第一人稱記述:

  反貪腐運動以「重建公民社會的核心價值」為基調,再三呼籲參與者擺脫省籍猜忌、跨越藍綠對立,這是值得肯定的運動方向。因臺灣社會長期以來被藍綠鬥爭、族群政治所撕裂,更凸顯自主公民進場、重建公民社會的重要。

  不過,任何的自主公民行動,都不可能是非政治的。反貪雖超越藍綠,但是不可能對貪腐勢力保持中立。這場反貪腐運動,直接涉及的是臺灣民主政治的信心與良心危機,以及民進黨的未來走向。阿扁不下臺,臺灣民主將因此蒙羞,民進黨也必須為此付出更慘痛的代價。

  在代議民主社會裡,政黨本是凝聚共識、溝通歧見的主要機制。一旦政黨失職,人民便不得不動用其基本民主權利,自行在街頭奔波、抗議、僵持、衝突,以抒發意見、形成壓力。反貪腐運動這股民氣的爆發和集結,深層的意義正在於對朝野政黨失職、代議體制失靈的嚴正譴責,以及對某些公共價值的覺悟與信仰。

  施明德發起的反貪腐運動,無論從其成因、訴求還是動員方式來看,皆與過去那種藍綠政爭的模式大異其趣。因為,這是一次自發性的、外於政黨組織的大規模群眾集結,是一場捍衛臺灣社會的道德底線的集體自衛行動。

  凱道上紅衣群眾匯成紅潮,構成了這場反貪腐運動的特殊景觀;如果倒扁成功,肯定會有不少國內外媒體喻之為「紅色革命」。

  不過,追求是非、公理、正義,雖然幾乎是全世界所有公民運動的共通語言,但是每個社會都仍有其特殊之處。臺灣這場反貪腐運動與中歐—東歐的「顏色革命」仍有不同。像烏克蘭的「橙色革命」,其實是親俄與親西方兩大陣營的鬥爭,而澄色正是親西方政治勢力的代表色,與臺灣的情況大不相同。

  這次施明德發起的反貪腐運動,屬於憲政民主體制下的準公民不服從運動。直到目前為止,它還是合法的體制內抗議行動,但也已具備公民不服從運動的特色與潛力。自主公民為了捍衛民主社會的核心價值,在已窮盡了所有體制內的手段後,仍可以正當地採取某些「逸出體制」的公民不服從行動。

  如果反貪腐運動的終極目標在於「重建公民社會的核心價值」,那麼這個運動是不該有任何「退場機制」的。真正需思考如何「退場」的,不是施明德,而是民進黨。

  如果民進黨內有人想要接收這場公民運動的果實,主動站出來反貪倒扁,也不是壞事。只要這場公民運動具有高度的自主性,便不怕被接收,甚至還應歡迎各黨派政治人物從善如流,努力比賽接收。

 

 

回【國際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