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階級政綱,罷工必敗 | ||
|
■【2006-09-19/中國時報 A15/時論廣場】
倒扁風潮中,大罷工一再地被列入選項。因為,除了凱道上逢扁必反、外紅內藍的常客以及純粹追求新鮮刺激、愛秀愛現的帥哥辣妹外,要給予阿扁致命痛擊,就只能訴諸真正推動臺灣政經發展的受雇者階級了。工人階級不只是在於他們掌握了經濟命脈而已,列寧說過:政治是經濟集中的表現。長久以來臺灣以資產階級所支配的資本主義發展以及政商關係,造成臺灣階級分化的惡果。 因此,工人階級面向政治的經濟行動比如大規模罷工,就必須服務於自在階級(class in itself)。關鍵時刻,工人階級在經濟領域的大規模行動,勢必直接影響著統治者的正當性,因此,社運政客腦筋這才動到了工人階級身上。縱使許多理論化妝師美化了這場運動,詡其為自主的公民運動,筆者認為所謂自主的現況,不過是臺灣藍綠選民結構的反應與體現。因此,群眾運動除了抒發不滿與鼓動激情,終究要回到方向性的嚴肅問題上。 不管倒扁陣營甚或親綠、親藍資產階級所控制的媒體輿論,對於這類政爭下的罷工行動,皆存在著兩種對立且無法調和的意見。一者,把罷工當作反扁、倒扁的必要之惡;另一者則是妖魔化工人階級的爭議手段,認為罷工將造成倒扁不成反而倒臺,直指罷工乃十惡不赦的手段。無論哪一種觀點,皆蘊藏著對政治性罷工的誤解與扭曲,皆錯誤地把工人階級反對資本主義的鬥爭附麗於資產階級政治鬥爭之上。循此謬誤,倒扁總部惺惺做態地為發動罷工設置緊箍咒,其中一點竟然是罷工須取得廣泛的勞資共識,甚至不排除資方帶領員工參與。由資方授意或讚許的罷工,已然喪失勞動爭議的核心性質,充其量是特別休假而絕非自覺行動與階級運動。 事實上,罷工不是單純的爭議手段,若要工人自發地發動此一爭議行為,並且讓此一爭議行為有擴大與持續的潛能,那麼運動的訴求就必須與工人階級息息相關。換言之,無論經濟罷工或是政治罷工,皆因工人客觀身份(階級位置)與主觀自我認同(階級意識)乃長期處在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形塑中,因而必須有階級的針對性作為行動的前導。一句話,黑貓換白貓、拉屎換拉尿的資產階級大風吹,是吹不出工人階級的漣漪與認同的。因此,倒扁必須提出屬於工人階級的政治綱領,以此綱領切實清算扁政府的罪狀,包括國營事業民營化造成國庫的掏空、公務機關三十萬臨時人員尚未適用勞基法或者勞工退休制度改惡造成階級地位兩極分化等問題,都應該提上檯面討論。 筆者認為必須區分工人階級自發的政治性罷工與附庸於資產階級政爭的政治罷工。前者,具有階級性的針鋒相對,挑戰著臺灣資本主義發展中的不義政商關係,當然不為資產階級所認同,這時,整體工人階級利益優位於社會因此付出的經濟代價,韓國幾次大罷工就有這種味道;後者,不具階級的針對性,在資產階級媒體的鴨鳴蟬噪中,一開始就遭妖魔化,結果只是工人組織中藍綠的表態與再撕裂。倒扁總部若缺乏進一步的階級正義綱領之引導,其所能持續吸收與結盟的也僅僅是帶有藍色偏執的群眾而已。 (作者為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生) |